《陋室铭》教案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文章大意,并在此基础上背诵文章。
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采用教师讲解的方法,恰当引导、点拨使学生能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高洁的志趣,并激发学生对自己人生志趣的思考。
教学重点:作者的思想感情及人生志趣
教学难点:托物言志中“物”与“志”的关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本文的创作背景导入新课,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极其高洁的人生志趣。
导语:
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6课《短文两篇》中的《陋室铭》。
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先来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中晚期的唐王朝,在宫中,宦官专权;朝廷上,党争激烈,妒贤害能,任人唯亲。在这种大环境下,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导致唐王朝一天天衰落下去。
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却又回天无力,只能采取消极的办法,避而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来往而独善其身。而其能独善其身之处,就是做和州刺史期间修筑的这间陋室。那么,刘禹锡以“陋室”为题写铭,
通过这篇文章,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与志趣呢?
首先,让我们熟读并理解文章内容,在充分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再来解答这个思考题。
二、讲授新课
1.朗读课文:根据拼音提示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听《陋室铭》朗读录音进行跟读;反复朗读及跟读,尝试背诵。
2.疏通文意
为了更好地疏通文意,将书中的注解展示给学生并补充展示一些相关注释。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是: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动词“是”。
惟:只。
吾:我的。
译: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译: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③何陋之有:
之:标明前置宾语。
译:有什么简陋的呢?
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朗读节奏: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⑤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朗读节奏: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读书人一般有功名)。
注意:
对“往来无白丁”一句的理解,不能曲解为作者喜欢有功业和名声的人。
在古代,只有读书人才能获得功名,所以,“往来无白丁”应该理解为作者喜欢与读书人来往。
3.学生参考书中注解以及幻灯片中的补充注解,疏通文意。
在自主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参考幻灯片中的译文,进行对照,纠正和巩固。
4.课文内容分析
第一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分析:在文中作者虽没有明言,却有着隐含的一层意思。即“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而“陋室”有“我”(
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则“雅”,并以此进行类比,由此引出中心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第二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
分析:第二层主要写了两部分内容,一是陋室环境,一是日常生活。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的是陋室环境,突出了环境清幽宁静的特点。
“谈笑有鸿儒……无案牍之劳形”写的是日常生活。其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从交往之人的角度、“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从日常生活所为的角度体现了作者生活志趣之雅;“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日常生活所不为,以远离嘈杂音乐,远离公务的生活方式突出了陋室主人超凡绝俗的胸襟,
由此,我们也看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第三层: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分析: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扬雄是西汉哲学家、文学家。作者将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屋舍与自己的陋室进行类比,实则表明自己以此二人为楷模,表明自己也有与他们一样的德操和才能。
“何陋之有”一句,援引孔子的话。《论语·子罕》中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截取后一句,暗含自己以君子自居,再次证明“陋室”因住屋人的品德好而不陋的道理,这一层在结构上也与开头的“惟吾德馨”相照应。
5.解答上面提出的思考题:
刘禹锡为什么以“陋室”为题写铭呢?
通过这篇文章,他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与志趣呢?
答:作者以“陋室”为题写铭,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所托之物就是“陋室”,所言之志则是:甘于淡泊、不为物役、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这也是本文的中心。
三、课堂小结:本次课重点分析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高洁的人生志趣。同时,我们对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有了初步了解。当然,有关这篇文章,我们需要掌握的还有很多,本次课没有涉及到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专项练习加以巩固。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熟记书中及课堂补充注释
3.掌握下一页幻灯片中的文学常识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通常用韵,读来铿锵有力。
如:晋代张载《剑阁铭》
唐代柳宗元《剑门铭》
汉代刘向《杖铭》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文学家。
代表作品:《乌衣巷》《浪淘沙》等。
作为拓展,给同学们推介刘禹锡的两首诗:《乌衣巷》和《浪淘沙》。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名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如果同学们对刘禹锡感兴趣,还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来拓宽对他的了解。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共15张PPT)
第四单元·阅读
17
短文两篇·陋室铭
刘禹锡
CHUZHONG
YUWEN
写作背景
中晚期的唐王朝正一天天衰落下去。
在宫中,宦官专废立之权,皇帝受制于家奴;朝廷上,牛李两党互相倾轧不已,妒贤害能,任人唯亲。
在这种大环境下,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却又回天无力,只能采取消极的办法,避而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来往而独善其身。而其能独善其身之处,就是任和州刺史期间修筑的这间陋室。
和州(安徽和县)陋室
刘禹锡于长庆四年(824)
至宝历二年(826)
在和州刺史任上修筑。
思考
刘禹锡为什么以“陋室”为题写铭呢?
通过这篇文章,他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与志趣呢?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wú)德馨(xīn)。(第一层)
苔(tái)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tiáo)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第二层)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第三层)
※全文背诵
书中注解
①本文选自《刘禹锡集》
②名:出名,有名
③灵:灵验
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⑤斯:这
⑥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⑦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⑧鸿儒:博学的人。
⑨鸿:大
⑩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调素琴:弹琴。
?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指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
?丝:指弦乐器
?竹:指管乐器
?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案牍:指官府文书
?形:形体、躯体
(21)南阳诸葛庐: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
(22)西蜀子云亭: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23)何陋之有:语出《论语·子罕》,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
补充注释及拓展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何陋之有:
是: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动词“是”
。惟:只
。
吾:我的。
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之:标明前置宾语
译: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译: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译:有什么简陋的呢?
疏通文意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如将缺省的成分加以补充,则是苔痕上阶,阶上绿;草色入帘,帘内青。
用现代汉语来表述就是: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该句用现代汉语来表述应该是: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读书人一般有功名)。
参考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神异。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读书人一般有功名)。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全文背诵
内容解析
第一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第二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第三层: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以“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与“陋室有我则雅”进行类比,
由此引出中心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
第二层主要写了两部分内容,一是陋室环境,一是日常生活。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的是陋室环境,突出了环境清幽宁静的特点。
3.“谈笑有鸿儒……无案牍之劳形”写的是日常生活。其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从交往之人的角度、“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从日常生活所为的角度体现了作者生活志趣之雅;“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日常生活所不为,以远离嘈杂音乐,远离公务的生活方式突出了室主人超凡绝俗的胸襟。
这一层主要体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作者将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屋舍与自己的陋室进行类比,实则表明自己以此二人为楷模,表明自己也有与他们一样的德操和才能。
“何陋之有”一句,援引孔子的话(原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再次证明“陋室”因住屋人的品德好而不陋。
这一层,在结构上也与开头的“惟吾德馨”相照应。
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
了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作者以“陋室”为题写铭,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中心:
课堂小结: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高洁的人生志趣。
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作业
1.背诵全文
2.熟记书中及课堂补充注释
文学常识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通常用韵,读来铿锵有力。
如:晋代张载《剑阁铭》
唐代柳宗元《剑门铭》
汉代刘向《杖铭》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文学家。
代表作品:《乌衣巷》《浪淘沙》等。
CHUZHONG
YUWEN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名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浪淘沙(其八)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名句: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拓展《陋室铭》学案
学习内容: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分析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志趣。
二.预习内容
1.整理加点字的读音
惟吾(
)德馨(
)
苔(
)痕上阶绿
可以调(
)素琴
无案牍(
)之劳形
2.圈画书中注解,并查阅字典,尝试解释下列词语。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③何陋之有:
3.熟读文章,尝试背诵。
4.整理相关的文学常识。
铭:
刘禹锡:
托物言志:
5.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课后巩固
1.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非常丰富:A有时充当代词;B有时相当于助词“的”;C有时用于标明前置宾语;D有时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辨析下列句子中“之”字各属于哪种用法。(填写字母序号)
(1)何陋之有(
)
(2)有人惭,下车引之(
)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4)徐以杓酌油沥之(
)
(5)两狼之并驱如故(
)
(6)又数刀毙之(
)
2.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进行填空。
(1)《陋室铭》的中心句
(2)描写“陋室”环境的语句
(3)体现作者交往之雅的语句
(4)体现作者情趣高雅的语句
3.翻译下列语句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简答
1.作者将自己的陋室与诸葛的草庐、扬雄的屋舍进行类比,并引用孔子的话有怎样作用?
2.本文表达了作者这样的志趣?
参考答案
预习内容答案:
1.wú
xīn
tái
tiáo
dú
2.①是: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动词“是”。
惟:只。
吾:我的
②之:“丝竹乱耳”“案牍劳形”分别为两个主谓短语。“之”字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是不译的。
③之:标明前置宾语。通常情况下,宾语出现在谓语之后。该句是将宾语“何陋”放置于谓语前,并用“之”字连接,起到了对宾语的强调作用。翻译的时候,可按照谓宾的语序翻译。
4.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通常用韵,读来铿锵有力。
如:晋代张载《剑阁铭》
唐代柳宗元《剑门铭》
汉代刘向《杖铭》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文学家。
代表作品:《乌衣巷》《浪淘沙》等。
托物言志: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5.作者以“陋室”为题写铭,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甘于淡泊、不为物役、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课后巩固答案
1.(1)C
(2)A
(3)A
(4)A
(5)D
(6)A
2.(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3.(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4.(1)作者将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屋舍与自己的陋室进行类比,实则表明自己以此二人为楷模,表明自己也有与他们一样的德操和才能。
“何陋之有”一句,援引孔子的话。《论语·子罕》中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截取后一句,暗含自己以君子自居,再次证明“陋室”因住屋人的品德好而不陋的道理。
(2)作者以“陋室”为题写铭,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甘于淡泊、不为物役、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