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技能目标: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口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游戏中学,使学生喜学乐学;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及运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掌握运算顺序。
2、难点: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情景引入
1、复习准备(出示课件上的口算题,指名学生口算)
2、创设情境:(1)在黑板上贴上公共汽车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2)哪些小朋友坐过公共汽车?
(3)谁能说说,坐公共汽车要注意些什么呢?(奖)
过渡: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我们都知道,公共汽车每到一个站都有人下车或上车。请小朋友们注意,现在是早上,公共汽车出发去接送孩子们上学了。
二、情境中合作探究
(一) 教学连加
1、公共汽车上原来有6人(在汽车图片上方板书“车上有6人”),到下一个站时,(贴图)有2个小朋友上车了,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1)谁能用完整的语言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2)怎样列式?(板书:6+2)
2、司机叔叔正准备开车,(贴图)可是又有1个小孩急匆匆的跑来了,喊道:“叔叔,叔叔,等等我。”现在车上有多少人了
(1)谁能用完整的语言说说这整幅图的意思?
(2)怎样列式?(板书:6+2+1)
(3)怎样计算呢 谁知道?(先算6+2,就在6+2的下面画上一条横线,把得数8写在横线下面;再算8+1)(板书运算顺序)
3、小结:a、想想:这个加法算式和以前我们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奖)(连续加了两次,就叫“连加”,齐读:连加)
b、刚才计算这个连加算式时,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谁能说说我们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呢?(板书: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4、练习:(1)课件出示兔子图
(2)怎样列式?
(二) 教学连减
过渡: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啊? 9人。(把板书上的“车上有6人”改成“车上有9人”)9个小朋友坐好了,司机叔叔终于可以开车了,嘟---嘟---嘟---,过了一会车上传来了小朋友们的声音“司机叔叔,我们到学校了,请您停一下车。”于是,司机叔叔马上停车了。
1、车停稳了,(贴图)先走下来3个小孩,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1)谁能用完整的语言说说现在这幅图的意思?
(2)怎样列式?(板书:9-3)
2、(贴图)接着又下来2个小孩,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1)谁能用完整的语言说说整个这幅图的意思?
(2)怎样列式?(板书:9-3-2)
(3)怎样计算呢 谁知道?(先算9-3,就在9-3的下面画上一条横线,把得数6写在横线下面;再算6-2)(板书运算顺序)
3、小结:a、想想:这个减法算式和以前我们学过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奖)(连续减了两次,就叫“连减”,齐读:连减)
b、刚才计算这个连减算式时,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谁能说说我们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呢?(齐读: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4、练习:(1)课件出示猴子动画、燕子动画。
(2)怎样列式?
三、反馈练习、巩固知识
1、出示课件,学生看图列式计算。
2、拿出题卡,学生练习
(1)一生边展示边讲演自己做题的结果。(奖)
(2)鼓励全对的小朋友。
四、本课总结
如果回到家,家长问你今天数学学了什么,你会怎么回答呢?(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