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驱遣我们
的想象
九年级语文下册
天上的街市
1.把握核心概念,梳理概念间的关系,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梳理文章行文思路(重点)
2.领会作者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方法,用于自己的鉴赏实践(难点)
3.培养爱阅读的良好习惯,体验阅读的快乐
本课目标
1.自读课文,找出文章的核心概念和作者的主要观点。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核心概念:想象
主要观点:鉴赏文艺作品,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文中最后一段)
2.想象与作者、读者有什么关系?
“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第9自然段)
“要领会这首诗,得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来”(第12自然段)
“不做刻板的记载,而做想象的安排”(第6自然段)
作者通过想象来安排文字,读者驱遣想象鉴赏文字。
3.如何理解文字的桥梁作用?
先就作者的方面说。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他把这些所见所感写出来,不作抽象的分析,而作具体的描写,不作刻板的记载,而作想象的安排。他准备写的不是普通的论说文、记叙文;他准备写的是文艺。他动手写,不但选择那些最适当的文字,让它们集合起来,还要审查那些写下来的文字,看有没有应当修改或是增减的。总之,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现在就读者的方面说。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或者印在纸面的文字,但是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tù,桥两边靠近地面之处)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现在就读者的方面说。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或者印在纸面的文字,但是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tù,桥两边靠近地面之处)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1)文字是作者传情达意的载体和工具,经由文字,作者的所见所感才为读者所知。
(2)读者欣赏文艺作品,必须借助文字的品析,才能“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相契合”。
(3)文字是一道桥梁,是作者与读者会面的媒介,会面的目的是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感知作者寓于文字中的意境,因而对文字的理解和把握不是最终目的,得意忘盲、得鱼忘筌才是真正的鉴赏之道。
4.文章题为《驱遣我们的想象》,却先从文艺的起源、发展谈起,这是为什么?
对于中学生或一般读者,在介绍文艺作品的鉴赏方法前,有必要了解一些关于文艺的知识,从作者写作的的角度看,也可以为下边的论述做好铺垫。
“文字的集合体”是作者对于文艺作品的一个基本理解,这一点是后文的理论基础。
作者
关系
读者
想象:表达见解
文字
想象:接触作者
文艺
并了家
集合体
第一部分(1—4):详细描述了文字的记录功能,是展开主体论述前的知识铺垫环节。
第二部分(5—13):文学创作中文字的桥梁作用,通过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阐明了想象在文艺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14):强化中心论点。驱遣我们的想象,享受文艺美感。
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
文中有许多句子,都有十分深刻的文艺观,它们或有十分深刻的内蕴,或有写作值得借鉴的实用价值,请阅读下面几句,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
品味语言,领悟内涵
1.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
任何一篇文艺作品,都是文字集合起来的,但这是一种有着内在逻辑顺序的结合,具有文本表现中的一般技法,既表现了内容,也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这样的文章绝不可能随意拼凑,须由作者有意识、有目的、有逻辑地创造,而在完成时又符合自然的特点。
2.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
“见”可指代材料,无“见”便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不可能有所创造;“见”也可理解为见识、见解,没有思考与见解,纵然下笔也只能写就平庸文章,难见深度;“感”是体悟与情感,倘若下笔无情感寄寓其中,写出来的文字必是冷冰冰的。这也提示了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学会多积累,多观察,积累一定材料;同时要多思考,多感悟,这样才能写出优秀文章。
文艺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情感表达也尤其浓烈。这些情感常常寄寓在形象之中,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就是此道理。因此,想要理解一篇文艺作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须通过想象还原形象的描述,进而去体味。
3.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阅读第8—13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做简要分析。
精读课文,赏析实例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举例
论 证 内 容
论证结论
论证方法
王维诗句
《海燕》
如果只从字面上理解就领会不到诗句的意思;如果加以想象,就能体会出诗句描绘的图画以及意境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文学鉴赏不能单就字面解释,要动态展开想象理解诗句,获得人生的受用
驱遣想象,对文学作品鉴赏,才能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文章列举两个实例,论证了想象力于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你能在你读过的文学作品中,再举一个例子来论证作者的观点吗?
拓展延伸,学会鉴赏
沙扬娜拉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沙扬娜拉!
得出结论: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想象,才能获得美感
驱遣我们的想象
引出论题:文艺的产生发展,以及与文字的关系
分析问题
作者用文字传达所见所感
读者用文字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驱遣想象
想象诗歌画面
想象化为诗中形象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