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实验室去
[范围: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
一、选择题
1.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SY1-1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图SY1-1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30 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
C.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
D.从20 s到40 s,溶液的温度升高、pH增大
二、实验探究题
2.如图SY1-2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
图SY1-2
(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 (填“酸性”或“碱性”)。?
(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 (填孔穴序号,下同)。?
(3)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 。?
(4)再向孔穴4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为紫色,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某化学兴趣小组按以下步骤探究某一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的酸碱度。
[猜想和假设] 溶液的pH可能为:
猜想①:pH<7;猜想②: ;猜想 ③: 。?
[设计和实验] 要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不能采用下列物质中的 (填序号)来进行实验。?
①pH试纸 ②紫色石蕊试液 ③无色酚酞试液
组内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乙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丙同学:将pH试纸直接浸入氯化钠溶液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评价] 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 同学。指出另外两位同学操作上的错误: ? 。?
[结论和分析] 丙同学得出:“凡是盐溶液的pH都等于7”,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若不正确请举一例说明(若正确,此空不用填): 。?
4.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A~H编号后,做如下实验。
图SY1-3
(1)实验中,在A~D试管内有气泡出现的是 (填字母,下同),在E~H试管内有沉淀生成的是 。?
(2)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的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后某试管中变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后,溶液变为蓝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
(4)写出本实验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试管: ,?
D试管: ,?
H试管: 。?
5. 常温下,一锥形瓶中盛有20 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先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再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6.3%的稀硝酸,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与加入稀硝酸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SY1-4所示。请回答问题。
图SY1-4
(1)本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pH=7时,锥形瓶中的溶液呈 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3)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4)若改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2.6%的稀硝酸进行本实验,pH传感器测得的曲线可能经过 (填“甲”“乙”或“丙”)点。?
6.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氢氧化钾的性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
[实验过程与分析]
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
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
氢氧化钾能与硫酸铜发生反应
氢氧化钾不能与硫酸发生反应
[实验反思与拓展]
(1)某同学认为实验二的结论不正确。他改进了该实验方案,借助于酸碱指示剂,通过明显的现象证明氢氧化钾能与硫酸发生反应。简述他的实验方案:??
(写出操作方法和现象)。
(2)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 来证明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附|加|题
7.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的对氢氧化钠性质系列的探究活动如图SY1-5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SY1-5
(1)实验①观察到氢氧化钠表面变 。?
(2)实验②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 色,实验③观察到无色酚酞试液变成 色。由此得出: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
(3)实验④:
Ⅰ.当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时,溶液显 色;继续滴加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此时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 (填化学式)。?
图SY1-6
Ⅱ.图SY1-6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乙两处应填入的离子符号分别为 、 。?
(4)实验⑤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碱溶液能与某些盐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实验④⑤对应的化学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填序号)。?
(6)实验⑥⑦为用软矿泉水瓶所做的对比实验,装 的软矿泉水瓶变瘪更明显,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教师详解详析
1.C
2.(1)碱性
(2)2、5 (3) 3
(4)2NaOH+H2SO4Na2SO4+2H2O
3.[猜想和假设] pH=7 pH>7
[设计和实验] ②③
[评价] 甲 乙同学用水润湿了pH试纸,丙同学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
[结论和分析] 不正确 Na2CO3溶液是盐溶液,但其pH>7
4.(1)BD GH
(2)Ca(OH)2+2HClCaCl2+2H2O
(3)澄清石灰水(合理即可) 紫色石蕊试液
(4)Fe2O3+6HCl2FeCl3+3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
Ca(OH)2+CO2CaCO3↓+H2O
5.(1)NaOH+HNO3NaNO3+H2O
(2)无 4.25% (3)HNO3、NaNO3 (4)甲
[解析] (1)氢氧化钠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NO3NaNO3+H2O。(2)pH=7时,锥形瓶中的溶液显中性,呈无色。设反应生成硝酸钠的质量为x。
NaOH+HNO3NaNO3+H2O
40 85
20 g×4% x
= x=1.7 g
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4.25%。
(3)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为过量的硝酸和反应生成的硝酸钠,化学式为HNO3、NaNO3。(4)若改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2.6%的稀硝酸进行本实验,恰好完全反应时需要硝酸的质量减少,pH传感器测得的曲线可能经过甲点。
6.[实验过程与分析] 生成蓝色沉淀
[实验反思与拓展] (1)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再滴加稀硫酸,观察到溶液先变红,再变为无色 (2)反应物消失
[解析] [实验过程与分析] 氢氧化钾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实验反思与拓展] (1)验证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可利用酚酞试液遇碱变红、遇酸不变色的性质,先在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然后再滴加稀硫酸,红色消失说明氢氧化钾和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2)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反应物消失来证明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7.(1)潮湿
(2)蓝 红
(3)Ⅰ.无 NaCl、HCl Ⅱ.OH- H+
(4)产生蓝色沉淀
CuSO4+2NaOHCu(OH)2↓+Na2SO4
(5)④ (6)氢氧化钠溶液
2NaOH+CO2Na2CO3+H2O
[解析] (3)Ⅰ.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当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时,溶液显无色,溶液中有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继续滴加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此时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氯化钠和氯化氢。Ⅱ.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盐酸中有氢离子和氯离子,甲、乙两处分别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4)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5)④中的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⑤中是碱和盐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6)实验⑥⑦为用软矿泉水瓶所做的对比实验,装氢氧化钠溶液的软矿泉水瓶变瘪更明显,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吸收的二氧化碳更多,装置内的压强变得更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