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第8单元8.1海洋化学资源基础训练
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
一、选择题:
1、海水中含有化学元素80多种,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氧 B.硅 C.钠 D.钙
2、我市地处沿海,海洋资源丰富,综合开发海洋资源前景十分广阔。你认为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铝 B.钠 C.钙 D.铁
3、海水利用是解决沿海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我国计划到“十三五”末,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将达到日均220万吨以上。如图是采用“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的原理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加压后浓海水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B.这种半透膜可用滤纸代替
C.加压后浓海水中溶剂质量不变
D.加压后浓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4、粗盐提纯实验中,搭建蒸发装置时,下述操作中应首先进行的是( )
A.放置酒精灯 B.固定铁圈位置
C.点燃酒精灯 D.将蒸发皿放置在铁圈上
5、下列有关蒸发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蒸发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B.结束实验后用手拿开蒸发皿
C.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
D.等水分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6、我国南海海底发现的巨大“可燃冰”带,能源总量估计相当于中国石油总量的一半,而我国东海“可燃冰”的蕴藏量也很可观….“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一水合甲烷(CH4?H2O)晶体,请结合初中化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在降温后形成的冰状固体
B.CH4?H2O的组成元素有三种
C.CH4?H2O中CH4和水的质量比为1:1
D.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
7、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的位置?③放上蒸发皿?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①④⑤ D.②①③④⑤
8、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重要方法。下列方法中,可以使海水淡化的是( )
A.蒸馏 B.沉降 C.过滤 D.吸附
9、如图是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一种装置,关于该装置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该方法适用于全世界各个地方
B.该装置得到的淡水可以作为纯净物看待
C.该装置在淡化过程中海水中溶质质量分数会逐渐变小
D.该淡化过程与自来水净化过程原理相同,但净化的程度不同
10、实验操作考查,小松同学抽到“蒸发8mL食盐水至结晶”的考题,该实验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11、实验室用的蒸馏水可以通过蒸馏自来水来制取。操作方法是:在如图所示蒸馏烧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在确定各连接部位严密不漏气后,加热蒸馏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收集到10mL左右蒸馏水后,停止加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仪器B是锥形瓶
B.实验中往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是为了防止暴沸
C.实验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应该是a进b出
D.该装置明显少了一种支撑冷凝管的仪器
12、从海水中提取镁的主要步骤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剂Ⅰ只能是NaOH溶液
B.①中操作必须使用的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
C.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OH)2+2HCl═MgCl2+2H2O
D.③中将MgCl2溶液转化为Mg可加入适量的铁屑
二、填空题:
1、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海洋拥有世界物种的?90%以上,人们把海洋称作为生命的摇篮。据推测,最初的海洋和?大气中没有氧气,因而原始的生命应该是厌氧型生物,随着蓝藻等原核生物的出现及藻类植?物的大量繁衍,才使海洋和大气中含氧量逐渐增多。
海洋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大量能源物质,我国近海潮汐能达1.1亿千瓦时,天然气储量约14万亿立方米。近年来我国在海洋能源利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例如我国第一座潮汐电站-温岭江厦潮汐电站,1985?年全部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达3200千瓦。现又进一步探明在我国南海海底?1000?米至?2000?米深处,蕴藏着大量以固体冰形式存在的甲烷(CH4),人们称之为“可燃冰”,每立方米“可燃冰”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
海水里含有一种叫重水的物质,这是由于组成重水的氢不是一般的普通氢,而是由一个质子、一个中子和一个电子构成的重氢原子。每立方米重水比普通水重105.6千克,常用于原子反应堆中的减速剂。
(1)最初大气中的氧气可能来自于 。
(2)每个重水分子由二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则重水中重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可燃冰”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深海贮藏“可燃冰”的条件是 (填选项的字母)。
2、南海是我国的固有领海,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1)我国科学家在南海海底发现了一种蕴藏量极大的新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天然气和水形成的冰状固体,极易燃烧,又称“可燃冰”。它被认为是一种清洁能源,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2)从海水中提取单质镁的过程如图1所示:
在上述转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填序号)。
(3)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就是以海水“晒盐”得到的氯化钠为原料,同时制得Na2CO3和NH4Cl两种产品。Na2C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NH4Cl的溶解度 (大于、小于或等于)Na2CO3的溶解度。
②t2℃时,Na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大于、小于或等于)NH4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该温度下NH4Cl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③t1℃时,一小试管内盛有Na2CO3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还存有少许Na2CO3固体,将小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现将适量的NaOH固体加入烧杯内的水中,小试管内的固体物质逐渐溶解,原因是 。
3、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在过程①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中 大量的热(填写“放出”或者“吸收”);若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海水和石灰乳充分反应后,操作Ⅰ的名称是 。
(2)写出过程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过程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过程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④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3)我国南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可燃冰”,“可燃冰”主要为甲烷的水合物,是未来重要的能并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黄海、灌河,具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
(1)灌河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化学上可以采用 来测定河水的酸碱度(填字母序号)。
A.酚酞试液? B.石蕊试液? C.pH试纸
(3)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水厂完成如下实验:
①如图1中明矾的作用是作 剂;
②利用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2,待处理的水应该从 端通入(填“a”或“b”),使水处理更充分;
③通过操作3可以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蒸馏水,操作3的名称是 。
(4)黄海拥有丰富的资源,如图3为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简易流程图。
①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②实验室中进行操作1时,所需的玻璃仪器包括玻璃棒、烧杯和 ;
③写出由氢氧化镁生成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 ;
④上述流程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A 4、A 5、C 6、B 7、B 8、A 9、B 10、A
11、C 12、C
二、填空题:
1、答案:(1)藻类的光合作用;
(2)1:4;
(3)CH4+2O2CO2+2H2O。
(4)BC;
2、答案为:
(1)CH4+2O2CO2+2H2O;
(2)①②;
(3)①大于;
②等于;;
③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碳酸钠的溶解度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所以又能溶解碳酸钠了。
3、答案:(1)CaO+H2O═Ca(OH)2;放出;过滤。
(2)MgCl2+Ca(OH)2═Mg(OH)2↓+CaCl2;Mg(OH)2+2HCl=MgCl2+2H2O;MgCl2Mg+Cl2↑;分解。
(3)CH4+2O2CO2+2H2O。
4、解:(1)灌河水中含有水及其他杂质,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2)酸碱指示剂只能测定溶液的酸碱性,要测定溶液的酸碱度需要用到pH试纸;故填:C;
(3)①在净化水的过程中,加入明矾后,明矾溶于水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从而做净水剂;故填:净水;
②待处理的水应该从b端通入,因为这样的净化效果更好;故填:b;
③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化水的方法;故填:蒸馏;
(4)①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故填:水;
②操作1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方法,即过滤操作,实验室中进行操作1时,所需的玻璃仪器包括玻璃棒、烧杯和漏斗;故填:漏斗;
③盐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故填:Mg(OH)2+2HCl=MgCl2+2H2O;
④由题意可知,上述流程中煅烧石灰石、通电氯化镁得到了镁都发生了分解反应;生石灰转化为石灰乳是化合反应;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未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故填: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