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统编版同步课时作业 第19课 一颗小桃树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安慰(wèi) 刹那(shà) 忏悔(chàn)
B.执着(zhuó) 服侍(shi) 猥琐(wěi)
C.渺小(miǎo) 赤裸(luǒ) 嫩黄(lèn)
D.幼稚(zhì) 一摞(luò) 颤抖(zhàn)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唉,往日多么傲慢的我,多么矜持的我,原来也是个孱头。(软弱无能的人)
B.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
C.我渐渐地大了,脾性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渐渐到了傍晚)
D.这时候,奶奶也去世了,真是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3.下列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猥琐——(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
B.孱头——软弱无能的人。 矜持——庄重,严肃;拘谨,拘束。
C.踏青——清明节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 生灵——指有生命的东西。
D.垂垂暮老——形容像老人一样没有生气。 楚楚——(姿态)娇柔,纤弱,秀美。
4.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顺叙的方式,开头先写小桃树第一次开花便经风雨,接着具体写了小桃树从播种到第一次开花过程中所经历的磨难,展示它顽强不屈的性格,这部分是文章的主体,最后写小桃树与风雨搏斗,照应开头,突出中心。
B.文章写小桃树遭受冷漠和摧残——遭到风雨暴虐依然倔强地生长——弱小、单薄、苍白,对比鲜明,层层渲染。
C.本文以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表明寓意:只要不畏惧困苦和波折,顽强地斗争,不懈地追求,美好的希望!就一定能够实现。
D.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为明线,即小桃树的经历,另一条为暗线,即作者的经历。
5.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2题。
我曾去看过终南山下的夹竹桃花,也去lǐng lüè过马嵬坡前的蜜水桃花,那花儿开得火灼灼的,可我的小桃树,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马嵬坡( ) 单薄( ) lǐng lüè( )
(2)语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6.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当代青年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另写散文。它是一位勤奋多产的作家,新千年第一部长篇小说__________已问世。他曾获全国文学奖三次。
7.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1)那个春天的早晨,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点嫩绿儿。___________
(2)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__________
(3)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__________
8.阅读“奶奶从集市上回来,带给了我们一人一颗桃子……”到结尾,回答后面的问题。
(1)文章多处写到“奶奶”,其作用是什么?
(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②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作者对人生有着怎样的深切感悟?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9.阅读《一棵野蔷薇就这样把春天顶了出来》一文,完成1—4题。
①那个早晨,看见家门口的野蔷薇枝条上钻出了一个个芽,惊叫一声。
②那些嫩芽刚探出头,似乎来不及搞清楚它们与这个世界、与这个春天的关系。所以不停地犯嘀咕:呀,我是怎样冒出来的?我是被谁推了一把吗?它们在枝条上跺脚,摇晃着身体,但是枝条没有动静。而这个时候如果有风,它们的心又该慌张了吧?
③一个嫩芽长出来,也有好几种色彩:芽的根处,是微红的,好像带着血,想必也是疼的。没有一种事物能够轻轻松松地获得美丽,没有经过疼痛的事物也配不上美丽,所以每一个春天都值得赞颂和尊重。
④往上一点,有微微的绿意,这是春天烙进它身上的生命的基因:告诉它以后会长成一片葱郁的叶子。这是让它放心呢!所以一片叶子从一开始就不会出错,它只要尽情生长,就一定会迎来生命的蓬勃。春天如此宽厚,万物才重新生长。
⑤再往上一点,就是鹅黄了:刚刚长出来的娇柔的模样,仿佛弱不禁风。当然,它也不需要经过几场风,就会又往上长一点了。如同一个走夜路的人,总是担心一脚踏进泥泞,但是还没有踩到泥泞,这一段路就已经走过去了。仿佛人生路上的一些事情是早注定的,如同这个春天必然到来,我们需要做的不过是尽情绽放。
⑥一棵野菩薇就这样把春天顶了出来。
⑦春天就这样来了,一点一滴漫不经心的样子,油菜花也零零星星地开了,不用袒心,它们会越开越多,没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它们和春天是互相映照互相需要的。而春天也是一个凶猛的李节,它不开个酣畅是不会罢休的。
⑧当然这棵野蔷薇并不知道我对它的憎恨:我在淘宝网上看见它开得那么妖娆,还可以接连不断地开,结果栽下去,它却是一棵野蔷薇——花开得乱七八糟,没有一朵成形的,挂在枝头上的全部是小小的白花,我被淘宝骗了。但是它没有骗我,因为它不敢骗春天。所以春天一来,它似乎就叫了起来:我在,我也会开花!
⑨今年,我又买了几棵花苗栽下了,我一样不知道它们是真是假。但是我最关心的不是它们的真假,而是它们能不能活起来。我觉得这对我对它们都同等重要。如果它们活了,对我就是奖赏,就不存在欺骗,而且这个春天我还将多一份期待。
(有删改)
请分析文章以“一棵野蔷薇就这样把春天顶了出来”为题目的作用。
结合语境,理解文中第⑦段中加粗词语“凶猛”的含义。
结合文章内容,从描写方法或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②段画线的句子。
文章结尾作者写到“这个春天我还将多份期待”,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的期待是什么。现在的你对未来也一定充满了期待,请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10.【写法借鉴】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在一个黄昏坐在窗前看小桃树的情景。回忆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自己的人生经历。他寄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要不屈不挠,执着追求幸福人生的思想情感。
【片段仿写】请你借助一个具体的事物运用寄情于物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思念、悲伤、感激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刹chà。C.嫩nèn。D.颤chàn。
2.答案:C
解析:垂垂暮老: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D.垂垂暮老: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垂垂,渐渐。暮,(时间)将尽、晚。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与写作手法的理解。A.本文采用顺叙加插叙的写法,写小桃树从播种到第一次开花过程中如何经历磨难部分属于插叙。
5.答案:(1)wéi bó 领略
(2)比喻 拟人
解析:(1)“嵬”属于生僻字,不要误读为guǐ。“薄”在“单薄”中读bó。“略”不要误写为“掠”。
(2)把小桃树的花瓣比作“纸”,又比作“患了重病的少女”,且具有人的情态“苦涩涩地笑着”,所以该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6.答案:贾平凹; 《满月儿》; 《高老庄》; 《怀念狼》
7.答案:(1)记叙;(2)描写; (3)抒情
8.答案:(1)一是突出了小桃树与奶奶的密切关系:奶奶买来桃子才种下桃树,奶奶打扫卫生才发现桃树,奶奶的保护才留存桃树。二是奶奶是作者感恩的对象,表达了作者对奶奶的感激、思念之情。
(2)①将人世比作大书,自己对人世的认识比作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表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自己的幼稚天真。
②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光灯,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信念。
(3)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9.答案:(1)①巧妙地运用动词“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野蔷薇生命力的顽强、蓬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或: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野蔷薇生命力的顽强、蓬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②揭示文章中心,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
(2)“凶猛”本义指(气势、力量)凶恶强大。在文中贬义褒用,它写出了春天宽厚、孕育生命的力量强大的特点。
(3)画线句运用了心理描写,生动传神地刻画出野蔷薇刚刚长出嫩芽时的惊讶与意外,表达了作者看见野蔷薇长出嫩芽时的吃惊与欣喜之情。(或:画线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野蔷薇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野蔷嶶刚刚长出嫩芽时的惊讶与意外,表达了作者看见野蔷薇长出嫩芽时的吃惊与欣喜之情。)
(4)作者的期待:期待新买的花苗能够成活、生长、盛开;期待有了花朵的点缀,这个春天更加美好;期待自己尽情绽放,使人生多姿多彩。
“我”的期待:“我”期待自己能够考上理想的高中,实现梦想,不负韶华,让青春无悔。
第二问:可结合生活实际作答,答案不唯一。但内容要健康,思想积极向上。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题目作用的能力。首先要知道文章题目的一般作用,即点明文章内容、作为行文线索、点明文章主题、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然后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即可。“一棵野蔷薇就这样把春天顶了出来”中,很显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展现出野蔷薇顽强的生命力;同时,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
(2)本题考查理解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凶猛”在文中贬义褒用,结合“春天如此宽厚,万物才重新生长”“它不开个酣畅是不会罢休的”理解,此处它写出了春天宽厚、孕育生命的力量强大的特点。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题中明确给出了赏析的角度,即从描写方法或修辞方法的角度进行赏析。该画线句从描写方法角度看,运用了心理描写;从修辞方法角度看,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根据“方法+内容+情感”的格式作答即可。
(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拓展迁移的能力。第一问:“这个春天我还将多一份期待”这个句子出现在文章的末尾,结合文章的内容、主题思想来作答。结合第⑨段“但是我最关心的不是它们的真假,而是它们能不能活起来”“如果它们活了,对我就是奖赏,就不存在欺骗”理解,作者期待所买的几棵花苗能够成活、生长;结合第⑦段“不用担心,它们会越开越多,没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它们和春天是互相映照互相需要的”理解,作者期待所买花苗发芽、生长、开花,来点缀春大,使春天更美好;结合第④段“它只要尽情生长,就一定会迎来生命的蓬勃”和第⑤段“仿佛人生路上的一些事情是早注定的,如同这个春天必然到来,我们需要做的不过是尽情绽放”理解,作者期待自己能够尽情绽放,人生多姿多彩。
第二问:可结合生活实际作答,答案不唯一。但内容要健康,思想积极问上。
10.答案:(示例):最近,我的内心异常烦乱,每晚我都会仰望星空。这一天,深夜了,我正准备转身进屋时,却看到一颗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划过星空,眨眼即逝。突然让我想到了人生中会遇到很多的烦心事,让烦心事就像流星一样逝去,只记住它最后的完美火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