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科学期中评价练习
判断题(40分,每题2分)
(
)
1、花生是一种地上开花,地上结果的植物。
(
)
2、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土壤。
(
)
3、一般来说,肺活量越大,肺功能越强。
(
)
4、我们可以从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中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
(
)
5、我们吸入的空气会进入到胃里。
(
)
6、消化道是以蠕动的方式来推动食物前进的。
(
)
7、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排序来看,我们每天吃得最少的应该是盐和油等。
(
)
8、新鲜水果和蔬菜,给人体提供的营养成分大多数是蛋白质。
(
)
9、云南丽江的土壤大多数是黄色的。
(
)
10、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瓷器的基础上发明了陶器。
(
)
11、我们呼出的气体,可以让石灰水变得浑浊。
(
)
12、夏天天气太热,吃过冷的食物可以解暑,并且不会伤害我们的消化器官。
(
)
13、饺子是一种非常不常见的食物。
(
)
14、米饭越嚼越甜,是因为米饭里的淀粉本来就是甜的。
(
)
15、我们吸气的时候,胸廓是不会变大的。
(
)
16、土壤里可能有蚂蚁、蚯蚓等生物。
(
)
17、碘液遇到淀粉会变成黄褐色。
(
)
18、人呼吸时,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
)
19、饺子皮中含有大量的淀粉。
(
)
20、被称为地球的“皮肤”的是土壤。
选择题(50分,每题2分)
(
)
1、制作土壤标本时,要标清土壤的种类和采集土壤的_______。
A、颜色
B、地点
C、时间
(
)
2、水稻适合种植在_______中。
A、沙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
)
3、关于合理饮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要注意荤素搭配
每天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喜欢吃的菜尽量多吃,不喜欢吃的菜尽量少吃
(
)
4、滴几滴碘酒到面粉上,面粉被滴的地方会变成_______。
A、蓝紫色
B、黄褐色
C、无变化
(
)
5、蛋白质、糖类、维生素、_______、无机盐和水等都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A、脂肪
B、蔬菜
C、肉类
(
)
6、下列不属于呼吸器官的是_______。
A、鼻子
B、肺
C、食道
(
)
7、在沙质土壤中适合栽种_______。
A、小麦
B、荷花
C、花生
(
)
8、_______器官会初步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
A、口腔
B、小肠
C、胃
(
)
9、我们呼气的时候胸廓会_______。
A、扩大
B、缩小
C、不变
(
)
10、下列三种土壤中,透气性最好的是_______。
壤土
B、黏质土
C、沙质土
(
)
11、陶瓷一般以陶土、_______为原料制作的。
A、壤土
B、高岭土
C、黏质土
(
)
12、_______为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和物质来源。
A、土壤
B、水
C、空气
(
)
13、以下哪一种生活小习惯不利于我们身体健康。
每天早上都按时吃早餐
经常吃油炸食品
每天坚持做运动
(
)
14、食物在器官的消化作用下,会被分解成各种营养物质,并被吸收进入人的血管内,随着_______运往全身各处。
A、血液
B、水
C、小肠
(
)
15、取一个烧杯,放入一些土壤,盖上盖子,将其放在阳光下晒一晒,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烧杯壁上中有_______,说明土里含有水分。
A、水珠
B、空气
C、沙土
(
)
16、大肠通过蠕动,吸收食物中一部分的水和_______。
A、蛋白质
B、淀粉
C、无机盐
(
)
17、用手捻一捻,感觉最粗糙的土壤是_______。
A、壤土
B、沙质土
C、黏质土
(
)
18、_______对土壤的形成、土壤的肥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A、矿物质
B、有机质
C、水
(
)
19、在食物消化的过程中,有一部分的食物是不能被吸收的食物残渣,它们会通过_______排出体外。
A、肛门
B、大肠
C、小肠
(
)
20、人类的下列活动可能对土壤产生不良影响的是_______。
翻耕土地
B、种植树木
C、乱扔废弃物
(
)
21、目前发现最早的陶器碎片是在_______。
A、一百年前
B、一千年前
C、一万年前
(
)
22、_______可以反应人的呼吸能力。
A、脉搏
B、肺活量
C、气管粗细
(
)
23、小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A、传送食物至胃
B、储存和搅拌食物
C、完成消化和吸收
(
)
24、佳木斯的土壤大多是_______。
A、红色
B、黑色
C、紫色
(
)
25、土壤颗粒较小,加适量水容易搓成泥团的是_______。
A、黏质土
B、壤土
C、沙质土
实验拓展题(10分,每空1分)
按照检测部分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的实验步骤,将序号填入下面括号中。(注意是填写序号,填写其他不得分)
①、对实验进行记录、最后得出三种食物均检测出淀粉的结论。
②、使用滴管分别在三种食物上滴上一滴碘液。
③、先取一滴碘液滴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可以看到碘液颜色原为黄褐色。
④、准备实验器材:碘液、观察皿、玻璃杯、滴管、馒头、米饭、苹果块,水。
⑤、静置一段时间,观察碘液在三种食物上的颜色变化,发现碘液由黄褐色变成了蓝紫色。
(
)--(
)--(
)--(
)--(
)
按照食物在人体消化的过程,将食物消化所经过的器官,按顺序填入括号中。(注意是填写序号,填写名称不得分)
食道
②、大肠
③、小肠
④、胃
⑤、口腔
(
)--(
)--(
)--(
)--(
)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科学期中评价练习
科学答案
判断题
1-5
×√√√×
6-10
√√×××
11-15
√××××
16-20
√×√√√
1、地上结果-地下结果
5、胃-肺
8、蛋白质-维生素
9、黄色-红色
10、瓷器、陶器-陶器、瓷器
12、不会伤害-会伤害
13、不常见-常见
14、淀粉甜-淀粉不具甜味
15、不会变大-会变大
17、黄褐色-蓝紫色
选择题
1-5
BBCAA
6-10
CCCBC
11-15
BABAA
16-20
CBBAC
21-25
CBCBA
实验题
43251
2、
51432
学校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装..................................订...................................线...............................内..............................不................................要................................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