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高中二年级质量测试
语文科试题
本试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说明: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宇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
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考场号”、“座位号”栏内填涂考场号、座位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宇迹的签宇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摔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
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关于大禹,过去一直认为,他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大禹创立的夏王朝,可能是靠不住
的。那么,大禹的记载是信史还是纯属杜撰,这是一个问题。
过去对传说时代的看法,是传说归传说,见于文献记載的历史归历史,考古归考古,研
究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的那又是另一种方式。对大禹以及夏王朝的研究,必须把以下三个系
统结合起来:第一个,从口耳相传到文字记载的文献史学;第二个,考古学兴起以后,从考
古发掘的遗迹遗物来进行研究的考古学系统;第三个系统,从摩尔根《古代社会》阐明的从
蒙昧、野蛮、文明,到马克思讲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等,也就是人类学、社
会学的系统。必须把三者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做出一个比较恳切的结论。
几乎所有的先秦古籍,对大禹都有一些记载,彼此之间也不完全一样。到了西汉司马迁
作《史记》,其中《五帝本纪》后第二篇就是《夏本纪》,在《夏本纪》当中,司马迁根据
他看到的文献记载,结合他听到的传说,完成了《夏本纪》。我认为,从口耳相传的传说,
到《五帝本纪》之后的《夏本纪》,究竟可靠不可靠,需要通过与考古学发现、研究成果互
相比对、校正,还要参考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成果,最终作出判定。
关于夏王朝的记载,还见于青铜器。有名的有宋代出土的齐国青铜器叔夷钟,铭文中就
说到“处禹之都”。另一件春秋时期的青铜器秦公簋,讲到禹的时候它提到“冪宅禹迹
“”就是一个鼎上面盖了一个丝织品,“宅”就是居住,“禹迹”是大禹走的那些地方。
可见在古代青铜器当中,对夏代的历史也有所记述。
对大禹及夏王朝的研究,应该把文献史学、考古学发现和人类学社会学理论三个系统结
合起来。从文献来看,大禹的主要事迹可以概括为治水、会诸侯于涂山、定都阳城、划分九
州、禹征三苗五件大事。这五件事均能在近年考古发现中找到证据。其中,治水的事迹与近
来环境地理学关于公元前2000年前黄河流域大洪水的发现相吻合,安徽省蚌埠市禹会村所发
现的龙山文化遗址可以验证涂山大会的史料记载,河南省王城岗遗址中属于龙山文化考古分
高二级期中质量测试语文科试题第1页(共8页)学年度
期期
年级质量测试
语文科试卷参考答案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C(A项:原文只是说“大禹
存在
夏本纪》不是先秦古籍
要条件错误表述为充分
要
为“只有
C(说司马迁“对历史文献不够严肃”是曲解文意
生有)
戎争掠夺”是游牧文明的扩张形式,而非农耕文明产生的条件)
代是存在的
分)推导步骤
经过文献史
学发现和人类
学社会学理论三个系统综合研究成果证明的王朝,才是真实存在的(大前提);(1分)
(2)夏代通过了综合文献、考古发现以及文化人类学三大系统研究成果
提)
分)(3)所以,夏代
的。(1分)(如果没有步骤3,只
和
得满分
首先否定《禹贡》记载的现实
除错误认识,确立促进夏文
入
入正轨
观点。(2分)②夏朝以农耕文明为
华文化的特
(2分)③矿
夏朝研究虚无论的成因:归纳结论、正本清源、解决问题
分
6.C(C项
在表现他灵活变通的个性”错
文中来看,小说写田福军考察村中百
姓生活状况后决定开仓放粮,战备粮空缺下的教目以后再补目的是表现田福军
民
不顾个人得失。故选C。)
因为体弱多病”错误,从文中来
住
啬坐着,脸上已经
代了时代背景。②体现
福军强烈的责任感和解决百姓温′
展做铺垫。③突出表现
福军对农村的深厚感情以及心系百姓
作方式灵活等形象特
在面临矛盾做出选择时,勇敢
以舍弃个人利益选择维护集体利益,哪怕会因此
承受一定的后果
农民吃饭问题依旧解决
毅然投入到解
民温饱问题的工作中来,这种选择体现了他强烈
感
饥饿问题
后果,违反上级规定开仓放粮,这种选择体现了他勇于担当
私的勇
魄力
分
(1)留守叶衡向来器重他。叶衡入朝任宰相后,极力推荐辛弃疾,认为他充满
有
雄才大略。(4
2)于是辛弃疾请求辞官回家。(后来)晋升枢
(1)他致力于安抚百姓,积累大量钱财
/灭瓶获天价表用答实
买粮,以备有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般在意义上存在一定联
代男子20岁女子
岁
般在意
义上的联
期中质量测试语文科试卷参考
12题详
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说法有两处错
是“在长沙为帅时”应
为大理卿
是辛弃疾对宰执
说了此事,皇上
赐吴交如银
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1)勺关键得分点为:雅,平素,向来;入相,入朝任宰相;荐,推荐;慷慨,正气凌然
有正气
第(2)句关键得分
求奉
渭请求辞官;进,晋升;受命,接受任命去
任
参考译文
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年轻时以蔡伯坚为师。金主完颜亮死后
聚
集人马
作南归决断。绍
带奏表
年,升为司农寺
任滁州知州。滁
火
毁坏,村落城池破败,辛弃疾减轻赋税,招抚逃难流散的百姓,训练民
定军队屯垦
受聘
参议官。留守叶衡非常器重他。叶衡入朝任宰相后
弃疾,认
为福紧
有雄才
曾经代任主帅,常常叹道
盗贼藏身之所
的百姓顽劣粗野容易造反
致力于安抚百姓,不
年,积累钱财
房匾额写“备安库”三个字。他认为闽中地少人多,年岁歉收
买根,现在幸
及军人来粮仓买米
就拿出卖
等秋天价贱
备安库的钱买入
样就有备无患。又想造万套
者补充军
格训练
贼
是忧患。此事未及施行,台臣王蔺弹劾他用钱傍
杀人像
晚会端坐在
殿上称
辛弃疾请求
家
来)晋升枢密都
未赴任就
辛弃疾为
人豪
尚
能识别和提拔有才能的人,所交多是海内名士。在长沙为帅时
有
投
录取了第
卷,辛弃疾查岀事实确实这样,索取第二榜的
秋》答卷反复
启封一看,名字是赵鼎。辛弃疾生气地说:“佐国
有忠简一个
考卷扔
看
》答卷,辛弃疾说:“看他
论
豪杰壮士,此人不可失去。”启封一看,是赵方
理卿
僚吴交如
有棺材入殓,辛弃疾感
为列卿而如此贫困,真是廉
之士
赠送财物
帮助办了丧
诏赐吴交如银绢。辛弃疾曾和朱熹游历武夷
棹歌》。朱熹死时,他的学说
生朋友
去哭他说:“不朽的是名声流传万世。谁说您已去世,您令人
在世
弃疾非常善长
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
(C项
乡无望”解读
确
虏障”与“秦城
秦城,自不免有所系恋,但“功名万里外”的豪情壮志又激励
直指前路
(6分)①内容
赴安西”送友人出使安西,“功名
表明友人到边关建
对飞蓬”“万
“燕支北”空阔辽远
大
情感
看取
表达了激昂壮别、激励友人立功异域的豪壮之
7.(6分)(
筮体无咎
2)风急天高猿啸哀万里悲秋常作客
(3)吾师道
知其年之先
期中质量测试语文科试卷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