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 第一单元《唱歌 小蚂蚁》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 第一单元《唱歌 小蚂蚁》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4-30 16:1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蚂蚁》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歌曲《小蚂蚁》由蚂蚁的习性入手,引申到生活中人人都应有礼貌、讲文明,生动有趣,学生易于接受。
歌曲为大调式,音域为一个八度,旋律进行以同音反复与级进音程为主,生动、活波。歌曲结构方整,由四个乐句构成。歌曲节奏以四分音符为主,第一乐句与第三乐句节奏相同,第二乐句与第四乐句节奏相同。
歌曲音乐形象生动,具有进行曲风格,刻画了小蚂蚁“团结友爱在一起”的形象,易学易唱,适于学生表演。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及课标要求、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并感受歌曲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的特点;
2、能力目标。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蚂蚁》。
3、情感目标。通过演唱歌曲,教育学生学习小蚂蚁遵守纪律、互相帮助、勤劳勇敢的精神,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演唱《小蚂蚁》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和集体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 通过演唱和做集体游戏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与同学的协作能力。
二、 教法分析
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音乐课程标准规定把态度、情感、体验放在首位,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我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了如下教学方法:听唱法、学唱法、互动法这3中教学方法。
三、学法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学法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自主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听赏一下歌曲视频,为歌曲的学习做个铺垫。其次在通过听、学、唱、要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绪、演唱方式。最后通过各种形式的演唱和表演合作,使学生能自主的完成学习目标。
四、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使音乐课堂成为学生享受音乐美的圣殿,本课的教学过程由发声练习、感受歌曲、游戏活动这三部分组成。
一、发声练习
a、音阶上下行:12345671 17654321(用“yi”的声音)
b、用“la”的声音演唱《两只老虎》的曲调
二、以旧引新,图片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的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我采用引话、图片法创设情景:我说,刚才我们演唱了一首同学们都熟悉的儿歌《两只老虎》,那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和小动物有关的歌曲。出示图片让学生猜出示什么?随后在说说小蚂蚁的基本常识。最后把图片《小蚂蚁》贴到黑板上。(板书把图片贴到黑板上)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歌曲视频,边看边想,小蚂蚁都体现了哪些精神呢?播放歌曲视频。看后,学生回答完,我补充说,蚂蚁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相信你们做的会比小蚂蚁更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听听歌曲里是不是这样称赞小蚂蚁的。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导入部分要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是学生的精力很快集中到课堂的教学中,并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为完成本课的目标奠定基础】
三、学唱歌曲,感受情绪
第一环节:
1、首先,让我们一起先感受一下2/4拍音乐的节奏,体会一下乐曲的情绪。
2、老师用击掌方式奏出节拍,同学们试着按节奏朗读歌词。
3、下面,观察歌谱,一共有几小节旋律?有几个乐句?哪两个乐句的节奏相同呢?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此过程意为掌握分析歌谱的能力和了解歌曲的节拍、词意、情绪等】
第二环节:
1、听歌曲(演唱),老师带动作跟着音乐做一做?
2、请同学们一起聆听歌曲、一边默唱。
3、请同学们一边聆听歌曲,一边轻声跟唱。
4、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分乐句学唱歌曲。
5、请同学们听着歌曲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使学生充分的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边做动作边演唱,不知不觉地熟练了歌曲的演唱能力。】
第三环节:
1、请同学们跟着伴奏演唱歌曲,一人唱一句。
2、请两名同学跟着伴奏演唱歌曲,一人唱一段。
3、分成四个小组,一组唱一个乐句,跟着伴奏演唱歌曲(我会选出红、白、蓝、黄队员)。
4、排成整齐的队伍,边唱边表演有秩序的小蚂蚁。
5、歌曲分曲四个乐句组成,边唱歌曲边走路,每唱一个乐句时就变换一次方向。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性和体现孩子的参与性和自主性。】
四、课堂小结
快要下课了,老师对同学们说,请大家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
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此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式的总结,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又强化了教学目标。】最后,教师期望学生学唱了歌曲《小蚂蚁》都应该像小蚂蚁一样有礼貌,做事情有秩序的好孩子。
五、教学预设效果
在学习歌曲时,主要采用了听唱法,默唱法,让学生边听教师范唱、录音范唱,边听音乐边进行律动练习等方式,体会歌曲情绪,感受节奏的不同,逐步学会歌曲。歌曲的歌词记忆是这一课的难点,为了让学生记住歌词,我让学生用“接龙”的游戏演唱歌曲,使学生很快掌握并记住了歌词,为进一步表现歌曲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歌曲的艺术表现上,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表达歌曲的意境,用边唱边舞边游戏的形式,组织学生全员参与,既培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情趣和表现音乐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同时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篇二:歌曲《小蚂蚁》教学设计
歌曲《小蚂蚁》教学设计
石家庄市水源街小学 秘静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歌曲《小蚂蚁》。
教材分析
歌曲《小蚂蚁》是一首生动活泼非常有趣的儿童歌曲,2/4拍,歌曲为降e大调,歌曲结构方整,上下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各有八小节旋律组成,中速演唱,适于表演。
教学准备
低年级学段的孩子具有好动、好奇、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强、注意力不大集中等特点,适合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法,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手段,进
行直观教学。准备有关
小蚂蚁的视频、小蚂蚁
头饰,《小蚂蚁》歌片。
教学目标
1. 学习用赞美的情绪
演唱歌曲《小蚂蚁》。通过演唱,学习小蚂蚁守纪律、互相帮助,勤劳,从小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
2.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感受歌曲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的特点,初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专心听音乐的习惯。
3.通过跳集体舞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与同学的协作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和集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和表现歌曲,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出学生表演的欲望。
教学难点:歌曲的两大乐句节奏相同但曲调不同,启发学生能听辨并正确掌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学唱歌曲《小蚂蚁》
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小蚂蚁
有哪些习性吗?
(学生回答:小蚂蚁会背粮食储存过
冬;蚂蚁会造房子;蚂蚁分工明确,有站岗的,有劳动的,还有蚁后是专门繁殖后代的。)
对,蚂蚁不只会这些,它还很有礼貌,见了同伴相互对对触角打个招呼。有个科学家在野外发现了蚂蚁的家,它的家好大啊,像是个蚂蚁王国,道路四通八达,很有秩序,蚂蚁们分工明确,它们天天都辛苦地忙碌着。你看这就是蚂蚁王国(老师黑板上画出蚂蚁窝的轮廓图),问同学:谁来画蚂蚁?(请学生到黑板上画一队蚂蚁)(出示歌片学习歌曲《小蚂蚁》)。
(导入部分要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的精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并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为完成本课的目标奠定基础。)
2、学唱歌曲
(1)先听一遍《小蚂蚁》这首歌,听听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欢快的,等等。)
(2)再听一遍,听听歌词里
都唱了什么?(学生回答:唱
了小蚂蚁有礼貌、很勤劳。)
(3)播放课件,出示歌片。
(老师讲解歌曲)
《小蚂蚁》是一首2/4拍
歌曲,降e大调,有两段歌词。一共有16小节。好,我们来一起学习歌曲《小蚂蚁》(板书:《小蚂蚁》),先来朗读歌词。
(此过程意为了解歌曲的节拍、词意、情绪等。)
(4),仔细听听前八小节和后八小节的节奏一样不一样?放录音(学生回答:节奏一样)哪不一样呀?再放录音仔细听。(学生回答:节奏相同,旋律不同。)我们一起练习这部分的节奏,边拍打节奏边读“哒”,然后拍着节奏听前后八小节旋律有什么不同并熟练演唱掌握。 (这是难点通过打节奏听旋律对比练习来掌握)
(5)跟琴小声学唱,注意前后八小节旋律要唱正确。
(6)拍手拍腿打着节拍学唱歌曲1—3遍。
(7)听老师范唱歌曲。
(基本学会歌曲;增强2/4拍强、弱的节拍感,掌握难点部分)
3、表现歌曲
(1)看谁记词快背唱比赛:老师领唱上句,学生接下句。再互换。同桌二人练习。
(2)处理歌曲:《小蚂蚁》用什么速度来演唱?(板书:选择:慢速、中速、快速)通过比较学生选择中速比较合适。用什么力度来演唱呢?(板书:选择:强、中强、弱),然后学生通过唱,自己体会感受,认为中强比较好。不管学生选择哪种速度和力度,教师都予以肯定,(讲出理由)。
(3)再唱一遍把以上的内容做到
位。(4)提示旋律、节奏、情绪等
不到位的地方。
(5)再完整地跟伴奏唱一遍。
(使学生充分地感受音乐,体
验音乐,不知不觉地掌握音乐技
能,此为重点。)
4、表演歌曲《小蚂蚁》
(1)分组编排表演动作,要有分工有合作,注意配合。(观看小蚂蚁活动视频引发表演兴趣)。
(2)小组讨论演练。
(3)戴上头饰分组表演。(学生评价)
(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性和体现孩子的参与性和自主性。)
5、结束。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希望大家都做讲秩序、懂礼貌的好孩子。下课。篇三:小蚂蚁教案 篇四:小蚂蚁教案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小蚂蚁坐车》,懂得尊敬老人,待人热情。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在公共汽车的不同情境中应该怎样做。
3、感受故事中小动物们之间互相帮助、相亲相爱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小动物图片:小猴、小猪、小羊、小狗、小熊、小蚂蚁。
三、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活动,引出课题:
你们坐过公共汽车吗?在汽车上发生过什么事情?
(二)出示小蚂蚁的图片和汽车图:
1、你们看,谁来了?今天,小蚂蚁要坐公共汽车到森林里去看外婆,请你们猜一猜在汽车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2、教师操作图片讲述故事前半段至熊婆婆说:“我坐到你们的位置上,你们不就要站着吗?”
3、教师提问:a最后谁上了公共汽车?小羊对熊婆婆说了什么?小狗又说了什么?还有谁说了话?
b熊婆婆坐了吗?为什么没有?那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4、教师讲述故事的后半段:
小蚂蚁想出了什么办法?你喜欢这个办法吗?为什么?
(三)创设情境,组织幼儿讨论:
1、假如你和妈妈或爸爸两个人乘公共汽车的时候,看到了一个位置,你会怎么
办?(引导幼儿迁移小蚂蚁的经验,和妈妈一起坐位置,坐在妈妈的腿上)
2、假如你坐在公共汽车的位置上看到爷爷、奶奶站在一起,你怎么办?
3、假如你坐在公共汽车的位置上看到有一个比你小的弟弟、妹妹,你会怎么办?
小蚂蚁在公共汽车站爬上了汽车,他要到森林里去看外婆。汽车里坐着小羊、小狗、猴、小猪好多好朋友。他们有的到森林里采磨菇,有的到森林里捉迷藏,有的到森林里捉迷藏,有的到森林里的湖边游玩。 嘀嘀——汽车开了。大家唱起了歌儿.真高兴。 嘀嘀——汽车开到了半路的车站,上来了熊婆婆。她是到森林里去看他的外孙小熊的。熊婆婆上来了,呀!往哪里坐呢?座位全坐满啦。
小羊说:“能婆婆,来我这儿坐!”小狗说:“熊婆婆,来我这儿坐!”小猴说:“熊婆婆,来我这儿坐!” 大家都说:“熊婆婆,来我这儿坐!” 熊婆婆说:“啊,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这些好孩子。可我坐到你们的位置上,你们不也要站着吗?” 这时候,小蚂蚁冲着熊婆婆,用最大的嗓门喊了起来“不,不,熊婆婆,请你来我这儿坐!”“那,你坐哪儿呀?”熊婆婆问。“你先坐下,我就有地方坐啦!”小蚂蚁神秘地眨眨眼睛说。 熊婆婆坐到了小蚂蚁的坐位上。咦,小蚂蚁去哪儿啦?怎么看不见啦? “小蚂蚁,小蚂蚁,你在哪儿?”熊婆婆喊着。 “熊婆婆,我在这儿哪!”声音就在熊婆婆的耳朵边。噢,原来,小蚂蚁爬到了熊婆婆的肩膀上坐着呢! 一路上,小蚂蚁给熊婆婆唱了好多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