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生命的演化
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
第1节 生物的分类
一、教学目标:
1、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2、说出生物分类登记以及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3、练习编写检索表。
4、说明对生物统一命名的重要性。
二、重点、难点:
重点1、生物分类的方法。
2、生物命名的方法。
难点 1、活动“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2、活动“编写检索表”
三、教法: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结合阅读指导法、谈话法、讨论法,进行启发式教学。
四、学法:1、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讨论、归纳教材。2、联系实际,举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3、利用实物、挂图等进行直观教具形象讲解。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课前小测:
1、现代类人猿与人类不仅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有很多相似的特征,而且还有很多相似的___________。
2、人类起源于_________,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
3、人类从森林古猿进化为现代人的过程中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形态、面部表情、身体结构、行为表现 2、森林古猿、两足直立行走
3、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七、新课学习
知识点一:科学家进行生物分类的方法。
活动:由学生参与“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小组进行讨论、归纳,交流、发表意见},从而引出科学家进行生物分类的方法。
分类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学生自主学习后回答)。
观察图22-2,了解犬在不同分类单位中的具体位置:犬-犬属-犬科-食肉目-哺乳纲-脊索动物门-动物界。
学生自主学习有关编写检索表的要求,然后学生参与活动“编写检索表”(小组进行讨论、归纳,交流、发表意见)
学习情况检查:老师根据学生编写情况,给出参考答案。
知识点二:生物的命名
1、学生自主学习了解一些生物名称,从而知道生物命名的重要性。(看图,讨论、交流)
例如:甘薯、马铃薯、山药的名称。
2、为了避免生物命名的混乱,便于研究、交流、和开发利用,瑞典科学家________创立了
_________法。每一种生物只能有一个科学名称,即_______。由两个词构成,第一个词是_____,
第二个词是_________-。
答案2、林奈、双名法、学名、属名、种名
八、巩固练习:
1、生物分类的等级由小到大依次是( )
A、种、科、属、目、门、纲、界 B、 种、属、科、目、纲、门、界
C、种、科、属、目、纲、门、界 D、 种、属、科、纲、目、门、界
2、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A、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 B、生物体的用途
C、生物体的生活环境 D、生物体的大小
3、“双名法“是由那位生物学家创立的?
A、达尔文 B、林奈 C、李时珍 D、 袁隆平
答案1、B 2、A 3、B
九、板书设计:
第1节 生物的分类
一、科学家进行生物分类的方法。
1、分类的依据: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
2、分类的单位有 :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3、依据生物特征的差异,编制出检索表
二、生物的命名——双名法:属名+种名(林奈)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