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专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日本专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3-07 17:0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日本专题复习
知识目标:
一、日本的发展历程
1、1世纪前后,日本列岛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2、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
3、7世纪,大化改新标志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4、19世纪中期,日本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幕府将军掌握主要权利。美国首先打开日本大门。
6、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日本明治维新开始。明治维新标志日本从封建社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7、一战期间,日本加入协约国一方。
8、1919年,巴黎和会上日本获得德国在太平洋的殖民地,并继承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
9、在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暂时调整了与美的矛盾。
10、1936年建立以军部为首的法西斯政权,二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11、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2、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13、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日本抓住机遇,发展经济,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14、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也开始膨胀,军费支出不断增加,引起了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二、中日关系
(一)友好交流
1、唐玄宗时鉴真东渡。
2、唐朝时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
3、1972年中日建交。
(二)日本侵华史
1、1894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强迫中国于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割占中国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2、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3、1931年9月18日,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我国东北。
4、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5、1937年12月始,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6、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日本的整个发展史借鉴他们善于学习、改革等措施,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教学重点:
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中日交往、日本侵华,二战及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教学过程:
提纲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教师对重点知识点加以说明




背景:19世纪中期,日本大权掌握在 手中。

治 内容:


影响:
学生根据提纲自由复习。
目标测评
一、选择
1、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
A.农奴制改革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宗教改革
2、几乎在中国洋务运动兴起的同一时期,有个亚洲邻国也在进行有关国家发展的重大变革是(  )
A.农奴制改革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宗教改革
3.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
A、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危机 B、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态
C、加强了资产阶级统治 D、学习了他国的先进经验
4、明治维新前夕,日本的实权掌握在(  )
A、天皇     B、幕府将军   C、大名     D、武士
5、下列关于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共同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B、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C、都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了重要措施    D、都以失败而告终
6、19世纪60年代,俄日两国改革的不同之处有(  )
A、都以暴力推翻旧政权后进行       B、是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C、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改革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7、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最重要的共同点是(  )
A、吸收外来文化     B、摆脱落后状态
C、成为中央集权国家   D、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8.20世纪50~70年代,日本每年把全部财政预算的20%以上投入到教育领域,这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B.重点发展钢铁、汽车、电器生产
C.得到美国大力扶持 D.开发人力资源,培养高素质人才
9、20世纪50一一7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除了自身的因素外,其经济的发展还得益于(  )
A、美国的大力扶持    B、正确的经济政策
C、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D、重视对教育的投入
10、一战结束后,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哪两个国家矛盾尤为突出( )
A、 美国 日本 B、 日本 法国 C、美国 中国 D、英国 德国
11、使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的事件是( )
A、苏德战争 B、德国进攻西欧国家 C、日本偷袭珍珠港 D、诺曼底登陆
二、材料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二战后,日本开始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1957年,日本提出政府提出《科学技术振兴教育方案》。1958年改革中小学课程。六十年代开始产学研相结合。……
材料二:二战后,日本大力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特别是购买技术专利权。……1981年日本政府提出“技术立国”的口号。
材料三:1970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42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日本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均为6%左右。
请回答:
(1)材料一、 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三表明,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的经济状况怎样?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 ——摘编自陈冰《作坊里的日本》(2003年第21期《读者》)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高的。1953―1979年日本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 10.9%,同期联邦德国为5.7%,法国为4.2%,美 国为4%,英国为2.5%……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从第7位跃升到第 2位,仅次于美国。 ——选自人民网请回答:(1)材料一中日本的“第一个老师”是谁?日本先后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了哪两次大规模的战争?结果如何?
(2)对于这两次战争的结果,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中造成“二战以后,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觉得日本的“第一个老师”应向“学生”学习借鉴些什么?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外交部亚洲司负责人今天奉命约见日本驻华使馆公使,再次要求日本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纠正日本右翼历史教科书中的严重错误,并就此递交了备忘录。 该负责人说,中国史学界在这本右翼教科书通过后就开始对其进行认真研究,日前已进一步认定其存在了一系列谬误……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
材料2: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17日就中国要求修改历史教科书问题对记者声称,历史教科书不能修改。……
                  ——新华社东京5月17日晚报专电
请回答:
(1)据以上材料,请结合课内外有关史实,说明日本右翼历史教科书确实“存在了一系列谬误”。(列出两点史实即可)
(2)日本政府拒不修改右翼历史教科书的企图是什么?对此问题,你应有怎样的认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