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学期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声声慢》课件(2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语文下学期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声声慢》课件(28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30 16:1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声声慢
——李清照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知否知否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一)知人论世
(二)情感朗读
(三)整体感知
(四)把握意象
(五)熟悉手法
(六)感受风格
诗词感悟方法
仔细品读文本,完成教学目标
一|走进文本
1127年,靖康之乱,北宋灭亡,她被迫举家南下,1129年,丈夫赵明诚病故,清照时年46岁,接着金兵入侵,她孤身一人流亡,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丢失过半。她亡国继以亡家,晚年无儿无女,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知人论世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情感朗读
思考:全词词眼是哪个字?
整体感知

词人是如何抒发愁情的?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意象)
淡酒
秋风
秋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把握意象
寻找诗歌中表达愁情的意象?
为何说是“淡酒”?
思考:酒这一意象在诗词中可以抒发怎样情感?
三杯两盏淡酒,


把握意象

怎敌他、晚来风急?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丕《燕歌行》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把握意象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
把握意象
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把握意象
以声衬情、以动衬静

丧夫之痛?
孀居之悲?
颠沛之苦??
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
总结情感
诗言志而绮靡
——陆机《文赋》
二|语言品读
深入思考
本词除了意象之外,还有哪些地方展现词人的无限愁情?
诗歌除了意象表达愁情之外,句式上还有哪些特别之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叠词使用
缓慢、迷茫
一字一顿
字字泣血
(1)形式上:运用叠词,增强音韵美
(2)结构上:奠定了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具有韵律感和音乐美。
(3)内容上:巧用叠词,形象地写出了寻觅无着、四顾茫然的女词人形象及其当时孤单凄凉无助的心境。
轻读、降调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荷塘月色》
1.可使所描绘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 ;
2.具有音律美,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 高》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欧阳修《蝶恋花》
拓展
动作描写
思考:除了意象托愁,还有一个典型的动作展示“愁”。是什么呢?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一个人,独自守着窗儿发呆,从早晨,到晚上,到黎明。她无事可做,她的灵魂找不到寄托,她已经失魂落魄。
总结情感
此词是词人在经历了丧夫之痛、亡国之恨、孀居之苦后“欲说还休”的愁,是一种国破家亡、孤独之病的身世之愁。正如她的词作《武陵春》中所写: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是南渡后李清照流露的家国浓愁
全面分析诗词中的景情关系
三|手法分析
情、景是诗歌内容的两个要素,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发生渗透,从而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情景交融”。
景情关系
1、抒情方式:情景交融、触景生情;
2、景物特点与情感色彩的角度:正衬与反衬;
3、诗歌的结构关系:先情后景、先景后情、以景结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照
四|对比阅读
如梦令
一剪梅
声声慢
闺中
婚后
南渡后
对比阅读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海棠花经历一夜风吹雨打后呈现出凋零的状态,海棠虽好,但风雨无情,含有不尽的惜花之意。同时也是对春光流逝、年华易逝的伤感。
“红藕香残”,荷花凋谢,暗含时节变化,年华流逝,荷花空自飘零,暗含无人欣赏,青春空度,不能与丈夫共享青春而伤怀。
如梦令
一剪梅
声声慢
黄花满地零落憔悴,是因为无心采摘打理。也无人摘给自己,任由它飘零,多像晚年词人孤独飘零的晚景!(孀居之苦)
闺中
婚后
南渡后
对比阅读
淡淡轻愁
相思闲愁
家国浓愁
谢谢大家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