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手指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手指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6 11:4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五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八单元22手指
教学目标 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并能领悟其中的道理。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理解五根手指的特点及作者为了表现这些特点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难点分析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从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课前游戏:猜谜语。
2、多媒体出示手的艺术供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学们的说法各一,我们今天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板书课题:22手指)
4、简介作者丰子恺。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后分别具体写( ),最后总结写( )。
三、自学感悟,读文明理。
1、自读课文,组内合作交流,小组一起边读边想,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完成表格填空)
2、全班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看到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和学习的成长迹。
四、品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
1、拿笔的时候,全靠它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毒物、烈物,他接触得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这句话是对食指的描写,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食指的作用及他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
2、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中指所处的独特位置,受到无名指和食指的保护,所以才有“曲线优美”的姿态,“养尊处优”的性格。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中指美的姿态和高傲的特点。
3、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作者运用设问的句式,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这兰花状的姿态是优美的,而无名指和小指则是最优美的。
4、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这句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的全体,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达的主旨。可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请你仿写一句话,运用以上的至少一种手法
2、感受团结就是力量,让学生说说有关团结的名言警句。(多媒体相机出示)
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雷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
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邓中夏
3请你仿写一句话,运用以上的至少一种手法、链接小诗:《手》,学生多种形式读背。
设计意图:利用课内的时间补充《手》的阅读,渗透“比较阅读”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激发了学生感受。
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五个手指的不同特点,再一次领略了丰子恺幽默传神的语言风格。现实生活中到处充满着美,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平凡的小事、普通的事物常常会让我们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