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5-02 11:5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八校联考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学号和姓名;座位号写在指定位置;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u 64  Zn 65 Ba 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CO2 B.Na2SO4 C. CaO D. NO
2. 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NaOH B. CH3COOH C.Cl2 D. SO2
3.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4123690434975 A. B. C. D.
4.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NaHCO3Na2CO3+CO2↑+H2O
B.2Al+3CuSO4===Al2(SO4)3+3Cu
C.Cl2+2NaOH===NaCl+NaClO+H2O
D.4HNO34NO2+O2↑+2H2O
5. 下列关于反应速率、反应限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任何可逆反应的进程都有一定限度
B. 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可逆反应达到的最大限度
D. 化学反应的限度不会因为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6.下列反应既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15551151682757.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氯化氢的电子式:
B.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C.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为
D.Cl﹣结构示意图:
8. 下列物质所含化学键中只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A.NaCl B.H2 C. H2O D.KOH
9.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反应过程的绿色化,即要求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过程不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乙烯合成聚乙烯:nCH2CH2
B.甲烷与氯气反应制氯仿:CH4+3Cl2CHCl3+3HCl
C.烯烃与水煤气发生的羰基合成反应:RCHCH2+CO+H2RCH2CH2CHO
D.甲烷、CO合成乙酸乙酯:2CH4+2COCH3COOCH2CH3
10.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PH计测得某地区雨水水样PH为5.6,显酸性,由此可知当地所下雨水为酸雨
B.碳化硅俗称金刚砂,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可用于制造耐高温、抗氧化的新型陶瓷
C.鲲鹏920芯片是华为自主研发,全球第一款7nm的数据中心处理器,其核心成分是晶体硅
D.石膏可用来调节水泥的硬化速度
11.反应3A(g)+B(g)2C(g)+2D(g)在四中不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
中最快的是
A.v(A)=0.3 mol/(L·s) B.v(B)=12 mol/(L·min)
C.v(C)=0.15 mol/(L·s) D.v(D)=15 mol/(L·min)
12. 锌—空气电池(原理如图所示)适宜用作城市电动车的动力电源。已知该电池放电时Zn转化为ZnO。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电池放电时,OH-向石墨电极移动
B. 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Zn+H2O-2e-=ZnO+2H+
C. 电池工作时,电子从Zn电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石墨电极
D. 氧气在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将氨水滴入到FeCl3溶液中:Fe3++3OH-===Fe(OH)3↓
B. 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6H+===2Fe3++3H2O
C.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2NO3-===3Cu2++2NO2↑+4H2O
D. 钠与水反应:Na+H2O===Na++OH-+H2↑
14. 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alse,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实验
反应温度false
false溶液
稀fals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A
25
5
0.2
5
0.2
10
B
25
5
0.1
5
0.1
10
C
35
5
0.1
10
0.1
5
D
35
5
0.2
5
0.2
10
A. A B. B C. C D. D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902201276352014220128905
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

B.乙炔是乙烯的同系物
C.188O表示中子数为10的氧元素的一种核素
D.氧气和臭氧互为同素异形体,两者之间不能相互转化
16.粗盐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先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再将滤液倒入蒸发皿
B.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当加热至蒸发皿中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D.蒸发完成时,用坩埚钳把蒸发皿移至石棉网上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苯是具有单双键交替结构的不饱和烃
B.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75%的乙醇溶液做消毒剂
C.一个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氢能等都是人们比较关注的新能源
18.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false
B.false
C.false
D.S(s)falseSO3(g)falseH2SO4(aq)
19.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Y元素的焰色为黄色,Z2+与Ne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位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false
B. 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比W的稳定
C. 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Y的强
D. X与W形成的化合物WX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烷中混有的乙烯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
B.烷烃在较高温度下会发生分解
C.聚乙烯塑料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
D.1mol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产生1molH2
2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mol Fe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B. 1 L 0.1 mol·L-1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NA
C. 标准状况下,22.4 L的CHCl3中含有的CHCl3分子数为NA
D. 常温常压下,18 g H2O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硝酸酸化,再加入少量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含有SO42-
B.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时,需预先用蒸馏水湿润pH试纸
C.实验室中盛装NaOH 溶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
D.某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未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不含NH4+
23.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制取少量氮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③中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由黑变红
B.②中盛放的固体可是碱石灰
C.实验开始时先点燃③中的酒精灯,再点燃①中的酒精灯
D.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从水槽中拿出,再熄灭①③中的酒精灯
24.将5.8克甲烷与乙烯的混合气通入盛有溴水(足量)的洗气瓶, 反应后测得溴水增重4.2克, 则混合气中甲烷和乙烯的体积比为
A.2∶3 B.3∶2 C.1∶2 D.2∶1
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
SO42-,现取三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 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63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剩余沉淀质量为4.66 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A.Cl-不一定存在 B.该混合物可能是K2SO4和(NH4)2CO3
C.K+一定存在,且浓度至少为0.2mol/L D.Ba2+、Mg2+一定不存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6分)(1) ①写出氮气的结构式 ;
②写出医疗用内服药剂“钡餐”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 ;
(2)写出醋酸与少量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7.(6分)电能是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1)Cu电极为原电池的 极(填“正”或“负”),电极反应式是 。
(2)Zn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属于 (填“氧化”或“还原”) 反应,当有13克Zn溶解时,导线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 。
28.(8分)已知有机物A、B、C、D、E、F有以下转化关系.A具有催熟作用,其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生产水平的标志;D是生活中某种常见调味品的主要成分;E是不溶于水且具有香味的无色液体;F是高分子聚合物,常用于制食品包装袋.结合如图关系回答问题:306578014605
(1)写出B的官能团名称: 。
(2)F的链节为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为 ;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为 。
29.(10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进行铜跟浓硫酸反应等一系列实验。
(1)甲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该反应中若有6.4 g Cu参加反应,则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 mol。
(2)在装置乙的试管口放有一团浸有碱液的棉花,若棉花中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请写出棉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已知甲中生成的还原产物具有较强还原性,试书写其与盐酸酸化的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欲观察甲装置中生成CuSO4溶液的蓝色,应进行的操作是 。
30.(8分)某温度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A、B、C(均为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54940113030
(1)由图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填字母)。
A.恒压时充入He B.恒容时充入He C.恒容时充入A
D.及时分离出C E.升高温度 F.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消耗n mol C B.容器内,3种气体A、B、C共存
C.C的消耗速率等于A的消耗速率105308402983865 D.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E.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4)反应从开始至2min,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A)为 。
31.(12分)某学生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进行以下实验。
(1)向100mL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粉,标准状况下测得数据累计值如下: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
50
120
230
290
310
①在0~1、1~2、2~3、3~4、4~5min各时间段中:
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 min,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
反应速率最小的时间段是 min,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
②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可以在稀硫酸中加入 (填序号)。
a.Na2CO3溶液 b.NaOH溶液 c.KNO3溶液 d.蒸馏水
563880165100(2)进行以下对比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I:
991489026465530各2滴1mol/L
FeCl3溶液
2mL5%
H2O2溶液
试管中均有适
量气泡出现时
40℃热水
5℃冷水
现象:产生气泡量增多
现象:不再产生气泡
各2滴1mol/L
FeCl3溶液
2mL5%
H2O2溶液
试管中均有适
量气泡出现时
40℃热水
5℃冷水
现象:产生气泡量增多
现象:不再产生气泡
实验II: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5mL5%H2O2溶液和5mL10%H2O2溶液,均未观察到有明显的气泡产生。
①双氧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实验I的目的是 。
③实验II未观察到预期现象,为了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八校联考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D
C
A
D
B
D
C
B
A
B
D
B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C
A
A
C
B
B
D
C
C
A
B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6分)N三N(2分);BaSO4(2分);2CH3COOH+CO32-=2CH3COO-+CO2↑+H2O(2分)
27.(6分)(1) 正(1分); 2H++2e-=H2↑ (2分) ; (2)氧化(1分); 0.4NA(2分)
28.(8分)(1)羟基(1分) (2)-CH2-CH2-(1分)
(3)2CH3CH2OH+O22CH3CHO+2H2O(2分)连接符号不扣分; 氧化反应(1分) 写氧化或催化氧化不得分
(4)CH3COOH +CH3CH2OH false CH3COOCH2CH3+H2O(2分)连接符号不扣分; 酯化反应(取代反应)(1分)写取代或酯化不得分
29.(10分)(1) Cu+2H2SO4(浓)CuSO4+SO2↑+2H2O(2分)产物对得1分,条件及配平共1分; 0.1(2分)
(2)2OH-+SO2===SO32-+H2O(2分) 2Fe3++SO2+2H2O= 2Fe2++SO42-+4H+(2分)
(3)将反应后的液体慢慢注入水中,边加边搅拌,而后观察颜色(2分)答出酸入水即给分
13550903111530.(8分)(1) 2A+B 2C(2分,未用可逆符号扣1分) (2)CEF (2分,全对2分,不全1分) (3) CDE (2分,全对2分,不全1分) (4) 0.5mol/(L.min)(2分,单位未写或写错扣1分)
31. (12分)
(1)①2-3(1分)该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而加快反应速率,此时温度的影响起主要因素(1分)
4-5(1分)该反应消耗H+使H+浓度减小而减慢反应速率,此时H+浓度的影响起主要因素(1分);
②d(2分)
113982584455(2)①2H2O2 2H2O+O2(2分)(条件不扣分)
②其他条件相同时,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2分)
③将两只试管同时放入盛有相同温度热水的烧杯中,或向两只试管中同时滴入2滴1mol/L的FeCl3溶液,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2分)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