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
2.能够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
2.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乘法结合律的推导。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自主探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根据图意提出了两个数学问题,并解决了第一个问题,这节课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出示例二)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小黑板出示例2
1.指名读题
2.出示自学提纲
(1)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2)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3)找出各种解答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指导。
4.自学交流
师:同学们解答的怎么样了,请把你的解答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互动交流,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描述方法,小组内互相补充,初步形成小组意见)
5.组织全班交流
(1)教师组织小组代表汇报,重点是自己的解题思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怎样。同时学生板书。
方法一:先求一共种多少棵树,再求一共浇多少桶水。
(25×5)×2? = 125×2 = 250(桶)
方法二:先求一个小组浇多少桶水,再求25个小组共浇多少桶水。
25×(5×2) = 25×10 = 250(桶)
(2)比较上面两个算式,想一想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由两种算法的结果相同,可以看出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怎样表示?(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25×5)×2=25×(5×2)
(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个算式的关系?(可多指出几名学生回答,初步感知乘法结合律。)
6.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师:从上面两个算式我们可以看出,三个数相乘,总是先算前面的两个,所得的积再与第三个数相乘,现在我们先算后两个数相乘,所得积再与第一个数相乘,而它们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我们发现的这个问题是不是乘法中的一个规律呢?咱们来共同验证一下好吗?看一看这个规律对其他的算式是不是也适用呢?请同学们列举一些这样的算式,看看它们的结果是不是相等。
① 学生独立列式验证。
② 指几名学生展示自己的验证结果。(相机板书三个算式)
③ 小结:从刚才大家列举的算式来看,每一组的计算结果都是相同的。两个算式结果相同,我们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接在一起。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谁来说一说我们发现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规律呢?(小组交流)
(1)指名汇报
(2)板书课题:乘法结合律
(3)出示小黑板:乘法结合律定义,学生齐读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他们的积不变。)
7.根据前面学过的运算定律写出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的方法(一名学生板书)
8.引导学生观察四种运算定律,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
9.前面我们学习了加法运算定律,使计算更加简便,那么学习了乘法运算定律是否也能帮助我们进行简便运算呢?(小黑板出示)
37×25×4 25×37×4
(1)学生试做并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简便在哪?
(2)师小结:学习运算定律可以提高我们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可见它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看看同学们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三、尝试练习,内化提高
1.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8×2=2×( ) 125×7×8=( )×( )×7
(40×15)×( )=40×﹛( )×6﹜ 25×﹛4×( )﹜=﹛( )×4﹜×13
2.判断并说明理由
(1)45×8×5 32×25
=45×(8+5 ) =8×(4×25)
=45 ×13 =8×100
=585( ) =800( )
(2)(36×25)×4=36×(25×4)应用了结合律。( )
(3)35×12=35×2×6 ( )
(4)125×27×8=(125×8)×27只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
3.在○里填><或=
3×15×6○3×(15×6) 202×10×99○202×14×99
0×15×7○0×15+7 125×6○16×125
(72×25)×4○72×(25×4) 5×(18×2)○18×(5×2)
4.选择
(1)53×25×4=53×(25×4)这里应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加法结合律
(2)25×5×2×125×4×8最简便的算法是( )
A.(25×4)×(5×8)×(125×2) B.(25×8)×(5×2) ×125×4
C.(25×4)×(5×2)×(125×8)
(3)下面各式中,( )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A.45×38=38×45 B.(8+56)×3=8+56×3
C.25×7×4=25×4×7 D.28×4×25=28×(4×25)
5.用合适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5×17×4??? ?13×17×19? 125×16
6.生活中的数学
商店运来5箱矿泉水,每箱24瓶,每瓶售价2元,这些矿泉水共卖多少元?
7.思维训练
四年级同学120人排成4路纵队,也就是4个人一排,排成了许多排,现在知道每相邻两排之间相隔1米,这支队伍长多少米?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完善板书)
2.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观察与思考,自己发现并总结出了乘法结合律,又根据乘法结合律对许多题目进行了简算。今后同学们做题时,要仔细观察题目特点,更准确更巧妙地把题目计算出来。
【板书设计】
(25×5)×2??????? 25×(5×2)
?= 125×2?????????? = 25×10
= 250(桶)??????? = 250(桶)
(a × b)×c? =? a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