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乘法结合律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乘法结合律 北师大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30 20:4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经历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2.能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运算,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数感。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学习重点:理解乘法结合律。
学习难点: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内容:
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结合律》。
一、观察下面的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4)×3
2×(4×3)
=8×3
=2×12
=24
=24
对比这两个算式,我们不难发现,它们的因数相同,前面的算式是先计算前两个数的乘积,后面的算式是先计算后两个因数的乘积,结果相等,也就是说(2×4)×3
=2×(4×3)。
你能照样子再写一组吗?
(7×4)×25
7×(4×25)
=28×25
=7×100
(7×4)×25=7×(4×25)
=700
=700
由(7×4)×25
变换成7×(4×25),达到一个简算的目的。
下面让我们利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解释一下
课件出示积木,(2×4)×3
表示什么意思?2×(4×3)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2×4)×3中,表示一层的正方体块数是2×4,再乘以3得出积木的总块数;2×(4×3)中,表示一列的积木数量是4×3,2乘一列的数量就得出积木的总块数。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得出的都是积木的总块数。
课件出示图片,(2×24)×6和2×(24×6)各表示什么意思?
(2×24)×6中,2×24表示两箱饮料有多少瓶,再乘以6得出买两箱饮料需要的总钱数;2×(24×6)中,24×6表示买一箱饮料需要的钱数,用2乘以一箱饮料的钱数得出买两箱饮料需要的总钱数。两种解题方法都是求出饮料的总钱数。
如果用,,代表三个数,你能写出上面发现的规律吗?
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乘法结合律。
巩固练习
小结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根据教材编写意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进行乘法结合律的发现与探索活动。这次的数学活动基本完成了预设的学习目标。上完这一课我收获以下几点:
1、充分挖掘教材进行再设计,多角度观察与多种算法,这一环节设计安排得较好,做到充分利用教材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估计意识。
2、两次的验证活动安排设计得较好,第一次借直观图形进行验证,第二次在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第一次的发现是否适合其他算式呢,引导学生扩大验证的范围,用抽象的算式举例验证,为发现、概括乘法结合律奠定基础。
3、及时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掌握探索的基本步骤。
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初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乘法结合律比较困难,会出现表达不够严谨的现象,此时,我引导得不够巧妙,有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的意图。另外,在归纳总结探索步骤时,学生归纳得较为迟钝,是否前面的探索经历对学生而言不够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