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金卷地理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金卷地理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4-30 18:2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23950339725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期中试卷】
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金卷
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我国天山南坡和北坡人口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山北坡的人口分布占比最多的地带是
A.0—500米 B.500—1000米
C.1000—1500米 D.1500—2000米
2.该山地南坡1000~1500米地带人口分布较多,主要原因是
A.水资源多 B.气温适宜 C.地形平坦 D.土壤肥沃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下图分别示意流域人口密度、人口数量与高程分布和流域居民点分布比例与坡向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
A.0~400米人口密度随高程增大迅速增加
B.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范围
C.2000米左右人口密度最大
D.5000米以上仍然有大量人口分布
4.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居民点分布与坡向的关系是
A.与村相比,乡镇选址更趋向降水较少的坡向
B.坡向对居民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采光上
C.居民点在坡向的选择上与山体走向无关
D.乡镇级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少的是正北方向
通勤指从居住地往返工作地的交通行为,是连接生活与工作的纽带。读2017年国内GDP排名前10名城市通勤平均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成都
苏州
广州
深圳
杭州
武汉
GDP排名
2
1
5
6
8
7
4
3
10
9
通勤距离
(千米)
13.2
12.4
12.2
9.9
9.3
9.0
8.8
8.7
8.4
8.2
通勤时间
(分钟)
56
54
54
48
46
45
45
44
44
43
注:通勤数据为平均数,通勤项目统计仅包含同城通勤数据。
5.通勤数据表明
A.经济越发达,通勤距离越长
B.通勤时间增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C.轨道交通为远距离通勤提供了便利
D.我国大城市“职住分离”现象不明显
6.下列关于表中城市通勤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地形影响,重庆通勤距离短于上海
B.武汉各类交通方式最发达,通勤时间最短
C.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减少了通勤距离
D.新区产城融合不充分,加剧了通勤负担
深圳是20世纪70年代后兴起的年轻城市。目前,深圳不断放宽落户门槛——实施普通高校毕业生引进和落户“秒批”等政策,2018年末常住人口达到1302.6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54.70万人。下表为2015—2018年深圳人口增长量年末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深圳常住人口中
A.户籍人口数量大于非户籍人口数量 B.非户籍人口增量逐年增长
C.近几年户籍人口数量增速较大 D.2017年末户籍人口不足430万
8.深圳实施“秒批”政策有利于
A.缓解严重的老龄化程度 B.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C.减轻交通、住房等压力 D.减少非户籍人口数量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湘西民居吊脚楼是中国建筑艺术瑰宝。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湘西多采用吊脚楼的建筑形式,主要原因是
A.远离地面,防寒保暖 B.制造空间,利于采光
C.依河而建,便于运输 D.地形崎岖,开挖地基不易
10.湘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以辣著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当地多雨潮湿,食辣可祛风湿 B.当地高温,重油重辣便于保存
C.当地水土缺盐,以辣代盐 D.当地原产且盛产辣椒,原料丰富
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近年来,这些城市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地区蔬菜种植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热量不足 B.水分缺乏 C.光照不足 D.冻土发育
12.该地区利用温室种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成本低 B.生产技术先进
C.种植历史悠久 D.能源供应充足
城市人口密度是指生活在城市范围内的单位面积人口数。下图为某城市在四个不同阶段的人口密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影响图中人口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通达度 B.经济因素 C.环境因素 D.政策因素
14.根据城市化发展过程,图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阶段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5.甲阶段中距市中心10km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主要功能区是
A.商业区 B.行政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下图为我国部分年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折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时段中,我国城镇化率增长最快的是
A.1959~1969年 B.1969~1979年
C.1979~1989年 D.1999~2009年
17.1949~1959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人口增长快
B.经济发展水平高,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C.国民经济恢复,出现一批新兴工矿业城市
D.农村机械化程度高,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18.1949~1959年间,我国许多城市
A.中心区的工业企业纷纷外迁 B.高级住宅区涌现
C.汽车普及,交通拥堵 D.各类功能用地在中心区自然集中
下图示意我国中部平原地区某村庄的土地利用情况。该村将不同位置的农用地按人口进行均分,图中①②③④分别示意某农户分到的地块。该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随着农民进城落户,该村农用地逐步向种田专业户集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该农户在②地块种植蔬菜,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土壤肥沃程度 B.地形起伏大小
C.与村庄距离远近 D.政策影响
20.农用地向种田专业户集中后,该村
A.劳动力投入加大 B.农用地面积减少
C.农产品种类多样化 D.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
2019年12月16日6时58分,C6401次动车从成都东站准时发出,目的地贵阳北。至此,成贵高铁全线开通运营。线路全长648公里,起伏大,设计采用“以桥代路”“以隧代路”的方式,全线桥隧比达到81.5%,被喻为“云上高成都市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成贵高铁多处路段未采用直线通达,而是走了“弯路”,主要目的是
A.展示我国修建高铁的技术,扩大市场
B.连接更多的市、县,让更广泛的地区受益
C.降低坡度,减小工程修建难度
D.延长线路,增加货运量
22.成贵高铁被喻为“云上高铁”,是因为其
A.总线路长 B.海拔高 C.以桥代路路段长 D.以隧代路路段长
山东省是我国海洋大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经济区。下图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我国在山东半岛所临海域维护的海洋权益主要有
①内水权益 ②领海权益 ③毗连区权益 ④专属经济区权益 ⑤公海权益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24.甲、乙两处海岸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搭配正确的是
A.甲-淤泥质海岸滩涂养殖业 B.甲-基岩海岸建港口
C.乙-淤泥质海岸旅游业 D.乙-基岩海岸开辟盐田
25.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过程中需防御的主要海洋灾害是
A.海水入侵 B.海啸 C.风暴潮 D.赤潮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4小题,共50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相关部门对云南省西部山区桌自然村进行了农业普查,下图是该村地形剖面图,下表是该村不同海拔土地利用结构(%)。该村面积约1.5平方千米,2018年户籍人口362人,常住人口286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稻生产的熟制逐步发生改变,大部分由一年两熟改为一年一热,海拔1000米附近稻田一直保持一年两熟,成为该村的基本农田。

海拔〈米)
700以下
700-900
900-1100
1100以上
稻田
86
91
51
0
住宅
0
0
9
0
菜园
0
o
22
0
其它
14
g
18
100
(1)与户籍人口相比,简述该村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特点。
(2)表中,该村“其它”土地包括多种利用类型,请列举其中3种主要类型。
(3)说明海拔1000米附近稻田成为该村基本农田的有利条件。
(4)分析该村水稻熟制改变的积极意义。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毛竹,多年生禾本植物,喜温湿,怕渍水,适合生长在酸性土壤的地方。“中国竹乡”--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见下图),境内翠竹绵延,层峦叠嶂,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20世纪80年代,安吉县为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引进和发展竹子加工等产业,如竹凉席加工、竹地板制造、造纸业等。其中竹凉席加工最为突出,经过多道复杂工序做出来的精美竹凉席成为当时国内外畅销品。到了90年代末,安吉人意识到:绿水青山才是安吉最大的优势。积极践行“两山”理念,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1)指出安吉县种植毛竹有利的自然条件。
(2)20世纪80年代,安吉县不断延长竹子产业链,分析竹产业发展对当地环境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
(3)近年来,安吉的竹凉席市场受到很大冲击,分析其主要原因。
(4)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指出安吉县竹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芒果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芒果树喜温暖,不耐寒霜,耐旱能力强,但不耐涝。芒果生长的有效温度为18~35℃,在-3℃时果树会被严重冻伤或冻死。一般认为,北回归线是芒果栽培的北缘。攀枝花市气候独特,降水较少,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纬度最高、海拔最高、成熟期最晚、品质最优的大规模芒果生产基地。攀校花芒果主要种植在海拔1400米左右的河谷坡地,一般比国内其他芒果产区晚熟1~2个月,9~11月才上市。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下图为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和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芒果品质优的原因。
(2)以芒果种植业为基础,指出攀枝花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20世纪70年代末,广东顺德(位置见左图)开始兴起制作家具的小型作坊。改革开放以后,家具产业在顺德逐渐集聚,从家具原材料、家具产品、家具木工机械、家具连接件和配件、家具涂料的生产和销售,到家具会展等,一应俱全,右图示意顺德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顺德形成了我国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家具出口基地。截至201年年底,顺德家具约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0%。

(1)分析顺德家具产业兴起的区位因素。
(2)指出顺德家具产业高度集聚的优势。
(3)说明顺德家具形成分工明确的专业镇的优点。

地 理 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答案】
1.B
2.A
【解析】
1.根据图中人口的分布判断:北坡的低海拔地带人口占比多,特别是500—1000米的地带占比最大,超过40%,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天山南坡为背风坡,全年降水稀少,山脚主要是荒漠和荒漠草原,1000~1500米地带植被主要为山地草原,草类丰富,水资源多,适合放牧,A正确。由于海拔高,冬季气温低,B错误。山地地形不平坦,C错误。山地土壤贫瘠,D错误,故选A。
【答案】
3.B
4.B
【解析】
3.读图可知,0~400米人口密度随高程增大迅速减小,A错;人口密度和人口数量在500m米以下的海拔范围数值大,表明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范围,B正确;2000米左右人口密度相对较大,但人口密度最大的在500米以下的海拔范围,C错;5000米以上人口数量趋近于0,人口分布较少,D错。故选B。
4.读图可知,与村相比,乡镇选址更趋向于偏南坡向,该流域偏南坡向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所以与村相比,乡镇选址更趋向于降水较多的坡向,A错;总体而言,无论村级还是乡镇级居民点,居民点多选择在山体的偏南坡向,该流域山体偏南坡向多为阳坡,采光条件更好,B正确;山体走向不同,导致不同坡向的采光和降水条件不同,居民点在坡向的选择上与山体走向关系较大,C错;读图可知,乡镇级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少的是西北方向,D错。故选B。
【答案】
5.C
6.D
【解析】
5.结合表中数据分析,上海GDP排名第一,但通勤距离小于北京、深圳、广州GDP排名均位于天津前列,但通勤距离小于天津,因此A错误;通勤时间增长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B错误;地铁等轨道交通为远距离通勤提供了便利,C正确;通勤数据统计说明我国大城市“职住分离”现象明显,D错误。故选C。
6.结合表中数据分析,重庆地形起伏大,只考虑地形影响,重庆通勤应该比上海长,而实际通勤距离重庆略短于上海,A错误;与上海、北京等城市相比,武汉各类交通方式并不是最发达,B错误;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会使通勤距离增加,C错误;新区产城融合不充分,生产生活相分离,潮汐交通问题严重,会导致产业新区与城市主城区之间在上下班时段交通拥堵问题十分严重,加剧通勤负担,D正确。故选D。
【答案】
7.C
8.B
【解析】
7.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深圳非户籍人口数量(常住人口数量-户籍人口数量)远大于户籍人口数量,A错;由表可知,非户籍人口增量并非逐年增长,B错;总人口中非户籍人口数量远大于户籍人口数量,说明以前非户籍人口数量增速较大,近几年户籍人口增量大于非户籍人口增量,说明近几年户籍人口数量增速较大,C对;2018年末户籍人口454.70万人,增加了19.98万人,两者一减即2017年末的户籍人口约为434.72万人,D错。
8.根据材料可知,深圳实施“秒批”政策主要是为了吸引高学历人才(普通高校毕业生),这有利于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B对。
【答案】
9.D
10.A
【解析】
考查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9.湘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崎岖,开挖地基不易,多采用吊脚楼的建筑形式,D正确;该地区气候湿热,远离地面主要是为了通风防潮,不需要防寒保暖,A错误;采光与建筑物朝向有关系,与吊脚楼的建筑形式关系不大,B错误;吊脚楼一般借用地形依山临水而建,利用地势高差随坡就坎,顺势而建,C错误。故选D。
10.湘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当地多雨潮湿,食辣可袪风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答案】
11.A
12.D
【解析】
11.从图上可看出,该地区纬度高,太阳辐射量小,气温低,热量不足,容易出现低温冻害,蔬菜种植难度大,发展蔬菜种植的限制性因素为热量不足,A正确。由材料可知该地区引入荷兰的大棚技术,目的是改善热量不足,BCD错误。故选A。
12.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该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能提供大量的能源资源,D正确。这些城市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而不是本地的优势,B错误。历史不悠久,C错误。俄罗斯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A错误。故选D。
【答案】
13.B
14.A
15.C
【解析】
13.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中心地区地租上升,促使部分产业和人口向外围转移,因此市中心人口密度减小,距离市中心相对较远的地区人口密度增大,所以引起图中人口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B正确;交通通达度、环境以及政策等均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CD错误。故选B。
14.读图可知,相比而言,在甲阶段,该城市总体人口密度较大(注意细节:在距离市中心约4~25㎞,甲阶段人口密度大于其他阶段),所以该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故选A。
15.读图可知,在甲阶段,距离市中心10㎞处附近人口密度较大,最可能为住宅区,C正确;商业区多分布在市中心,A错;相比于住宅区而言,行政区和工业区人口密度较小(且工业区多分布在城市外缘),BD错。故选C。
【答案】
16.D
17.C
18.D
【解析】
16.读图可知,1999~2009年,图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折线坡度最大,表明城镇化率增长最快,故选D。
17.1949~1959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国民经济逐步复苏,出现了一批新兴工矿业城市,从而促使一部分人口迁入工矿业城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长较快,C正确;人口出生率高,人口增长快不能解释为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长较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长较快是表明常住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长较快),A错;该时期虽国民经济逐步恢复,但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很高,同时,受政策因素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并未大量向城市迁移,B错;该时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机械化程度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不多,D错。故选C。
18.1949~1959年,我国许多城市处于城市化的初期起步阶段,各类功能区在中心区自然集中,工业企业并没有纷纷外迁,A错,D正确;该时期国民经济处于复苏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低,高级住宅区少,汽车普及率低,BC错。故选D。
【答案】
19.C
20.D
【解析】
19.读图可知,②距离宅基地最近,而蔬菜种植劳动投入较多,在②地块种植蔬菜便于日常管理,C正确;该地区土壤肥力、地形起伏等差异不大,AB错;材料中并无信息表明在②地块种植蔬菜是受政策因素的影响,D错。故选C。
20.农用地向种田专业户集中,土地连片,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生产,从而降低劳动力投入;一般而言,机械化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农产品种类趋于单一,AC错,D正确;农用地向种田专业户集中,土地经营者发生变化,但农用地面积并未减少,B错。故选D。
【答案】
21.B
22.C
【解析】
21.高铁线路不采取直线通达的线路,除了受地形制约外,还会考虑经过更多城市,连接更多的市、县,让更广泛的地区受益,避免与原有铁路重复等,B正确;未采取直线通达,并不是为了展示我国修建高铁的技术,A错误。高铁线路降低坡度主要是通过隧道、桥梁来实现,但会增加工程修建难度,C错误。高铁以客运为主,不是为了增加货运量,D错误。故选B。
22.线路起伏大,线路设计采用“以桥代路”“以隧代路”的方式,全线桥隧比达到81.5%,全线桥梁多,线路起伏大,才被称为“云上高铁”,C正确。与线路长没有关系;据图分析“云上高铁”主要是桥下可以远望看到云,和海拔高关系不大;隧道多是在地下,不能称为“云上高铁”,ABD错误。故选C。
【答案】
23.D
24.B
25.C
【解析】
23.我国在山东半岛所临海域拥有的海洋权益主要有内海权益,领海权益,毗连区权益,专属经济区权益。①②③④正确,D正确。山东半岛所临海域不是公海,⑤错误。故选D。
24.乙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为淤泥质海岸,开发利用方向宜开辟盐田,发展滩涂养殖业。甲处无河流入海口,为基岩海岸。海域水体较深,开发利用方向是宜建港口,发展旅游业。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5.作为海洋灾害之首,风暴潮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山东蓝色半岛经济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中,需防御的主要海洋灾害是风暴潮,C正确。海水入侵影响较小,不是需主要防御的,A错误。海啸是海底地震引起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地震较少,B错误。赤潮是海洋污染问题,D错误。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
26.(14分)
【答案】
(1)少年儿童及老年人口比重高;青壮年人口比重小。
(2)林地(果园,茶园),水域(草地,荒地),交通用地(建筑用地,厂房,商店)。
(3)海拔高,昼夜温差大;位于阳坡,光照强(地形平坦,便于耕作);距离村庄较近,利于耕作和管理(耕作历史悠久,土壤肥沃)。
(4)减少劳动量,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矛盾;改善水稻生长期水热条件,提升稻米品质;减轻土地压力,改善土壤肥力。
【解析】
本题考查了人口迁移的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1)结合材料分析,该村位于云南西部山区,2018年户籍人口362人,常住人口286人,说明有大量劳动力人口外出务工。所以,该村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特点是少年儿童及老年人口比重高,青壮年人口比重小。
(2)该村位于云南山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包括林地,如果园,茶园等;包括水域,或草地,荒地等;包括交通用地,建筑用地,厂房,商店等用地类型。
(3)该村海拔1000米附近稻田一直保持一年两熟,成为该村的基本农田。农业生产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历史等方面考虑。结合材料分析,海拔1000米附近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该稻田位于阳坡,光照充足;根据剖面曲线形态可知,该海拔高度的坡度较小,说明地形平坦,便于耕作;根据横轴数值可知,该稻田距离村庄较近,利于耕作和管理;该地耕作历史悠久,土壤肥沃。
(4)结合材料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稻生产的熟制逐步发生改变,大部分由一年两熟改为一年一熟。该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熟制减少有利于减少劳动量,对劳动力需求减少,能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矛盾;能够选择最佳生产时段,改善水稻生长期水热条件,提升稻米品质;有利于减轻土地压力,改善土壤肥力。
27.(14分)
【答案】
(1)吉安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水热条件好;吉安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排水性好,不易渍水,适宜种植竹子;低山丘陵地区土壤以酸性红壤为主,适合毛竹的生长。
(2)大规模毁林开荒种植毛竹,使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毛竹砍伐后的一段时间内,植被覆盖率下降,易造成水土流失;毛竹在加工(如造纸)过程中,易造成水污染等。
(3)竹凉席的替代产品逐渐增多;空调越来越普及;劳动力成本的上涨。
(4)推动竹加工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挖掘竹文化,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
【解析】
本题考查了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产生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1)安吉县种植毛竹有利的自然条件可以根据毛竹的生长习性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方面进行分析。气候方面,毛竹喜温湿,吉安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水热条件好;地形方面,毛竹怕渍水,安吉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排水条件好;毛竹适合酸性土壤,该地土壤以酸性红壤为主,适合毛竹生长。
(2)相对于天然植被,种植毛竹植被种类单一,生物多样性会减少;毛竹的生态功能比天然植被弱,特别是毛竹被砍伐后,易引发水土流失;利用毛竹造纸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3)竹凉席生产工序复杂,投入的劳动力数量多,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价格上升使其市场竞争力下降;随着空调的普及和竹凉席替代产品增多,也使得竹凉席的市场竞争力下降。
(4)“两山”理念的核心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保护好安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应当推动毛竹加工业技术创新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乡村旅游等。
28.(10分)
【答案】
(1)河谷地区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纬度较高,生长周期长,品质优良。
(2)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芒果加工业;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水果销售市场;促进以水果种植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解析】
本题考查攀枝花芒果品质优的原因及攀枝花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意在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本题考查攀枝花芒果品质优良的原因。攀校花芒果主要种植在海拔1400米左右的河谷坡地,该地气候独特,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此外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纬度较高,一般比国内其他芒果产区晚熟1~2个月,生长周期长,故品质优良。
(2)攀枝花市气候独特,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纬度最高、海拔最高、成熟期最晚、品质最优的大规模芒果生产基地。该地芒果品质优良,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以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芒果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应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水果销售市场;该地芒果品质优良,可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芒果加工业;发展以水果种植为基础的旅游业;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29.(12分)
【答案】
(1)制作家具(产业发展)的历史悠久(起步早);有充足的家具制作的熟练工人;对外开放较早(政策支持),有利于发展家具出口,较早拓展海外市场;水陆交通便利,有利于原料和产品运输;地处亚热带地区,木材资源丰富(原料充足);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有利于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减小原材料、半成品以及协作零部件的转运距离,降低生产及运输、管理成本,减少交易开支;有利于企业间信息交流,促进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和行业的竞争力;产生规模效应,提高产业知名度与影响力。
(3)促进专业化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避免恶性竞争,提高生产效率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产业集聚的意义等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1)本小题主要考查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主要从国家政策的支持、市场、交通、劳动力、原料、产业基础等方向分析。结合材料分析,顺德家具产业是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说明有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支持;该地靠近广深、港澳地区,位置优越,接近消费市场;该地靠近沿海,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众多且廉价,生产成本较低;制作家具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地处亚热带地区,木材资源丰富,原料充足;以上众多因素促使顺德家具产业兴起。
(2)本小题主要考查工业集聚的意义。家具产业高度集聚,有利于企业间人员信息交流,可以及时获得最新信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对于有生产联系的企业,产业集聚可以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可以共用利用政府已经建成的交通、电信网络等基础设施,从而各个企业可以节约生产建设成本;产生规模效应,提高产业知名度与影响力。
(3)结合材料分析,顺德形成分工明确的家具专业镇,各镇通过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专业化生产,同时避免恶性竞争,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不同的家具专业镇发展方向不同,相互分工协作,利于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