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
一、【教材分析】
歌曲《娃哈哈》是一首新疆民歌,它以小孩子的语言和富有新疆特色的节奏为我们描绘了祖国美丽的河山与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歌曲词义简单,节奏明快。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是目标:
通过学习,能自信、有表情地参与歌表演《娃哈哈》这首歌,并用铃鼓为其伴奏。
2.能力目标:
学生能用欢乐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学会用简单律动。
3.情感目标:
在活动中感受维吾尔族人民欢歌起舞的热闹情绪,体验与他人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用大胆、仔细地参与歌表演《娃哈哈》,并学会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边歌边舞。
四、【教学难点】
在参与歌表演活动中,与他人协作配合,愉快的进行表演。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钢琴、铃鼓、维族帽子、维族裙子、卡片等。
六、【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随音乐依次进入教室(播放《娃哈哈》)
(2)师生音乐问好(师边舞边唱)
2、导入新课
师:今天的魏老师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很漂亮,辫子长
师:其实今天魏老师穿的是一个具有代表性民族的服饰,接下来我会带来一段这个民族最有特色的舞蹈,请认真观看,聆听音乐。想一想,你从歌曲的情绪和老师的律动上可以看出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如果你马上有了答案,也请在结束之后举起你的小手。
生:新疆。
3、揭示主题
师:你们的观察真仔细,这是新疆维吾尔族的服饰与舞蹈。新疆古称西域,这里的民族特别多,其中,维吾尔族人数最多,他们个个多才多艺、能歌善舞。(边说边出示几张新疆地区的风貌)今天魏老师要给同学们带来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娃哈哈》(揭开主题,PPT出示标题)
4、节奏练习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遍吧。听的时候想一想歌曲中有哪些你印象深刻的旋律或歌词呢?请你静静的听,听完后静静的举手。
生:略
师:你们的耳朵真灵敏。歌曲的旋律、歌词是跟节奏密不可分的,现在请你听节奏,用你听到的节奏来读《娃哈哈》的歌词,看看哪个小朋友最有节奏感。(并标记生字。)
生回答后,师带生随伴奏音乐齐读歌词。
师:你们在读歌词前,魏老师说歌曲的什么和歌词是跟节奏密不可分的?
生:旋律
5、教唱歌曲
师:动听的旋律更能把我们带入到歌曲的意境当中去,接下来我们学唱一下这首歌曲,跟着老师边律动边歌唱吧。
(师2小节一示范,生跟唱律动。)
师:第三段我请一个同学来编个小动作,请你带着同学们一起唱。
师:你的动作很有律动感,真不错。新疆地区不仅自然景观美丽,还是一个盛产水果的地方。瞧,图片将我们带到了一片什么园?
生:葡萄园
师:这里有很多很多大颗的葡萄,请你来模仿一下摘葡萄的动作
(邀请学生模仿)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新疆人民在摘葡萄的过程中最喜欢用唱歌跳舞来表达他们愉快的心情。咱们也一起将小小的摘葡萄动作变为优美、好看的律动舞蹈动作好吗?
律动教学
师:现在所有的小朋友们把手拿出来,大拇指和中指去摘葡萄。现在请你模仿老师一起来摘葡萄。(随乐律动)
师:新疆可不是只生产葡萄这一种水果哦,瞧!都有些什么呢?
(播放PPT)
生:哇,原来他们有这么多的瓜果,他们的生活好丰富呀!
8、分组合作
师:咱们一起来小组合作一下。1234组和5678组派一个小代表来为自己的小组取名字(上讲台抽取卡片)1234——葡萄队,5678组——哈密瓜队;
第一队:摘葡萄动作
第二队:演唱《娃哈哈》第一段
第一队:演唱《娃哈哈》第二段
第二队:摘葡萄动作
第一队、第二队边唱边做摘葡萄动作
师:你们合作得真不错。(出示铃鼓)瞧!魏老师还带来了一个特别的乐器,你知道它的名字吗?请一个同学告诉魏老师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呢?
生:铃鼓、清脆。
师:你们真聪明,铃鼓也是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在表演中常用到的一种打击乐器。咱们也一起学学吧。
(师示范2个简单的铃鼓动作,生模仿)
师:请四位同学上来表演一下吧。两个拍铃鼓,两个摘葡萄,其他同学表演一边摘葡萄一边唱歌。
师:你们合作得真好,但是只有摘葡萄这个动作是不是太单调了,还有同学能自创一个动作,让我们一起学一学呢?
生演示
师:我们把这两位同学的动作加入到歌曲中吧,一起试一试。
师:播放音频,(等学生表扬完后,)哇塞,你们真的太棒啦!
今天我们从新疆归来,领略了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维吾尔族小朋友的热情与好客,愿我们每位同学都和维吾尔族的小朋友成为好朋友,也将我们湖南的民歌带到新疆去。
师:下课。
生:伴随音乐走出音乐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