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下 9 那个星期天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下 9 那个星期天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30 21:15:3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下那个星期天同步练习
知识梳理
《那个星期天》是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第四章《童年之门》中的一部分。课文写了一个小男孩在一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一开始他既兴奋又满怀期待,后来因为母亲一拖再拖而焦急万分,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失望、委屈乃至“绝望”。课文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细腻而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
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述“我”在“那个星期天”经历了一场“盼望"。从“早晨"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既是“盼望”发生的时间的推移,又暗示了"盼望”的基调---漫长而昏暗。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句话,看似平静,实则蕴含情感的波澜。
课文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作者细致地描写了“我”从满怀期望、兴奋雀跃到焦急、无奈,最终失望、委屈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描写了“我”的情绪郁积到顶点以致情感爆发的样子。这自然段中的短句,语气似断非断,表现了“我”期盼落空时的悲伤。而“我”的无声泣,终于也惊醒了那个一直忙碌的母亲,母亲惊惶地揽“我”人怀。到这里,一个人的失落和悲伤终于变成了母子二人的难过,一场期盼变成了一场空,其实谁也不希望这样。但是那个星期天就像那正在消逝的光线一样,只剩下一派荒凉。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蚁穴(xué) B.急遽(jù) C.惆怅(cháng) D.消逝(shì)
2.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括号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光( ),望着( )的天空,我的脑海里充满了千奇百怪的( ),我( )云朵与太阳捉迷藏时的欢乐。
A.明媚 明朗 想象 幻想 B.明媚 明朗 幻想 想象
C.明朗 明媚 幻想 想象 D.明朗 明媚 想象 幻想
3.下列加点字与“这段时光不好挨”中的“挨”读音和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把书挨着次序放好 B.我累极了,好不容易挨过了这个下午
C.学生一个挨一个地走进教室 D.他舍不得走,挨到第二天才动身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诀别 晦暗 气充斗牛 苦心孤诣
B.烦躁 藉贯 变幻多姿 相形见绌
C.馈赠 饶恕 骇人听闻 穷困缭倒
D.赃款 凌驾 无与伦比 诚惶诚恐
5.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礼拜日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
B.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C.她手里怎么提著菜篮?您说了去!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嗯。
D.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呀?走吧……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和写作水平。
B.同学们都要树立起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C.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充满智慧的历史人物,晏子就是其中的一位。
D.言行不一是一种极坏的行为。
7.“夏天真美,是一首美丽的诗。”这句话插入下面语段中的哪个位置最恰当?( )
①清水涟漪的池塘中,那碧绿的叶子衬着那淡粉色的莲花。②望着满池的荷花,情不自禁地想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千古名句。③阵阵花香袭来,身子的疲倦一下子抛到了九霄云外,感到特别清爽。④心中便充满感叹。
A.①和②之间 B.②和③之间 C.③和④之间 D.④之后
8.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媚(______) 蚁(______) 叨(______)
楣(______) 议(______) 叮(______)
眉(______) 仪(______) 叼(______)
绞(______) 绽(______) 偎(______)
狡(______) 淀(______) 喂(______)
饺(______) 锭(______) 猥(______)
9.我会写反义词。
原谅——(______) 惆怅——(______) 惊惶——(______)
消逝——(______) 荒凉——(______)
10.我会写近义词。
焦急——(______) 漫长——(______) 变化——(______)
兴奋——(______) 明媚——(______) 奇怪——(______)
11.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追根求______ ______而不舍 见____知____
无独有______ 全神______注 ________动听
______然而止 心有灵______ 迫不______待
______而走险 语______心长 春风______面
12.我是拼写小能手。
míng mèi yǐ xué dān ge fāng zhuān jīng huáng wēi yī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二、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
那个星期天(节选)
①……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②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是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觉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清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边,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惶(______) 急遽(______) 消逝(______)
14.第①段中三次用到“一声不吭”,第一次“一声不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处“一声不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第三处一声不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我”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感受。
15.第②段中写“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请你用“ ”划出文中描写光线变化的句子,再联系上下文体会“漫长而急遽”这对反义词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②段划线句抓住了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语言来描写,从中你感受到母亲此时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怎么看待作者笔下的“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②段结尾写男孩“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男孩的希望彻底破灭,他感到无可挽回的失望和伤心。
B.男孩在光线的变化中,感受到了时间消逝永不再来的惆怅。
C.男孩幼小的心灵里,第一次有了人生无奈、不可能事事如愿的伤感。
D.男孩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愧疚,决定任由时间流逝,不再责怪母亲。
阅读理解。
儿歌里的中国
自从孩子出生,儿歌就成了家里的必备品。逗孩子,哄孩子,都离不开那些或欢快或悠扬的曲调。虽说对这些歌曲耳熟能详,但“六一”儿童节那天陪孩子在商场里玩,背景音乐播放的一首首儿歌却突然触劝了我的心弦。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报,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在我的记忆里,《卖报歌》似乎就是这么几句歌词,活泼跳跃的旋律中并没有太多凄苦悲惨之意。然而,仔细再听一下:“走不好,滑一跤,满身的泥水惹人笑,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还有“耐饥耐寒地满街跑,吃不饱,睡不好,痛苦的生活向谁告,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一个面黄肌瘦、风餐露宿的小报童形象顿时映入脑海。一位在旧中国底层讨生活的孩子,经聂耳和安娥两位人民音乐家质朴却有力的刻画,在今天听来仍有许多感动。国家孱弱不堪,人民流离失所,生活苦难深重,但这个既天真又坚强的报童仍相信“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这一点光明是什么?不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初心”吗?正是建立在对以童工为代表的被剥削和异化的无产阶级劳动者的深刻同情之上,马克思才发出了“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疾呼,立下了“解放全人类”的宏愿。共产党人努力使每一个中国人挺直腰杆“站起来”,正是那近乎绝望的生活中的一线光明!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这首歌简直就是哄娃睡觉的神曲,然而我每次只会翻来覆去地唱这第一段。没想到第二段歌词的画风陡然一变:“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大工厂和新机器会让春天更美丽?但再想一想,这首歌描绘的是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场景。那时的中国人满怀一腔奋斗之志,那是一段理想昂扬、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一代人的回忆,也是一代人的付出。
“地球爷爷已经很累,默默承受人类的罪。地球爷爷意冷心灰,每天流下伤心泪。地球爷爷小小心愿,还他一片纯净空间。地球爷爷深深渴望,希望地球是最美地方。我们是可爱的低碳贝贝,让爷爷心情变美不再受累。我们就是时尚的低碳贝贝,节能环保成为日常行为。我们就是热情的低碳贝贝,低碳生活人群迅速加倍。我们就是爱心的低碳贝贝,伸出双手使地球越来越美。”《低碳贝贝》的乐曲一出,美丽中国的未来似乎就在眼前。再多想一层,还不止中国,这首儿歌关心的可是地球爷爷!当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退出巴黎协定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举足轻重。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都蕴含在这浅白的儿歌中了。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中国的希望在孩子们身上,中国的历史文化基因也镶嵌在了儿歌里。儿歌虽然简单易懂,却折射出中国所经历的巨大变迁。儿歌里的中国。是一个历史的中国,一个现实的中国,也是一个不断地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都达到真正和谐的目标努力前进的中国。
18.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都蕴含在下列哪一首儿歌中?( )
A.《卖报歌》 B.《小燕子》 C.《地球爷爷》 D.《低碳贝贝》
19.《小燕子》描绘的是( )的场景。
A.旧中国底层孩子讨生活 B.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C.美丽中国的未来 D.中国所经历的巨大变迁
20.这篇短文运用最多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B.打比方 C.列数字 D.作比较
21.为什么说“中国的历史文化基因也镶嵌在了儿歌里”?请根据文本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有人认为题目为“中国的儿歌”更合适,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请根据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23.小练笔。
课文《那个星期天》第4自然段借助具体事例,在细致的描写中将小男孩的“盼”表达得淋漓尽致。当你在高兴、愤怒、悲伤等时,又会有哪些动作、心理呢?仿照这种写法,选择一种情感写一写。
参考答案
1.C
2.B
3.B
4.D
5.A
6.D
7.D
8.明媚 蚁穴 念叨 门楣 议论 叮嘱 眉毛 仪表 叼住 绞车 绽放 偎依 狡猾 沉淀 喂食 饺子 金锭 猥琐
9.憎恨 舒畅 镇定 浮现 繁华
10.着急 长久 改变 激动 明丽 怪异
11.源 锲 微 著 偶 贯 娓娓 戛 犀 及 铤 重 拂
12.明媚 蚁穴 耽搁 方砖 惊惶 偎依
13.惊恐 仓促 消失
14.“我”仍抱有一丝希望 “我”仍耐心等待母亲把衣服洗完 “我”沉浸在了惆怅失望 从期待到逐渐无奈、失落
15.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是时光的脚步。
“漫长”指的是“我”等待的时间漫长。“急遽”指的是时间飞快流逝,转眼就到了黄昏。体现了“我”执着盼望的心情。
16.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表现了因为母亲没有履行自己的承诺而自责、不安。 这位母亲既有对孩子的疏忽,又有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母亲用话语敷衍孩子,最终没有遵守承诺,是她对孩子感受的疏忽。但从她始终没有拒绝孩子和看到孩子伤心难过时惊惶失措并且道歉,又体现了她对孩子的关爱。
17.D
18.D
19.B
20.A
21.儿歌折射出中国所经历的巨大变迁。儿歌里的中国,是一个历史的中国,一个现实的中国,也是一个不断地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都达到真正和谐的目标努力前进的中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儿歌的喜爱,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22.不赞同。短文主要写从儿歌中折射出中国的社会变迁,但中国的儿歌中并不都可以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因此用“儿歌里的中国”更贴合题意。
23.示例:运动会上,我长跑夺冠后欣喜若狂。站在终点,我双手握拳,仰天大喊一声:“啊——我成功了!”我竭力挥舞双手,与班级同学的欢呼声遥相应和;我开心地笑着,与每一位向我祝贺的同学击掌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