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涉江采芙蓉》(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涉江采芙蓉》(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30 22:0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循化高级中学·卢军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一、知作者
二、析意象
三、看表达
四、明手法
五、悟情感
诗歌鉴赏五步走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一、《古诗十九首》简介
1、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
2、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
3、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
4、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
思想内容:
1、矢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
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
3、游子与思妇离别相思之苦。
大意
……………
渡过江去采摘荷花,
…………生有兰草的沼地长着香草。
……………采摘荷花送给谁呢?
…………所思念的人在遥远的长道。
……………回头看那故乡啊,
………漫长的道路无边无际又渺渺。
……………感情深厚却两地分居,
……………在愁苦忧伤中慢慢变老。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忧伤
全诗诗眼
二、析意象
(1)下面请找出本诗中的意象有哪些?分析形成了什么样的意境?
兰泽、芳草、芙蓉、长路、旧乡
(2)其中哪个意象是最重要的??
芙蓉
(3)这个意象有什么特征??这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
仪表庄重
姿态优美
气质优雅
品质高洁——(侧面烘托人物)
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菡萏[hàn
dàn]、净友、芰荷等。
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范,且已成定说。
丁鹤年的《采莲曲》,“莲开花复水,莲谢藕在泥。不学青萍叶,随波东复西。朝采并蒂莲,暮绾同心结。不学杨柳枝,含颦送离别。”此以荷花喻爱情之坚贞真挚。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此以荷花喻意境之静谧悠闲。
由此可见:荷花更多被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示一种圣洁、坚贞与宁静的意味。
荷的意象
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范。
以荷花喻美好纯洁的女子。
以荷花喻爱情之坚贞真挚。
由以上几例分析可以看出:荷花更多被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达一种纯洁、坚贞与宁静的意味,为全诗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三、看表达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采用“思妇调”的“虚拟”方式表达游子思乡苦闷的怀乡之作。
全诗不仅虚拟了“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想象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表达精巧,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通过意象委婉表达,情感含蓄,带给读者酸涩而又略带甜蜜的阅读体验和情感体会。
☆“对写法”:(落笔对方)的“悬想”方
“对写法”法又谓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简单说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对方不忘自己。
☆虚实结合
四、明手法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苏幕遮》
周邦彦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一位怅立船头的女子。她与众多女子的嬉笑不同,她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
画面一: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所见之景,实写
五、悟情感——缘景明情
身在“远道”的游子。四处张望着,看着回家的路无边无际,忧愁不已。
画面二: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想象之景,虚写
诗歌两个画面不是先后的,而是分隔、同时显现的:
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是密密的荷叶,红丽的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样的孤独凄清;
一边是脑海中隐隐约约摇晃着返身回望的丈夫的身影,那一闪而隐的面容,竟是那般愁苦!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这首诗的作者是采莲的女子?
还是另有其人?
观点争鸣
此诗的主人公应该是位女子,全诗所抒写的,乃是故乡妻子思念丈夫的深切忧伤。但倘若把此诗的作者,也认定是这女子,那就错了。
马茂元先生说得好:“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词也出于游子的虚拟。”因此,《涉江采芙蓉》最终仍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调”的“虚拟”方式:“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马茂元《论〈古诗十九首〉》)。
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这样的诗情抒写,就不只是“婉曲”,简直是奇想了!
谢谢观看
循化高级中学·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