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物候学知识及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科普说明文形象、准确的语言特点。
3、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学法指导
1、通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反复诵读第1、2段,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
3、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
中考导航
1、“翩然”“孕育”“销声匿迹““周而复始”“连翘”等为中考易考词语。
2、分析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常考点。
3、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重要考点。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查找关于“物候”的谚语。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
“五月端午晴,烂稻刮田膛。”
“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
“小雪不耕地,大雪不行船。”
二、导学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是我国卓越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物候学、地理学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作品有《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气象与农业之关系》等。
写作背景
本文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的。竺可桢长期坚持物候观测,掌握了翔实的资料,为我国物候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写此文的目的是普及物候知识,以期帮助农业生产,提高农作物产量。
三、导读理解
1、分析本文标题“大自然的语言”的作用。
解析:“大自然的语言”指“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物候现象。作者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显得形象生动,富有吸引力,且浅显易懂。
2、结合第4段的内容,说说“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一句中的“这里”具体指的是什么。
解析:“这里”具体指代物候观测的手段复杂灵敏,物候观测的数据综合性强,应用到农事活动中简单而易掌握。
3、第5段“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中的“左右”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解析:不能删除。“左右”一词对“十天”进行了限定,表示一个大概的数字,如果删除就变成一个确切的数字了,与事实不符。“左右”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4、请你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9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睛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中“一定”一词的表达作用。
解析:“一定”在这里是“特定”的意思,起限制性作用,说明秋冬之交,天气睛朗的空中,只有在特定的高度上气温才比低处高,并不是所有高度的气温都如此,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5、第7-10段所说明的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解析:不能调换。课文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或由主到次),依次排列,纬度差异影响最大,所以先说;经度差异次之,放到第二位;高下差异又次之,放到第三位;古今差异影响最小,所以最后说。另外,前三者都是空间因素,古今差异是时间因素。这四个因素是按照逻辑顺序说明的,所以不能调换。
6、分析本文结尾段的作用。
解析:结尾段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又与课文第一部分相照应,强调了研究物候学的最终目的。
7、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试从课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说说其作用。
解析:①举例子,如:“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介绍物候学的内容和意义,增强了内容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②作比较,如:“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活的仪器”的复杂性、灵敏性。
③列数字,如:“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中就用到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真实、准确地说明了纬度对物候的影响。
④引用,如:“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运用引用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一些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自我检测
品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1、选文中加粗的“左右”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2、选文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答案:1、不能删除。“左右”一词对十天进行了限定,表示一个大概的数字。如果删除就变成了一个确切的数字,与事实不符。“左右”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解析:1、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常考内容:表程度(比较、几乎……)、表估计(大约、可能……)、表时间(刚刚、迄今……)、表频率(常常、往往……)等这些修饰、限制的词语。答题格式:①表明观点:不能删除。②解释该词在语境中的意义,说明作用。本词表示……,是对……的限制,突出说明了……。③若删除,意思与事实不符。④本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选文为了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举了北京地区物候观测的例子,选文开头“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