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莫泊桑
(1850——1893)
法国作家,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代表作:《羊脂球》、《俊友》
学习目标:
1、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 神情、心理等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2、理解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
3、提炼小说的主题。
拮据 衣冠
糟蹋 赔偿
别墅 栈桥
牡蛎 褴褛
煞白 皱痕
(jié jū)
(guān)
(shù)
(zhàn)
(mǔ lì)
(lán lǚ)
(shà)
(zhòu hén)
(Zāo tà)
(cháng)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标出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先后有哪些称呼。
菲利普夫妇
称呼于勒
坏蛋 流氓 无赖
正直的人 有良心的人
小子 这个家伙 贼 讨饭的 流氓
好心的于勒 有办法的人
师生对话
话 题1: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为什么前后不同?
于勒穷富:穷 富 穷
坏蛋
流氓
无赖
正 直 的 人
有良心的人
小子
这个家伙
贼
讨饭的
流氓
好心的于勒 有办法的人
称呼于勒
话题2: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又是怎样变化的?
师生对话
学法指导:跳读课文从称呼入手体会其态度的变化。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
盼于勒 夸于勒 见于勒 躲于勒
(开端 ) (发展) (高潮) (结局)
情节
分组朗读、揣摩妙点:
学法指导:
自由朗读,找出文中刻画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的词句,揣摩所揭示的人物性格。
喜读“福音书”
惊慌失措
同情叔叔
神情语言动作
揭 示 性 格
菲利普夫妇
虚荣 庸俗
自私 贪婪
势利 冷酷
提炼主题
通过 ,
揭示了
描述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态度的变化
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纯粹的金钱关系
总结、扩展
1、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 神情、心理等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2、理解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
3、提炼小说的主题。
学习目标
教学后记:
教学小说,注意要抓住小说三要素作为讲课的辐射中心。
分析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理清情节线索,提炼小说
的主题思想及内涵。
作文话题:
世事公平与否,衡量的砝码是人心,
我们曾经经历过公平与不公平,我们
也曾公平或不公平地对待其他的人……
请你以“公平”为话题,不限文体,写一
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努力写出自己的
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