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质量检测卷(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质量检测卷(一)(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1 12:0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统编版小学语文
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质量检测卷(一)
一、书写(10分)
1.看拼音,写词语。
zhī yuán jù quán xī shuài róu hé kě lián
shēnɡ wù kǒnɡ jù dàn shēnɡ nì jìnɡ wěi dù
二、选择题(6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不如)
B.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认为)
C.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乎?"(这里指天气很 热)
D.孔子不能决也。(决心,决定)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科学家对科研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早就无独有偶了。
B.在学习和工作中,专心致志和而不含都是迈向成功不可或缺的品质。
C.这里的天气化无常一会儿空万里,一会儿狂风怒号。
D.这道数学题我百思不得其解,经老师一点拨才恍然大悟。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写了三个事例,这三个事例的写法都是相同的,都是先 写发现问题,再写研究问题,最后写解决问题,
B.《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一篇科幻小说,作者是美国的艾萨克?阿西莫夫。
C.边读书边思考,用旁批或笔记把心得写下来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
D.赵孟頫是我国明代著名的书法家,《三门记》是其代表作之一。
三、填空题(17分)
5.辨字组词。
络(______) 僻(______) 悼(______) 淹(______) 噎(______)
洛(______) 劈(______) 掉(______) 腌(______) 壹(______)
6.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专心(_____)志 见微知(_____) (_____)空见惯
(_____)而不舍 无独有(_____) 追根求(_____)
(1)课堂上,我(__________)地听老师讲课。
(2)“精卫填海”那种(__________)的精神值得我们颂扬。
7.根据语境,把画横线部分换成一个意思相近的成语,写在句子后的括号里。
(1)这只鹦鹉会说很多话,这对于他已经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了。(_________)
(2)他这个人爱思考,喜欢探寻事物的根源,因此学习成绩一直很好。(_________)
(3)听了那个专家的讲座,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什么,心里却不认为他说的是对的。(________)
(4)她边诉说,边哭泣,周围的人都非常同情她。(_________)
8.根据语境填空。
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发展。这正如《周易》中所言:“穷则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优于老师,女儿优于母亲,这正如《荀子》中所说:“青,______________。”
《礼记》中的“苟日新,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及时反省,不断革新,这样才能使自己越来越优秀。
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我们要做到“苟利于民,____________;苟周于事,____________”。
9.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_______)也没有机器的声音。
父亲怀里的表(_______)秒针会自己走动,(_______)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阿瑟林斯基关于“睡觉时眼珠转动与做梦有关”的发现,(______)凭空猜测,(_______)经过反复实验得来的。
四、信息匹配(18分)
10.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 wéi wèi)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为(wéi wèi)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我很好(h?o hào)奇为什么把蝎子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h?o hào)的表里?
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 zhu?n zhuàn)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zhu?n zhuàn),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
11.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1.之:①代词,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②代词,指代鸿鹄③助词,相当于“的”;④代 词,指弈秋的教诲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_______) (2)一人虽听之。(________)
(3)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___) (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_______)
2.可怜:①值得怜惘;②(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③可爱。
(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_______)
(2)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_______)
(3)当年我爷爷变卖了可怜的一点家产供爸爸去上学。(_______)
12.选词填空
发表 发明 发现
(1)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刚要跨入实验室大门,阵阵醉人的香味扑鼻而来,他 这才(________)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
(2)波义耳利用石蕊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这一特点,(________) 了酸碱试——石 蕊试纸。
(3)小明的作文在《少年报》(________)了,真令人羡慕。
哀求 请求
(1)没有(________),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5)无论小女孩如何(________)他,都不能打动他那颗冷酷无情的心。
五、语言表达(12分)
13.句子大舞台
1.按要求写句子
(1)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
仿写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的,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句子。
(1)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只听弈秋的教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人)虽然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那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近日,福州8岁的二年级男孩小冯发现,语文课文《羿射九日》中前一段刚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因此他质疑道:“既然晒干了,那后羿是怎么蹚的?是不是课文出错了?”
人民教育出版社官方微博发文称,这个孩子敢于质疑,提出了很好的问题。联系上下文,“蹚”字的确用得不恰当。新的语文课文《羿射九日》中,已将“蹚”字改为“跨”字。
结合上面这则新闻,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12分)
要善于折叠自己
陈大昊
①把51张白纸重叠在一起,厚度最多不过几厘米。但如果有一张足够大的白纸可以折叠51次,厚度竟然可以超过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人生从来不是平铺直叙,好比白纸一般,如何折叠自己,决定着人生的厚度、事业的成败。
②折叠是智慧的迂回。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最初的作战计划并非如此。红军因为急子一口吃掉敌人,结果遇挫,被迫开始一渡赤水。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声东击西,穿插迂回,与敌人巧妙周旋,以三万劣势兵力牵着数十万敌人的鼻子走,成就了四渡赤水这一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战例。这次行动,周恩来称之为“走‘之’字路线”。实践证明,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而看似折叠曲的“之”字路线,往往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最佳路径。像河流一样折叠蜿蜒,才能避开挡在前面的障碍,实现波浪式前进。
③折叠是生动的重复。重复是エ作生活的常态,许多人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并非所有量的积累都能产生质的飞跃。老驴拉磨般的简单重复、机械重复,结局多是原地转圈。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就是因为其中充满着变化,所有重复的字都作了不同形态的处理。在折叠中创新,在创新中重复,坚持不作寻常重复,进行生动的重复,方能书写精彩华章。
④折叠是耐心的坚持。有人做过一个计算:如果干一件事的成功率仅为1%,反复尝试100次,成功的概率竟然能达到63%。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但有水滴石穿的奇迹。通向成功的道路好比一场马拉松,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一直折叠下去,就能撕小ロ打大仗、积小胜为大胜,把简单做成不简单,使平凡成不平凡。
⑤折叠是折磨的叠加。有人提出过坎理论,就是要过关卡,上台阶,好比爬山越岭,上到一定高度,就过了一个坎。成功多是苦难辉煌,成长多为浴火重生。想要前进,最快的脚步是负重,因为挑担子的比散步的走得快。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区,就是倒退的开始。其实,成长就是与自我的搏斗,与自我的较量,与自己较劲才能有长进。吃得苦中苦,方能有所成。
⑥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把握好折叠的学问,付诸有力的行动,就能成就精彩人生。
15.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述了折叠的内涵。
16.引用名人名言是写作表达的好方法。下面这段话最适合放在第________自然段。
正如英国名小说家安东尼?特罗洛普所说:“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如果你坚持去做, 就能胜过那些艰难的大事。”
17.第④自然段中加点的字词“仅”“竟然”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8.对于本文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自然段通过四渡赤水的例子来说明要想成功就必须走“之”字路线。
B.第③自然段通过引用名人名官和举出事例的方法未说明观点。
C.第③自然段罗?罗兰话语中“死”的意思是没有创新,缺乏新的生命活力。
D.第⑤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要表达的意思与“生于忧,死于安乐”是一致的
19.我们如何把握好折叠的学问,让人生更加精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25分)
20.习作。
科学家的光辉成就都是从一个个小问号、一个个小发现开始的。在生活中,我们也会有类似的经历——一个小小的疑问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我们会想尽办法弄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最终我们有了自己独特的发现。请你写一写这样的一次经历,注意除了发现的过程,也要把发现后的体会写出来。
要求:字迹工整,不少于450字,语言通顺。
参考答案
1.支援 俱全 蟋蟀 柔和 可怜
生物 恐惧 诞生 逆境 纬度
2.D
3.A
4.D
5.联络 偏僻 哀悼 淹死 噎死 洛阳 劈叉 掉下来 腌制 壹元
6.致 著 司 锲 偶 源 专心致志 锲而不舍
7.司空见惯 追根求源 不以为然 声泪俱下
8.变则通 通则久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日日新,又日新 不必法古 不必循旧
9.所以 不但 而且 不是 而是
10.(1)wéi wèi
(2)hào h?o
(3)zhuàn zhu?n
11.③ ④
② ① ③ ① ②
12.发现 发明 发表 请求 哀求
13.示例:十五的月亮像一个大圆盘。 他对我笑着说,让我来,他给我看看又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我看,不许动。 当你把若干个问号解决了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没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的。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孰为汝多知乎?
14.示例:小冯同学敢于质疑教材,善于思考,发现并能提出问题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另一方面,人教社善于听取意见、从善如流,也是值得称赞的。
15. 折叠是智慧的迂回 折叠是生动的重复 折叠是耐心的坚持 折叠是折磨的叠加
16.④
17.不能删去。“仅”在这里强调干一件事的成功率低,“竟然”表示结果出乎意料。如果删去,就不能有力地说明“折叠是耐心的坚持”这一观点了。
18.A
19.①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当处在困境时要勇于折叠自己。②面对困难时不能消极等待,而要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決题。③在经历人生的折叠时,要有智慧,有耐心,有创造,有提升,成就精彩人生。
20.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生活中有无穷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只要用你那灵巧的双眼观察。就在昨天,老师还布置了一项作业,让我们做一个小实验。
  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赶紧拿一张纸,然后把那张纸打湿。这时爸爸回来了,我就连忙跑过去说:“爸爸您可以帮我把这张纸弄干吗?”爸爸却对我说:“你去烧一壶水。”“爸爸为什么要烧一壶水呢?”我问道。爸爸又说:“水开了纸就干了。”因为我并不理解爸爸的意思,所以我只好半信半疑的去烧水,过了几分钟水开了,爸爸又叫我去把水端过来,原来爸爸是要用热水壶把纸烘干。
  虽然我已经做了实验,但是我还是不满意。于是我又拿来一张打湿的纸,又拿来一本书,把那纸放进去压平整,再把它放进冰箱里,就不管它了。第二天早上我下楼一看,放进冰箱里的纸变得软软的,如同一朵白云,而且冰冰凉凉的摸起来特别舒服,居然还是平平整整的。另一张却是皱巴巴的,而且硬邦邦的。我去问爸爸为什么这两张纸变得不一样,爸爸说:“因为你把纸放进去后冰箱里的冷空气就会把里面滴水凝结成冰,洗到了脱水均匀的作用,所以放进冰箱里的纸会很平坦。”
  原来是这样,这个小实验让我知道了生活中的奥秘,需要我们多动脑多观察,才能发现。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