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3-07 20:4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冬天的风雪狼一样嚎叫,妈妈却穿着破烂的烂衣裳,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长袍,又冷又饿跌倒在雪地上。”
——《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
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农民的翻身解放(土地改革)
1、广大农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持什么样的态度?
材料一:
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情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占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选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请根据以下两则材料谈谈土地改革运动的必要性。
20-30%
占有土地比例
所占农村人口比例
90%
10%
70-80%
地主
农民
材料二 :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选自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背景(必要性)
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过程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以便更好的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以利于早日恢复和发展生产”
——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力更生。
土地改革的过程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政权
实质: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标志: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实施。
实施: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地主也有份地。
结果: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土地改革的意义
1、政治方面——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2、经济方面——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011年12月17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去世。在他去世以后,普遍有一种舆论认为,朝鲜半岛的局势变得更加难以估计,战时可能一触即发?那么你了解过朝鲜问题吗?知道为什么朝鲜半岛到目前为止仍然动荡不安吗?
雄纠纠 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 为祖国 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 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1953)
军事行动之我见
请同学们谈谈当时中国是否需要出兵?
1950年10月19日,美国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
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美国空军飞机对中国东北边境地区进行
轰炸扫射。图为安东(今丹东)被炸情景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
登载的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的消息
1950年10月1日,朝鲜党和政府领导人金日成、朴
宪永紧急致函毛泽东主席,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背景(原因)
(1)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①1950年夏,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②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③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
(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导火线:1950年6月,朝鲜内战的爆发。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过程
1、开始: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2、战役: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五战五捷;上甘岭战役。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过程
麦克阿瑟——李奇微——克拉克
在朝鲜战场上,美国动用了它全部陆军的1/3、空军的1/5和近1/2的海军,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现代化武器,但仍没有挽回其失败的命运。1953年7月27日,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签字后,“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沮丧地说:“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陆军司令官。”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胜利
平静的生活被战争打断了
年轻的人们拿起枪
奔赴前线……
战争结束了,
平静的生活又开始了,
但14万年轻的生命已消失在滔滔的鸭绿江边
让我们翻开历史尘封的记忆,
回味那些最可爱的年轻人们……
60年前的一段往事,
黄继光(1930—1952),四川省中江县人。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20日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战役中,他所在的营奉命夺取某高地,在连续攻下敌人数处阵地以后,被敌人一个集团火力点所阻,部队伤亡很大,不能前进。黄继光挺身而出,要求担负爆破任务,被批准后,他勇敢地冲向敌人地堡。当他掷完手雷,打垮几个火力点后,发现还有一个火力点仍在顽抗,严重影响战斗,他忍着重伤剧痛,向敌人的火力点扑去,以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机枪射孔,保证部队完成攻克高地的任务,歼敌两个营,自己光荣牺牲。根据他生前申请,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决定为他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他还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英雄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最可爱的人
邱少云(1931—1952),四川省铜梁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0月11日,在朝鲜反击敌人占领金化以西391高地战斗中,他和全排战友奉命于夜间潜伏在距敌60余米的山脚下,待第二日傍晚配合大部队发起进攻,以突然袭击敌人。第二日中午,敌人的燃烧弹引起的烈火烧到他身上,为了不暴露部队埋伏地点,他忍着剧痛,坚持不动,直至壮烈牺牲,保证了整个战斗任务的完成。后来,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决定为他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他还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最可爱的人
我们应该学习志愿军战士怎样的精神?
最可爱的人
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舍家为国,英勇善战的大无畏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魏巍《最可爱的人》
共探胜利的原因
国内人民踊跃支援前线,捐款飞机大炮,广大青年学生还积极报名参加志愿军,这是一场轰轰烈烈的伟大爱国运动。
捐献款 55650亿元
可买飞机 3710架
踊跃报名
参加志愿军
人民支援前线
全国捐献款
这是截至1952年5月全国人民捐献的
款项,此数为旧人民币金额,折合新
人民币为5.5650亿元。
战争胜利之原因
1、国内人民的踊跃参军,国内人民的大支持;
2、中朝人民并肩战斗及英勇善战;
3、党的英明决策、彭德怀的正确指挥;
4、抗美援朝的正义性。
共探胜利的意义
“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击败的。它也雄辩地证明,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中国革命胜利后起了深刻变化的亚洲历史的前进车轮,是侵略势力所绝对不能扭转的。毫无疑问,朝鲜的教训将鼓舞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抵抗帝国主义者的决心和信心,鼓舞他们加紧地展开争取本国的独立、和平、民主、统一的斗争。这对于保障远东和平,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抗美援朝胜利的伟大意义
1、 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2、 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我国的安全,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 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人民争取独立和解放的信心和勇气。
志愿军凯旋回国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课堂练习
1.“危难时刻,他受命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该句中的“他”是(  )

A.林彪  B.贺龙  C.彭德怀  D.朱德
课堂练习
2. “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恶的枪口被堵住了,/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这首名为《永恒》的诗,是写给谁的? (  ) 

A.张思德 B.董存瑞 C.黄继光 D.邱少云
课堂练习
3.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是(  )

A.1949年9月~1953年6月  
B.1953年10月~1957年7月
C.1954年9月~1959年6月  
D.1950年10月~1953年7月
4.毛泽东曾写诗赞扬一位将军:“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建国初期,“彭大将军”指挥并取得胜利的对外战争是( )
A.雅克萨之战 B.渡江战役
C.百团大战 D.抗美援朝战争
课堂练习
5.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建国后保证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得解放,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法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课堂练习
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改善农民生活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注释:土地改革后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制,即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属于农民,土地私有制并没变,不过是由过去地主私有变为农民私有。当1953~1956年农业改造时,土地才公有制化。
课堂练习
关于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改革前我国农村均是维持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中国土地法大纲》是这次土改的指导文件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指导土改的文件之一
D.这一时期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也进行了土改
课堂练习
在土地改革中,政府对地主所占土地采取的政策是( )。

A.没收  B.赎买  
C.予以保留  D.合作经营

课堂练习
据统计: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6.9%;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下列关于这种变化原因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土地改革使农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C.土地改革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筹备工作
开国大典
巩固政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追歼残敌
西藏和平解放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