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七巧板
教学内容:
人教版2011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第三课时P4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正式学习平面图形的开始,教材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三个层次。一是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二是同样的平面图形的拼组,三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平面图形,以及学会简单的拼组的基础上设计的一节解决问题的活动课。七巧板素材的引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很好地渗透了数学文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认识了平面图形的特征,学会了如何用同样的平面图形进行拼组。在例2学生利用同样的平面图形自由拼组的基础上,本节课学生是带有目的性地进行拼组,解决问题,也为后续学习利用图形的知识解决问题做铺垫,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借助七巧板进一步加深对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会由简入难、有序思考的数学思维方法。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及合作意识。
4、了解祖国的数学文化,感受七巧板的神奇魅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借助七巧板进一步加深对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
难点:获得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体会由简入难、有序思考的数学思维方法。
教学准备:
七巧板(学生用)、课件、《守株待兔》视频、平板电脑(教师用、可同屏)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认识七巧板
1、听故事《守株待兔》。
师:同学们,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吧。(播放视频)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守株待兔,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师:你说得真好!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不能做一个像农夫一样守株待兔,想不劳而获的人,而要靠自己努力,做一个主动思考、会探索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比比看,哪位同学或者小组最积极主动思考。
2、认识七巧板,揭示课题。
师:好的,同学们,那刚才故事里出现的事物都是什么拼出来的?(七巧板)嗯,原来七巧板这么奇妙,还能拼出这么多图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神奇的七巧板。(板书:神奇的七巧板)
3、观察、认识七巧板。
师:这是一套完整的七巧板,它是由几块板组成的呢?为了方便同学们描述,我把它们进行编号。请你再认真观察,你还知道了什么?
一套七巧板一共有(
)块,分别是(
)个□,(
)个
,
(
)个△。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出示例3,理解题目要求。
师:接下来,我们就利用七巧板来拼一拼。看看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谁能大声响亮把它读出来?(学生读题)
师:解决问题之前我们要先理解分析清楚问题,关于这个问题,你都知道了什么或者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师:同学们分析得真到位,这样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待会就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这一幅七巧板拼三角形,拼之前请同学们先看清楚活动要求:1、自己独立思考和尝试,尽量找出多种拼法;2、找到多种拼法的同学可以举手示意老师拍照记录,并准备分享;3、时间到时,将七巧板放回木盒并且坐端正。
2、独立活动,积累经验。
3、交流方法,对比启思。
(1)学生上台分享拼法(用2块板的方法)
师:你是用几块板拼的?
(用了2块和3块板的方法)师:你是怎样尝试找到这些拼法的?
(2)教师小结:我们在拼的时候,既可以全部使用三角形的板去拼,还可以加入其他形状的板去拼,就能找到更多拼法了。(板书:加入其它形状)
(3)学生交流较复杂的拼法(用4块或者更多块板拼的方法),或者错误的拼法。
师:你想对这几位拼错的同学说什么?(学生交流)虽然出错了,但错误也是进步的阶梯,通过这些错误更加提醒我们解决问题之前一定要先理解分析清楚题目的意思。好,老师把错误和重复的方法去掉,观察我们找到的这么多拼法,除了加入其它的形状,我们还可以怎样找到更多的拼法?
师:嗯,增加板的数量,也能帮助我们找到更多拼法。(板书:增加板的数量)
师:接着尝试,你还想用几块板来拼?(6块、7块)嗯,而且即使板的数量相同,可能也有不同的拼法,就像这两种。所以同学们可以变换形状多尝试一下,有没有信心找到更多拼法?待会我会实时拍照记录同学们的拼法展示在大屏幕上,请同学们关注,如果你的拼法和他一样,就再试着找出不同的方法。看看通过我们全班一起合作,能找到多少种拼法,挑战开始吧!
(4)引导学生回顾并小结。
师:团结力量大啊,我们一起找到了()种拼法,太厉害了!想不想知道,到底一共有多少种拼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从2快板开始,有2种拼法。用3快板拼的方法有3种呢!接着还可以用几块?还可以用4块、5块、7块板来拼,一共有13种方法。简简单单拼一个三角形就有这么多种方法,七巧板真是太神奇了!回顾一下刚才整个过程,我们是怎样慢慢尝试找到更多拼法的?
师:大家一开始都是先用几块板来拼?为什么?
师: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可以先从最简单的开始,由简入难(板书:由简入难),慢慢尝试,增加难度,找到更多方法。你都学会了吗?
三、小组比赛,拓展延伸
1、学生分组比赛,用一套七巧板拼长方形。
师: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哪个小组学得最棒,进行小组比赛,用一套七巧板拼长方形,看看哪个小组找到的拼法多。听清楚比赛规则再动手,小组内先说一说,讨论一下如何分工合作能找到更多拼法;然后拼一拼,老师再选出拼法最多的小组,评出优胜组。要注意小组合作,发挥集体的智慧哦。开始吧!
2、小组汇报拼法,评出优胜组。
师:你们是怎样分工合作,找到这么多拼法的?你们小组真是太棒了,懂得分工合作,当之无愧的优胜组,掌声送给他们吧。
四、小小七巧板,创意大比拼
师:神奇的七巧板除了可以拼三角形和长方形,还可以拼出很多奇妙的图案,小小七巧板,创意大比拼!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利用七巧板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看谁更有创意!
教师利用平板拍照记录学生的作品并展示。
师:同学们真是太有创意了,拼出了这么多有趣的图形。你觉得哪幅作品更有创意?为什么?
师:刘老师觉得你们每个人都是创意之星。
五、七巧板的历史
师:七巧板这么有趣,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小短片来了解一下有关七巧板的历史故事。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或者有什么感受?
师:其实,数学还有很多特别神奇的地方,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积极主动、思考探索的人,你会发现数学更多的奥秘。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六、板书设计
神奇的七巧板
加入其它形状
用2块板拼
增加板的数量
由简入难课题
平面图形的拼组))000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2)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材分析
重难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法
引导
启发法
谈话法
讲解法
演示法
教学手段(教学具)
幻灯片
风车
学法
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图形卡片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激情导入交代目标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2、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简单的图形来拼组成更漂亮复杂的图形。1、你们说得很对,做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请你回忆一下,上个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平面图形?2、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
为什么?
3、对,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你怎么知道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师动手折)。4除了用折纸的方法,还可以有什么方法知道两条长边、两条短边一样长?(用直尺或绳进行测量……)5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折痕。这是我们刚才折纸时留下的痕迹,老师用笔把它描出来。(师动手用红粉笔描)看看你的折痕,和别人的一样吗?
风车图钉、小棒、正方形的纸明确目标同桌交流,汇报长方形、三角形、圆形长方形交流汇报上面的边和下面的边一样长自己动手折一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观察折痕交流折痕
3分20分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动手实践拼组图形游戏活动总结
6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7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正方形的折痕看,这是我们刚才折纸时留下的痕迹,老师用笔把它描出来。(师动手用红粉笔描)
观察你的折痕画出来,有几种折法1.说了半天了,你们想不想动手拼一拼。快看看你们手里有什么图形?2.左面4列的同学拿出2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长方形;右面4列的同学拿出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正方形。用你手中的图形拼组出一个大的平面图形,看谁拼的方法多,先拼好。在选一些形状一样的三角形拼拼看能拼出哪些平面图形?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一个忙。老师家买了许多地板砖,一般四块地板砖就能拼成一个图案,现在老师这儿就有四块地板砖的样本,请你们发挥想象为老师家设计地板图案,你们愿意吗?(课件播放地板块)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观察图形的边交流汇报画折痕,交流折法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小组为单位开始拼组小组拼组交流拼组方法汇报拼组方法谈收获
5分5分3分
当堂验收检测
用你自己手里的八个三角形组成一个漂亮的图形展示给大家看。
4分??
板书设计
平面图形拼组
课后反思
学生能用简单平面图形拼组不同的漂亮而复杂的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