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十几减8、7、6
备课人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在上完了十几减9的这一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成果。当问题产生以后,解决问题便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目标。但由于教师没有提供解决问题的统一方法,学生缺少了模仿和依赖的基础,整个探究空间也有了比较大的自由度。
学生既可以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这一问题,也可以“创造”出一种新方法来解决。于是便出现了多种算法,虽然有的算法看上去“笨拙”,却也是学生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而且对学生来说,数学方法可能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合适,“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最重要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机会依靠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掌握十几减8、7、6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口算十几减8、7、6;能解决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提高退位减法的口算能力;能在比较中发现计算的一些规律,积累学习活动的相关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养成独立计算、认真思考的习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十几减8、7、6”的算法。难点:对十几减8、7、6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
口算卡片
教学节数
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老师:还记得上一节练习课我们练习了什么内容吗?(板书:十几减8、7、6练习)老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练习十几减8、7、6,同时还要练习十几减9。老师:一、进一步理解掌握十几减9、8、7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口算十几减9、8、7;二、能解决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三、能在比较中发现计算的一些规律,积累学习活动的相关经验。二、探究新知1、老师:出示例2的画面(教材13页),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同学:把看到的说出来老师:思考课件上出现“有12个风车,我们要买8个,还剩几个”的文字。老师:把同学们分组老师:把你画的题目在小组内说说。老师:同桌交换,然后由组长带着对答案,大家跟着批改。注意听组长的答案是否正确。换回自己的课本,向全组同学说明自己是怎么错的,该如何订正(组长要组织好说话的顺序)老师:订正错题,做对的要看着同桌订正。同学: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小组交流、讨论。老师:引导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老师: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象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列式:12-8=2、老师:我们先从12把小号中拿走了8把,会剩下多少把?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并试着列出算式。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巡视,指导个别还不熟练的学生进行摆小棒。同学:我是先算10-8=2:2+2=4。同学:我是这样想的,8+(
4
)=12,所以12-8=4。老师:这些同学十分爱动脑筋,都能很快地得到答案。真是非常棒!老师:再请你们从13把中拿走7把,还剩多少把?你会列式计算吗?同学:会。老师:好,现在你们就动笔算一算,然后跟你的同桌说说你的想法。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反馈。老师:刚才这道题大家解决得不错。那么老师又想考考你们了,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巩固深化
一、自学检测1、口算8+3=????9+5=???7+6=?
8+5=7+4=????9+2=???9+8=??
8+7=2、想一想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3、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6+(
)=12
8+(
)=13
9+(
)=15
8+(
)=17
5+(
)=11
8+(
)=17
6+(
)=13
9+(
)=16
7
+(
)=14
【活动形式】学生先动手摆一摆再2人小组互说。二、巩固练习1、口算7+8 7+6 6+9 5+7
5+9
13-9
16-8
18-9
15-8
17-9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9十(
)=16
8十(
)=139十(
)=15
8十(
)=17
3、15—9=?,说一说想的过程。三、课堂检测1、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1题。2、记忆算式:刚才我们会算了15-8、15-7、13-7……这些算式,试着记一记这些算式。15-(
)=8
(
)-8=9
12-8=(
)。3、游戏:喜洋洋、羊村长、星猫和灰太狼要度过一条河,河神说最重的那个人不能通过,你知道谁不能通过吗?比较14-8、13-8、15-7、15-8的大小。
【活动形式
】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算完后同桌说说自己用的计算方法。四、拓展练习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练习三第1、2题
【活动形式】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
板书设计
十几减8、7、6十几减812-8=4
破十法
想加算减10-8=2
8+4=122+2=4
12-8=4十几减7、613-7=
13-6=想:10-7=3
想:10-6=4
3+3=6
4+3=7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把主动权换给了学生,让学生多说,说说你是怎么想,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评价与反思的过程。
学生在展示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同时,他们同样也关注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当别人的方法与自己不同时,学生自然会产生“为什么他的方法与我的不一样”,“我的方法到底有没有问题”等想法,从而促使其反思自己的做法。
用“相加算减”的方法时,由于对8,7加几这方面的知识不是很熟练,想起来也是磕磕绊绊,速度慢正确率也不高。所以很多时候有些表面现象会欺骗我们,我们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让教学更加有效。《十几减8》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十几减8》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十几减7、6以及今后的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作好迁移准备。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能熟练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并且对“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能够熟练掌握,这里进行“减8”是上一节课的一次练习和延伸。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体会算法多样化,发展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
难点:理解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六、教学准备
小棒、课件、口算卡片
七、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指导发现。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闪卡游戏。生快速说出答案,遇到炸弹的那张立马趴下。(教学意图激发孩子计算兴趣和反映速度)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导入,引出新知
(1)师:出示课件,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森林运动员在开运动会,生说出看到的数学信息并提问:有12只兔子,走了8只,还剩几只?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2—8=
师:你是怎样算的?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算法。汇报,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方法一:破十法,师:你是从哪学来的破十法,生:十几减9哪里师:你会用学过的方法迁移到这节课来,真了不起!
方法二:算减想加,师:真是个推理家。方法三:连减。
师:你能用小棒把你的想法摆出来吗?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想法,其他学生在下面摆,并向台上的学生提出问题。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几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些方法都很好。
我们去看看森林里的其他小动物在干嘛?
2.小鸽子送信——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下面的题吗?连线
13-8=
16-8=
17-8=
7
9
5
师:你能给7写封信吗?生说出等于7的算式。
??3.观察算式,小结规律。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生:十几减8
,出示课题。
师:你能说出那些十几减8的算式吗?
11-8=3
12-8=4
13-8=5
14-8=6
15-8=7
…
师:你有那些发现?生
:被减数越来越大,差越来越大,生:差比被减数的个位多2个……
提升练习1
-8=
师:谁来填一填。
生小结:十几减8的结果就是几加2
师:原来数学如此简洁。小朋友们真有智慧的眼睛。
(三)趣味练习,巩固提高
1.小猴子爬天梯。完成梯子的计算就可跳上一格,师:选出你喜欢的题目编一个生活小故事。
2.小猪卖桃子,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计算拼图,要求:先把拼图的算式计算好,把得数等于5的算式涂上颜色,涂好后完成拼图。看哪个小组拼的又快又好。
(四)课堂小结,铃声响,思未断。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无止境,你能用我们学到的方法解决更多的问题,
课后思考12-7=
15-6=
13-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