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静悄悄》教学设计
学科: 音乐
班级:
课时:1
执教者:
课题:《山谷静悄悄》
课型:综合课
一、教学目标
1、能用轻柔、优美的有弹性声音准确的演唱演唱歌
2、认识力度记号 “p”“mp”“pp” 能用歌声表现大自然有趣的回声现象感受力度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并能准确的运用。
3、体会音乐与大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去感受自然之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力度记号的掌握以及歌曲的演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歌曲的意境想象
难点: 1、力度记号的识记和运用。?
2、休止符乐句的掌握和演唱.
二、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图片导入
师:春天快到了今天周老师带你们一起去山谷游玩(PPT播放图片一组有关山谷的图片,最后停留在一张山谷中)
过渡语:
师:来,我们一起向大山问声好(师对着图片中的山谷喊“你好”然后声音不断变弱,出现回声的感觉)。
师问:你们听到了什么
生:回声
师:回声的声音是怎样变化的呀?
生:由强到弱(出示渐弱记号)
过渡语:
(老师请一个同学上来感受一下回声,可以模仿老师的,也可以自己创编一个)
生:感受回声
师:这是,山谷里又传来一个声音,你们听(用双响筒敲击一段节奏,模仿敲击声或水流声 )这像什么声音呀?
生:回答
师:(出示敲击的节奏)你们一起来模仿一下老师敲击的节奏,(注意:休止符和跳音)
(0 XX XX 0 | 0 XX XX 0
如: XX XX XX
| 0 X X- |)X 0X X 0||
XX
生:模仿“叮咚”声来作为发声练习
(如生的节奏掌握不好老师可在空拍处拍节奏引导如:)
生:和老师一起敲击这条旋律
1、聆听回声的声音走向
2、生感受回声
3、手击旋律
1、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2、让学生自己感受回声有强到弱的变化
3、引导出后面的难点节奏加以练习
学习歌曲
过渡语:
师设问:下面要考考你们的耳朵了,看你们在这山谷里还能发现什么景物或听到什么声音?这是一个怎样的山谷?
1、初听(播放山谷静悄悄第一部分)
生:回答(薄薄的雾、淡淡的烟、紫杜鹃等)静悄悄的山谷
师:你们耳朵真厉害一下就听出来山谷有这么多的景物,还听出这是一个静悄悄的山谷。(出示课题山谷静悄悄)
2、复听
师:我们再来聆听一遍,你们觉得是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这些景物的呢?
生:回答(轻柔、优美、愉悦的、静悄悄的等)
师:很好,那我们一起用轻柔、优美和静悄悄的声音有节奏的朗读一边第一部分的歌词
先听周老师做示范(师先做示范随伴奏朗读第一段生朗读第二三段)
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生聆听音乐发现歌唱中的景物
自己发现演唱的情绪
1、让学生自己用耳朵发现大自然的事物,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让学生知道要用怎样的音色来演唱歌曲,老师加以引导
学习歌曲
1、按节奏读歌词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歌词接龙,我来问你们答。(老师唱前面的问句,生唱后面的答句
2、用lu唱旋律
师:很棒,下面我们用弹性的声音用lu来感受一下旋律的高低起伏?(生跟着钢伴唱一部分)
3、加上歌词演唱
师:我们把优美的歌词带入演唱一遍(记住用优美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过渡语
师:听到你们这么美妙的歌声周老师也情不自禁想唱一唱了,你们听我唱的时候,声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还有这山谷真的是静悄悄的吗?(师完整演唱整首歌曲)
4、力度记号的认识
生:回答(出示力度记mp p pp 渐弱记号)
师:是不是有强弱的变化呀
学唱第二部分
过渡语
师:你们刚刚听仔细了吗?这片山谷真的是静悄悄的吗?后面的叮咚声是谁发出来的?
生:回答(地质队叔叔)
师:原来刚刚老师在山谷听到的旋律师地质队叔叔敲出来的。
师:你们还记得这个旋律吗?我们一起来拍一遍(出示节奏和旋律)
师:老师给它加上了旋律我们一起来唱下旋律(生跟着钢琴歌唱旋律)
师:这条旋律是不是有我刚刚讲的力度记号,分别是什么
生:巩固回答问题
师:我们加上强弱记号来唱遍歌词
师:还记得是谁的敲出的声音吗?(师演唱地质队叔叔的…….生接)
四:完整演唱歌曲
1、分组演唱第一部分,齐唱第二部分(第二部分请几个同学扮演地质队叔叔用碰玲敲击节奏)
2、完整演唱歌曲
这首歌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山谷里美丽的景色、奇妙的回声,还了解到了地质队叔叔长年在野外为祖国矿产资源辛勤工作,最后我们一起把这首歌送给我们奇妙的大自然和辛勤工作的地质队叔叔们。(全班一起演唱)
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用lu唱旋律
加上歌词演唱
4、力度记号的认识
1、有节奏的朗读歌词是为了学生熟悉歌词和节奏,后面学习旋律就会很容易
2、用lu让学生感受有弹性的音色
3、力度记号的认识和运用可以让整个音乐更有丰富性,让音乐有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