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五线谱) 一年级下册音乐 5 《铁匠波尔卡》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五线谱) 一年级下册音乐 5 《铁匠波尔卡》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03 08:0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火车波尔卡》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五课
设计者:
目标制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模仿喜欢的音响。
2)能够配合乐曲用身体做动作。
3)能够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
4)能够与他人合作,进行音乐游戏等活动。
2、教材分析
《火车波尔卡》是奥地利作曲家爱德华·施特劳斯为一条铁路通车而创作的,乐曲欢快流畅,表现了通车后人们喜悦的心情。全曲轻松活泼,流畅欢快,是首富有趣味的短小波尔卡,由三个主题组成。
乐曲一开始用短笛与长笛吹奏出短促的倚音和休止符模仿汽笛声,由轻渐强,由松渐紧,暗示火车启动后有规律地运行;在一段模仿火车汽笛声后,出现了第一主题。 第一主题为复乐段结构,由4个乐句组成,段落末,由降B 大调转入F大调,轻快的速度配上小提琴的演奏,使乐曲富有生气。
第二主题也是复乐段结构,由于第二部分的扩充,变成了5个乐句,前3乐句的节奏完全一样。仿佛便捷的小火车在疾驰前进,又仿佛坐在火车上的人们愉快地哼唱着波尔卡。
在诙谐富有情趣的鼓点声中,乐曲进入到第三主题。这一主题由八个乐句组成,前四个乐句的第一小节完全一样,后四乐句的第一小节也完全一样,形成了乐曲的规整性。接着乐曲又在隐隐你的汽笛声中回到第一主题。在反复两遍第一主题后进入第二主题,最后乐曲在简单明快的节奏中结束。
3、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喜欢模仿是他们的天性。在本课的设计时,我紧密结合了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能力,在特堂教学中突出模仿性和表演性,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丰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
学习目标:
1、能在聆听《火车波尔卡》所描绘火车鲜明形象的同时,用动作表现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
2、感受快速的二拍子波尔卡音乐的特点,并能够尝试区分乐句、乐段。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想象创作能力,引导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习任务:
是否能够用动作表现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
是否能够简单区分乐句、乐段。
是否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学会了合作。
学习重点:
欣赏音乐所描绘火车的鲜明形象,能在聆听乐曲时,用动作表现欢快活泼的情绪。
学习难点:
尝试区分乐句、乐段,感受不同乐句乐段的不同特点。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聆听火车的声音导入
师:同学们,你听,这是什么声音?
二、初步完整欣赏音乐,感受活泼欢快的音乐情绪。
师:对!是火车的声音!今天小火车想邀请大家一起去奇幻旅行,你们想不想参加?那请小乘客们做好准备,小火车开动之前,车厢里播放了一首音乐,请大家安静聆听,听完后说一说,这首音乐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三、出示节奏图片,按节奏模仿火车的声音。
1、模仿汽笛声的节奏。
师:这首音乐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音乐,它的名字叫—《火车波尔卡》,它将要伴随我们的整个音乐旅行。现在我们准备出发,火车开始鸣笛啦,你听,呜—呜—,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吧。
2、模仿大车轮、小车轮的节奏。
师:你觉得小火车启动的时候,还会发出什么声音?
轰隆这是大车轮的声音。谁来模仿一下大车轮的节奏。我们一起让大车轮转动起来吧。
谁能来模仿一下小车轮的节奏呢?请大家将双手五指打开表示小车轮,双臂向前转动,咔嚓咔嚓,注意声音要轻声高位。
引导学生发现节奏的变化。
1)观察火车启动的节奏。
师:现在火车要启动了!请大家仔细观察,火车在启动的过程中,它开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2)模仿火车启动的节奏。
师:让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火车启动的声音吧。
欣赏《火车波尔卡》的第一部分——出发
(一)欣赏第一乐段—启动
聆听第一乐段,感受音乐情绪。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听着第一乐段,来模仿小火车启动的声音吧。
第二次聆听,找出相似的旋律出现了几次。
师:请你仔细听,当小车轮的音乐响起时,相似的乐句出现了几次?
第三次聆听,随着音乐画图形谱,并在每一乐句的句首拍手。
师:相似的乐句在音乐中出现了几次?(8次)现在让我们听着音乐,随着图形谱,找到小车轮的每个乐句,并在每句的第一个音用拍手来表示。
音乐游戏,用分组声势进入的方法感受渐强。
师:小火车启动的时候,除了速度开的越来越快,声音的力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渐强)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吧,老师来模仿汽笛声和大车轮的动作和声音,你们模仿小车轮的动作和咔嚓咔嚓的声音,你们分为8个车厢,在小车轮的音乐响起时,第一车厢的小乘客加入,第二乐句的时候第二车厢的小乘客加入,这样8个车厢的小乘客依次加入。让我们听着音乐开动起小火车吧,注意看老师的指挥。
(二)欣赏第二乐段—跳舞
1、欣赏第二乐段,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
师:请听接下来的音乐,听完后说一说,这段音乐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心情?
2、学生随音乐画旋律线,拍手。
师: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让我们跟着音乐,画出旋律线吧。
3、老师请一位学生示范舞蹈。
师:你们的乐感真强!老师仿佛看到大家开心的在车厢里跳起了舞。老师想邀请一位同学来跟我跳舞,谁愿意来?
4、学生两人一组舞蹈,感受第二乐段欢快热闹的音乐情绪。
师:你跳的真棒!你们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跳舞了。起立。请大家两人一组面对面,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吧。
(三)完整欣赏第一部分—出发
师:你们配合的真默契!这就是这首音乐的第一部分—出发,我们用A来表示。让我们再来完整的聆听一下第一部分。请你用动作来表现出火车出发时的心情吧。
五、欣赏《火车波尔卡》的第二部分—冒险
1、初次聆听第二部分,感知音乐的起伏。
师:刚才小火车非常平稳的行驶着,现在它要带着我们去冒险了,请你安静聆听,说一说这段音乐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心情?
火车加速
初次聆听第二部分的第一乐段,感受音乐。
师:请小乘客们扶稳坐好,现在小火车要带着我们加速了,请你仔细听音乐,你觉得小火车加速去了哪些惊险刺激的地方?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惊险刺激的场面。
师:那请大家猜一猜,老师的小火车经过了哪里?谁来做一个动作,让大家猜一猜你的小火车经过了哪里?
3)二次聆听,用动作表现音乐。
师: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现在就让我们听着音乐,选择你最喜欢的动作,让我们一起去加速冒险吧!
2、穿越森林
1)第一次聆听第二部分的第二乐段,感受音乐。
师:火车加足马力,冲过了一个又一个惊险的地方,它带着我们来到了一片美丽的森林里,请听接下来的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鼓励学生学生发挥想象,模仿动物的造型。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呀?你能用一个动作来表演你看到的动物吗?谁来表演一下?
3)第二次聆听,找出相似的乐句。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下这段音乐,如果每个乐句代表看到了一种动物,我们一共看到了几种动物?(4种)
4)第三次聆听,学生在每一乐句上变换动物造型。
师:你们听得真认真!现在让我们听着音乐,选择4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在每一句的第一个音变换动作,让我们比一比谁表演的动物最像。
4、完整感受第二部分
师:这就是这首音乐的第二部分—冒险,我们用B来表示。现在让我们再来完整的聆听一下第二部分,一起感受小火车经历的冒险吧。
六、欣赏《火车波尔卡》的第三部分——回家
1、完整聆听第三部分,发现与第一部分相似。
师:火车带我们冒险完之后,我们的旅程就快结束了,它要带着我们愉快的回家了。请仔细听,第三部分的音乐跟我们听过的哪一部分相似?
2、找出音乐尾声部分的不同,然后第二次聆听第三部分,完整用动作感受音乐。
师:谁来说一说,和我们听过的哪一部分相似?和第一部分相似,所以我们还是用A来表示。哪里又有所变化呢?结尾有所变化,多出来了一些音乐,表示火车到站了!现在让我们再来听一听第三部分的音乐,注意哨声模仿的是汽笛声,当哨声出现的时候,让我们一起和伙伴们说再见吧。
七、完整欣赏《火车波尔卡》
师:火车到站了,车厢里又播放起了这首音乐,让我们完整聆听,回忆一下今天的奇妙旅行吧。
八、介绍《火车波尔卡》以及什么是波尔卡。
1、介绍《火车波尔卡》
师:你们听的真认真!这首乐曲的名字叫什么?《火车波尔卡》。它是一首管弦乐作品,是奥地利作曲家爱德华·施特劳斯创作的。
2、介绍波尔卡
师:那什么是波尔卡呢?波尔卡是一种捷克民间舞蹈,一般为二拍子,ABA的三部曲式,节奏活泼跳跃。
3、老师跳舞,让学生感受波尔卡音乐和舞蹈的特点。
师:今天老师为《火车波尔卡》改编了一段舞蹈,大家欢迎吗?
九、完整听音乐做游戏。
师:现在大家想不想做个开火车的游戏?
谁来扮演窗外美丽的风景和可爱的小动物呢?老师点到的同学,请你选择一个地方,去表演动物或者植物。
谁愿意来搭山洞呢?老师点到的同学请你在中间搭长长的山洞。
现在老师是火车头,其他同学是小车厢,请小车厢们安静的来排队,注意把左手搭到前面车厢的肩膀上,右手模仿小车轮。大家准备好了吗?小火车出发啦!
听音乐离开教室
师:今天的奇妙旅行就要结束了,现在让我们听着音乐,开着小火车离开教室吧,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