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01 22:1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春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八下
一、选择题
1、春联的内容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下列春联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气象的是(

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一五计划指方向,举国欢腾建设忙
C.总路线大放光芒,超英美指日可待
D、改革开放添异彩,经济建设展宏图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
)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3、“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进一步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并且立即动员起来,鼓足干劲,群策群力,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进行新的长征。”材料所表述的政治路线来自于(

A.
遵义会议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四大
4、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时,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前者彻底消灭了中国的封建残余
B.前者使中国的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C.后者提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后者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5、联系与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某班的学生用这方法比较中国共产党的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
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①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会议
②都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都确定了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点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其中④处应该填写的是(  )
A.开天辟地
B.当家做主
C.遵义会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7、邓小平说:“这些年来搞改革的一条经验,就是首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利下放给农民。”下列能够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A.农业合作社
B.农业集体化
C.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读图,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主要得益于(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说:“40
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尝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我们党和政府在农村“大胆的试、勇敢地改”的重大举措是(

A.进行土地改革
B.成立农业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到2017年经济特区已经走过37年的历程。以下有关经济特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
B.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
C.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11、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断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B.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三角洲一内地
C.沿海经济一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D.经济三角洲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1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
)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海南经济特区
D.上海浦东开发区
13、下列不属于党的十八大的主题的是(?
)
A.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B.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C.为全而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D.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14、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在会上作了什么报告(?
)
A.《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面奋斗》
B.《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15、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国内生产总值从26.
6万亿元增加到51.9万亿元,跃升到世界第二位。我国取得上述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D.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6、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我们能够梦想成真的原因是
A.中国教育发展
B.中国科技发展
C.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D.中国外交成果显著
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其中中共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是(

A.西部大开发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一带一路”建设
D.上海浦东新区建立
18、“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的提出是在(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二、非选择题
1、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图1文章和图2会议有怎样的关系?
(2)图2会议确定了怎样的指导方针?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二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三 安徽省凤阳县1980—1982年粮食产量统计表
时间
粮食总产量
1980年
5.02亿千克
1981年
6.70亿千克
1982年
7.15亿千克
(1)材料一中的“协议书”是哪一个地方的村民立下的?
(2)材料二中“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农民为什么热烈拥护这个制度?
(3)材料三表格中的数据反映了什么现象?
(4)材料一中的协议书、材料二中的顺口溜与材料三中安徽省凤阳县粮食产量的变化之间有何关系?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深切缅怀他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勋,追思和学习他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进一步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两个世纪之交,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中国需要奋斗拼搏的起飞精神,需要“过五关、斩六将”的闯关精神,需要“万众一心,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需要大智大勇的历史时代,这是一个要求超前预见的历史转折关头,呼唤着一种富于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大智慧、活智慧、新智慧。
——王东《从毛泽东、邓小平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邓小平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居于什么地位?我们应该学习他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两个世纪之交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中国需要什么精神。在这历史转折关头,中国产生的富于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大智慧、活智慧、新智慧”的代表是什么?
2021春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
选择题
1、春联的内容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下列春联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气象的是(

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一五计划指方向,举国欢腾建设忙
C.总路线大放光芒,超英美指日可待
D、改革开放添异彩,经济建设展宏图
【答案】D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
)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答案】C
3、“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进一步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并且立即动员起来,鼓足干劲,群策群力,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进行新的长征。”材料所表述的政治路线来自于(

A.
遵义会议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四大
【答案】C
4、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时,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前者彻底消灭了中国的封建残余
B.前者使中国的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C.后者提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后者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答案】D
5、联系与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某班的学生用这方法比较中国共产党的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
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①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会议
②都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都确定了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点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6、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其中④处应该填写的是(  )
A.开天辟地
B.当家做主
C.遵义会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D
7、邓小平说:“这些年来搞改革的一条经验,就是首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利下放给农民。”下列能够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A.农业合作社
B.农业集体化
C.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8、读图,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主要得益于(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9、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说:“40
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尝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我们党和政府在农村“大胆的试、勇敢地改”的重大举措是(

A.进行土地改革
B.成立农业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10、.到2017年经济特区已经走过37年的历程。以下有关经济特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
B.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
C.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答案】C
11、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断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B.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三角洲一内地
C.沿海经济一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D.经济三角洲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答案】A
1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
)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海南经济特区
D.上海浦东开发区
【答案】D
13、下列不属于党的十八大的主题的是(?
)
A.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B.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C.为全而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D.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答案】D
14、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在会上作了什么报告(?
)
A.《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面奋斗》
B.《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答案】A
15、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国内生产总值从26.
6万亿元增加到51.9万亿元,跃升到世界第二位。我国取得上述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D.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D
16、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我们能够梦想成真的原因是
A.中国教育发展
B.中国科技发展
C.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D.中国外交成果显著
【答案】C
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其中中共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是(

A.西部大开发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一带一路”建设
D.上海浦东新区建立
【答案】C
18、“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的提出是在(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图1文章和图2会议有怎样的关系?
(2)图2会议确定了怎样的指导方针?
【答案】(1)图1反映的是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图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二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三 安徽省凤阳县1980—1982年粮食产量统计表
时间
粮食总产量
1980年
5.02亿千克
1981年
6.70亿千克
1982年
7.15亿千克
(1)材料一中的“协议书”是哪一个地方的村民立下的?
(2)材料二中“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农民为什么热烈拥护这个制度?
(3)材料三表格中的数据反映了什么现象?
(4)材料一中的协议书、材料二中的顺口溜与材料三中安徽省凤阳县粮食产量的变化之间有何关系?
【答案】(1)安徽凤阳小岗村。
(2)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3)安徽省凤阳县在1980—1982年的粮食产量逐年递增。
(4)材料一、材料二中这种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的做法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从而使材料三中安徽省凤阳县的粮食产量逐年递增,它们之间是因果关系。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深切缅怀他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勋,追思和学习他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进一步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两个世纪之交,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中国需要奋斗拼搏的起飞精神,需要“过五关、斩六将”的闯关精神,需要“万众一心,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需要大智大勇的历史时代,这是一个要求超前预见的历史转折关头,呼唤着一种富于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大智慧、活智慧、新智慧。
——王东《从毛泽东、邓小平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邓小平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居于什么地位?我们应该学习他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两个世纪之交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中国需要什么精神。在这历史转折关头,中国产生的富于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大智慧、活智慧、新智慧”的代表是什么?
【答案】(1)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热爱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创新等品质。
(2)奋斗拼搏的起飞精神,“过五关、斩六将”的闯关精神,“万众一心,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