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知识与能力测试卷课件(共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知识与能力测试卷课件(共5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1 17:2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知识与能力测试卷
温馨提示:
学用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35分 )
1.默写。( 10分 )
(1)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
(2)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 王安石《登飞来峰》 )?
(3)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 )?
(4)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5)杜牧《泊秦淮》中描写秦淮夜景并点明时间、地点的句子是“ 烟笼寒水月笼沙 , 夜泊秦淮近酒家 ”。?
(6)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勇敢地面对,不懈地走下去,往往会峰回路转,绝处逢生,这正如陆游《游山西村》中所说:“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7)龚自珍在《己亥杂诗》( 其五 )中代落花立言,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1分 )
  我半躺在图书室的长沙发椅上,不能出气了。我的脸孔发紫,双唇变蓝,身体器官失灵。我看不见,听不到。时间的概念在我心中消减了。我的肌肉不能伸缩了。这样度过的时间,我不可能估量。但我意识到我临死的痛苦开始了。我明白我是快要死了……
忽然我苏醒过来。几口空气吹入我的肺中。我们是回升到了水面吗?我们是越过冰山了吗?
不是!那是    ,我的两个忠实朋友,他们牺牲自己来救我。?
(1)以上文段出自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 海底两万里 》,“我”指的是 阿龙纳斯 。(2分)?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C )(3分)
A.“时间的概念”和“几口空气”均是偏正短语。
B.“脸孔发紫”是主谓短语。
C.“身体器官”是并列短语。
D.画横线的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解析】“身体器官”是偏正短语。
(3)请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2分)
示例一:这样度过的时间,我难道能估量( 吗 )?(2分)
示例二:这样度过的时间,我怎么可能估量( 呢 )?(2分)
(4)结合原著,说说“我”的两个忠实朋友是谁以及他们是如何牺牲自己来救“我”的。(4分)
尼德·兰和康塞尔。(2分)他们把气箱里仅剩下的一点空气留给“我”呼吸。(2分)
3.七年级(1)班开展“寻找春天的踪迹”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4分 )
(1)请按提示修改“申请书”。(6分)
申请书
亲爱的班委会:
我申请参加“寻找春天的踪迹”综合实践活动。为禁止安全事故发生,在活动中,我坚决服从班级安排,做好个人安全防护。我保证做到和同学们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此次综合实践活动。特此申请,请班委会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王晓亮
2021年4月26日
①申请书中用语不得体的一处是“ 亲爱的班委会 ”,应改为“ 班委会( 或:尊敬的班委会 ) ”。(2分)?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将“禁止”改为“防止” 。(2分)?
③申请书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此致”前空两格,“敬礼”顶格写 。(2分)?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三道题,请你回答。(8分)
①在“色彩·春天”活动小组展示时,主持人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颜色。(3分)
  在诗人眼中,春天是五彩缤纷的。当充满张力的色彩撞进诗人的眼中,一句句清丽的诗便脱口而出。“一畦春韭 绿 ,十里稻花香。”“月华今夜黑,全见梨花 白 。”“一帘 红 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真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啊!?
诗句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时节
A
C
B
时节: A.孟春     B.仲春     C.季春
②在“景物·春天”活动小组交流时,大屏幕上有一道诗句与时节的搭配题,请你将正确选项填入表格。(3分)
③“创作·春天”活动小组展示了一首小诗,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将其补充完整。(2分)
东风吹开了河面的薄冰
多彩的春姑娘便亮相了
洁白的头巾上,闪烁着纯真与无邪
湛蓝的眼眸里,透露出憧憬和希望
               ?
示例一:细嫩的面庞上,洋溢着青春与活力(2分)
示例二:翠绿的衣裙间,展现出青春与美丽(2分)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要注意:①句子结构要相同;②修辞要恰当;③除了明显的共用词语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本题根据画线的句子可知,应描写“春姑娘”的外貌,然后根据前两个句子的结构仿写即可。
二、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行到低时心自洁
包利民
①我总是喜欢去一些人迹罕至之处,就像脚步喜欢独处。比如只有长风和白云路过的山谷,是我很流连的所在。
②那是一个很小的山谷,两座小山也并不高,却林木葱茏,遮天蔽日。我也是很(    )的一次,看到小山上有一条细细的小路,便走了上去,走不到半山腰,路便湮没于荒草灌木丛中。停住脚步,四处望了望,都是密密匝匝的树,想了想,凭着感觉向着右边横穿过去。便遇到了一条极细的溪流,细得轻唱的声音都被风声湮没了。
③在山林里遇见山溪,如同在无边的旷野里(    )听到笛声,那是很奇妙的点缀,不仅是为山为旷野,更是给心灵。在流动的溪水里洗了手,便跟着它的脚步向下走,想遇见它所遇见的所有美好。溪流曲折得像我走过的世间路,我却没有像它一般一路轻唱。并没有多遥远,转了几转一直向下,便忽然身在一个小山谷里。平缓处的小溪变得宽泛了许多,溪水更为清澈,两岸也是长满了花草。
④于是这个晴朗的夏日午后,我便误闯进了心底的桃源。两边的小山掩护阻挡着尘世的喧嚣,连阳光的热情到此都减少了许多。只有风的潜入,只有云的窥视。蜂蝶和各种飞虫爬虫是土著,悠悠然登堂入室。如今又多了我的足音和目光,我走得很慢,怕匆匆的脚步和猝然的目光,会惊醒这难得的阒然。谷中无树,青草恣意生长,纷纷开且落的幽花此刻依然在丰盈着自己。我想,即使花儿落去,那些结下的种子,依然会继续丰盈着它们。
⑤只是我还是最喜欢山谷里的溪水,那么低,那么慢,那么清,或者是因为慢了,才不会激起尘埃,才会静静地沉淀,所以才那样的澄澈。连映着花影草影都那么清晰生动,像是静美的年华,慢慢地走。溪边有一块很平整的石头,竟然不生青苔,像是一直被风净扫着在等我。坐在那儿,便觉得自己沉入了山的深处,大地的深处,人间的深处,视角和感觉都变得不同寻常。草虫流水更近,近得欲要融入那个童话般的情节里。
⑥便隔一段时间我就去看看,就这样从夏天的繁盛,走到秋天的萧瑟。我的小小山谷,小小世界,繁盛而不张扬,萧瑟而不冷清。我总是要在溪边那块石头上坐一会儿,生命静得可以听到花草的低语,心儿柔软得要流淌进那弯清流。于是就走到了冬天,冬天我只去过一次,在一场雪的到来之后。
⑦山上的小溪已经看不见,我却能感知到它的存在,它走过的路,任季节也覆盖不了,依然循着它到了山谷。前两个季节的色彩已被更改,满眼的洁白。我轻轻地踏雪而行,空谷里凝结着寂静,溪流在此处(    )存在,只是凝固了形状,披上了雪衣。那些花草已经枯黄,从厚厚的雪里露出身躯,简约的枝丫挂着丝丝缕缕的风。
⑧那个冬天我再没有去过,我怕自己纷乱的足迹,搅扰了那片宁和。
⑨一直到了四月中旬,山上,大地上,那些雪已经燃尽,向阳处也冒出了新鲜的草芽。收拾好了心情,又走上那座小山,像是去赴一场期待很久的约会。再次见到山溪,它成长了好多,许是山雪消融的缘故。还未下到梦中的小山谷,目光便先已抵达。谷中可能阳光稀少,花草未萌,初醒的溪流依然清清缓缓,依稀还是昨秋的模样。空谷的深处低处,有一小片洁白,心里便是一动,走过去,走到近前,果然是一小片晶莹的雪!山外已经春染大地,此处还留有悠长悠长的冬天的余韵。面对最后的雪,眼中依然是它最初的洁白。便觉得生命中许多的琐碎许多的失意,在这一刻,随风飘散。
⑩也许,行走到人生的最低处时,会如谷中溪流,能更多地保持一份清澈的情怀;会如谷中余雪,能更长久地保持一颗洁白的心。
( 节选自《思维与智慧》2020年第5期,有删改 )
4.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3分)
A.依然 偶然 忽然 B.偶然 忽然 依然
C.忽然 依然 偶然 D.偶然 依然 忽然
5.文章写了山谷四季的景色,请在横线上补写出山谷的特点。(6分)
  夏天, 繁盛而不张扬 →秋天, 萧瑟而不冷清 →雪后的冬天, 满眼的洁白,寂静、宁和 →四月中旬,留有冬天的余韵?
6.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4分)
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对自己偶遇山谷的记叙;内容上,表达自己对幽静的山谷的喜爱,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4分。每点2分 )
7.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蜂蝶和各种飞虫爬虫是土著,悠悠然登堂入室。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赋予“蜂蝶”“各种飞虫爬虫”以人的情态,写出了山谷中昆虫们的闲适,烘托出山谷环境的清幽,(2分)表达了“我”对山谷的喜爱之情。(1分)
8.本文与《一棵小桃树》采用了哪种相同的写作手法?试结合本文内容加以分析。(5分)
托物言志。(1分)本文通过描写山谷中溪流的清澈,余雪的洁白,(2分)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感悟:行走到人生的最低处时,能更多地保持一份清澈的情怀,能更长久地保持一颗洁白的心。(2分)
[二]( 18分 )
生命中的太阳
王献斌
①去年11月4日上午,姐姐突然打来电话说:“你不忙的话赶紧回来!”姐姐怕影响我工作,很少给我打电话。那一刻,我心里明白,可能是父亲不行了。办妥请假手续,刚换完机票,发小郑忠民打来电话:“伙计,你伯( 父亲 )走咧,叫上媳妇娃娃快回来。”挂了电话,我一下瘫在候机厅的椅子上,任凭泪水在脸上肆虐。那一天是我悲痛又难忘的日子,因为从此我成了一个没有父亲的游子。
②父亲生于耕读门第,不满16周岁便瞒着爷爷当了兵。国庆70周年之前,县政府有关领导还专程看望父亲,并代颁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令我们家门庭生辉,无上荣光。不承想,这是父亲最后留给我们的传家之宝。记得我当兵那年,正值边境作战,因为我是长孙,爷爷跟全家人极力反对。唯独父亲把我叫到屋子外,抚摸着我的头说:“敦娃,国家正需要人,想去就去吧。去了可要好好干,别惜身体,别想家,家里有伯在。”后来,在父亲的鼓励下,二弟也当了兵。如今,我们姐弟四人的5个孩子先后携笔从戎,且都在西北边防服役。
有一次,父亲掰着手指自豪地对我说:“我们弟兄加上你们一代和孙子辈,咱家三代13个男人12个当过兵。”从父亲的语气里,我分明感受到他那发自内心的高兴和自豪。在父亲生命的最后几年,我每回探家都要带套军装,临进家门或归队时先换上军装,然后再到父亲面前恭恭敬敬地敬个军礼。父亲也会颤颤巍巍地抬起手臂回礼,即便手臂举不到位,可他是认真的。
③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一生平和处世,与人为善,敬老怜贫,没有和谁红过脸、吵过架,却唯独打过我一次。那是在我11岁的那个夏天,我和几个小伙伴在村里池塘中游泳戏水,父亲见了二话没说便追着我打。我辩解说,人家娃娃下水都没人管。父亲听后更恼火,揪着我的耳朵说:“池塘水是全村人的饮用水,人家是人家,你就是不行。”从此,我再也没有下过池塘。父亲曾经是油漆匠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到春节前夕,父亲就在家里支好桌子,摆好笔墨,义务给村民书写春联。平常时节村里贫穷人家请父亲做油漆活时,父亲念其恓惶,只给做活,不吃人家的饭,有时还贴上自家材料,少收甚至不收工钱。当然,每逢我们家有重体力活时,村里人也争相帮忙。父亲和邻里们这些淳朴的善举不经意间影响着我,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④父亲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的文化程度不算高,却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且悟性极高。油漆家具、裱炕围、画门帘、描脸谱、书法绘画诸般手艺远近闻名,尤其能写一手漂亮的美术字,在方圆几十里乃至县城都很有名气。20世纪90年代前,县上一些单位、乡镇、学校的门牌,经常请父亲书写。每年春节和夏收时节,村里、学校围墙上的宣传标语,也都是出自父亲之手。那是以白石灰和水为材料,以喷雾器为工具,不用画线打格子,一次性在土墙上喷写出两米见方的白灰美术字,此乃父亲的绝活!我曾经跟随父亲学过手艺,继承下来的不及其半,这着实让我愧疚和遗憾。
⑤父亲生命的最后几年,我用全部假期来陪伴他,但每次刚待几天他就会问,你啥时候回部队。我不明白他是不想让我走,还是真的催我回部队。其实,父亲去世前半个月,我还守在他身边,可是我终究没有陪伴父亲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我知道,父亲在床上躺了6年多,实在太苦太累了,他已经耗尽了活着的体力。
⑥父亲虽然走了,但他如我生命中的太阳,永远高悬在我心中,放射着温暖明亮的光芒。
( 节选自2020年8月31日《解放军报》,有删改 )
9.有同学打算朗诵这篇文章,你觉得朗诵第①段应该采用哪种语调?(2分)
哀婉低沉。(2分)
10.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的句子。(4分)
  唯独父亲把我叫到屋子外,抚摸着我的头说:“敦娃,国家正需要人,想去就去吧。去了可要好好干,别惜身体,别想家,家里有伯在。”
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2分)写出了父亲对“我”的理解、支持和关爱,也表现出父亲的家国情怀。(2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赏析重要语句的能力。句中“抚摸着我的头”是动作描写;“敦娃,国家正需要人……家里有伯在”是语言描写。通过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父亲支持“我”当兵的场景,进而展现了父亲对“我”、对国家的爱。
1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的形象。(6分)
①父亲是一位有着家国情怀的老军人。他不满16周岁便瞒着爷爷当了兵,同时支持家人当兵,并为此自豪。②与人为善,敬老怜贫。父亲义务为村民们写春联;为村里贫穷人家做油漆活,少收甚至不收工钱。③多才多艺。父亲多种手艺远近闻名,尤其能写一手漂亮的美术字。( 6分。每点2分 )
12.说说你对文章标题“生命中的太阳”的理解。(6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父亲比作“我”“生命中的太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在“我”心中的地位,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和敬佩;(2分)标题交代了文章写作对象,也是全文的行文线索;(2分)文题新颖,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三]( 15分 )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泰山记( 节选 )
姚 鼐
  戊申①晦②,五鼓③,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④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⑤,而皆若偻。
[注]①戊申:当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②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③五鼓:五更。④摴蒱( chūpú ):骰子。⑤绛皓驳色:大红色与白色夹杂。
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2分)
(2)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略微看见云中立着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是山。(2分)
15.《望岳》中表达诗人首望泰山之时的惊喜与感叹之情的句子是“ 岱宗夫如何 ”;《登泰山记》( 节选 )中写泰山上寒风之猛烈的句子是“ 大风扬积雪击面 ”。(2分)?
    共同点
篇 目    
表达方式
泰山的特点
思想感情
《望岳》
《登泰山记》( 节选 )
① 描写 ?
② 高峻 ?
③ 抒发了对泰山壮丽的景色的赞叹和喜爱之情
16.比较《望岳》和《登泰山记》( 节选 )的共同点,填写下表。(4分)
【参考译文】
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是月底,五更的时候,( 我 )和子颍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大风扬起的积雪扑打在脸上。亭子东面从脚往下都云雾弥漫,略微看见云中立着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是山。天空的尽头,云彩有一线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亭以西的山峰,有的被太阳照着,有的没有,大红色与白色夹杂,都像弯着腰一样。
三、写作(55分)
1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家乡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许是亲切的乡邻,或许是秀美的景色,或许是特别的风俗……
请以“家乡的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和要求】
(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2)自选文体,自定立意。
(3)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
(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题目要补充的内容可以是某种物,如荷花、柳絮;可以是风景,如公园、小河;可以是风俗、小吃、亲人;等等。可以说,家乡的一切都可以成为补题的内容。补题时,也可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题更灵动,以吸引读者。从文题来看,文章应该表达对家乡的赞美或热爱等情感,应选择符合“家乡”的素材,抒写家乡与众不同的风土人情,表达真挚的情感。体裁上,适合写记叙文或散文。
?
【佳作展示】
家乡的芦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在学校阅览室读书时,无意间读到了《诗经》中的这两句诗,不禁陷入无尽的遐想,依稀又记起童年时家乡的芦苇。
春天来临,几场细雨下过,大地复苏,村边那条小溪里的水便不知不觉地涨起来了。接着,一夜之间,小溪里芦苇的嫩芽便破土而出,迅速地拔节,舒展叶子。远远望去,一片黄绿,走到近前却又不见。一周后,便由黄绿变成深绿,一根根像箭一般挺立着,远远望去,好似一道绿色屏障。
夏季,苇影婆娑,一棵棵芦苇和风舞蹈,简直就像一个个优秀的芭蕾舞演员,卖弄着自己高挑的身材和娴熟的技艺。试想,有谁能不为之赞叹?孩时的我,每每挽起裤腿,窜入苇林,看着她在空中摇曳,一抹甜甜的笑容挂在了我的脸上。
秋天,风轻轻地掠过,芦苇摇曳着身姿,芦花像一片银波荡漾开来。这时闭上双眼,能听到芦苇叶发出的沙沙响声,时不时有芦苇花略过脸颊,毛茸茸的、痒痒的。周围是那样的宁静,长长地吸一口伴有泥土清新和芦花甜味的空气,是那样的惬意!
初冬,人们将芦苇收割起来,一垛垛的芦苇,将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有的和篾条一起,被编织成光洁溜滑的苇席,有的和玉米皮、麻绳一起,被编成“毛鞋”。还有的被心灵手巧的家乡人编成果篮、笔筒等精美的工艺品,远销全国。
深冬,滩涂一片肃杀,那层层的枯黄的芦苇叶子,经受了风吹霜打、雨雪冰冻,它们化作了泥土,为地下的芦苇根提供养料,来年春天又一茬新生的芦苇将破土而出。
这生生不息、质朴顽强的芦苇,多像家乡善良坚忍的人们啊。那芦苇似海的景象,始终牵动着我的回忆。
【名师点评】
①脉络分明,情感真挚。文章引用诗句,引出家乡的芦苇,以时间为序,写出了家乡芦苇四季的变化。结尾升华主题,表达了对家乡芦苇以及人民的赞美之情。
②文句优美,语言流畅。作者文字功底深厚,语言凝练,善用修辞,整篇文章读来情思充沛,富有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