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中考生物试题专题分类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一、选择题
1.(2011义乌)12.农民伯伯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
A.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B.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C.适时给农作物施化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D.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
答案:C
2.(2011苏州)41.王大爷所在的村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通过植树、生产蔬菜等副业来增加收入。在植树过程中,为了提高树苗成活率,王大爷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带土移栽 B.去掉部分叶片移栽
C.在烈日炎炎的中午移栽 D.保留所有叶片移栽
答案:A B
3.(2011孝感)园林工人在移栽树苗后,常常在树苗上方加装黑色网罩以提高成活率。该做法应用的原理是
A.减缓土壤水分的蒸发 B.降低蒸腾作用的强度
C提高呼吸作用的效率 D.降低光合作用的强度
答案:B
4.(2010南通)18.下图是某种小麦在不同时期平均每天需水量的柱形图,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的发育期是
A. 返青期
B. 拔节期
C. 抽穗期
D. 灌浆期
答案:C
5.(2010聊城)2农民为农作物施肥的主要目的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
A.糖类 B.蛋白质 C.无机盐 D.土壤微生物
答案:C
6.(2010聊城)23.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的是
A.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气孔是否一样多 B.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C.叶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D.叶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答案:A
7.(2010苏州)38.右图是蚕豆叶不同切面结构示意圈。在“制作与观察蚕豆叶下表皮的临时装片”实验中,,低倍镜视野下观察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
A.② B.③ C.④ D.⑤
答案:C
8.(2010苏州)39.继续观察上题图示,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抉的门户是
A.② B.③ C.④ D.⑤
答案:D
9.(2010济宁)25.第23届省运会将于2014年在我市举办,各县市区均投入一定财力进行城市绿化。在移栽一些树木时,绿化工人往往去掉一些枝叶,个别还采取遮阳措施,这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
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 D.吸收作用
答案:B
10.(2010济宁)5.第23届省运会将于2014年在我市举办,各县市区均投入一定财力进行城市绿化。在移栽某然树木时,绿化工人往往去掉一些枝叶,个别还采取遮阳措施。这主要是为了了降低植物的
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 D.吸收作用
答案:B
11.(2010济宁)20.某菜农为提高大棚内蔬菜的产量,向大棚内施加气肥,你认为气肥的主要成分应该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甲烷
答案:B
12. (2010枣庄)10.图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左侧上升。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植物的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分解作用
答案:A
13.(2010菏泽)4下列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A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 B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
C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D夏天早上和傍晚给植物浇水
答案:D
14.(2010长沙)7.下列不利于移栽植物成活的是
A.带土移栽 B.选择阴雨天移栽
C.剪去部分枝叶移栽 D.选择光照最强的时候移栽
答案:D
15.(2010恩施)4.植物通过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 如图2所示,现有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装置,装置内水面相平,两株植物的叶片大小、形态及功能相同。将两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1小时后,比较甲、乙装置中两细管底部的压强(压强用P表示),正确的是
A. P甲<P乙 B. P甲>P乙 C. P甲=P乙 D.无法确定21世纪教育网
答案:B
16.(2010威海)9.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不包括
A.降低叶片的温度 B.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C.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水量 D.有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D
17.(2010承德)13.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 )
A.叶片 B.树皮 C.根尖 D.花瓣
答案:C
18.(2010宿州)1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有重要作用,主要是因为它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答案:C
19.(2010南通)5.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
A.锌、氮、钾 B.钙、氮、磷 C.硼、磷、钾 D.氮、磷、钾
答案:D
20.(2010南通)13.农田中一次施肥过多,农作物会出现萎蔫现象,解决的最好办法是
A.增加光照 B.大量浇水 C.疏松土壤 D.减少光照
答案:B
21.(2010南通)17.森林生态系统往往降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A.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加 B.光合作用旺盛,利用水分多
C.呼吸作用较弱,产生水分少 D.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减少21世纪教育网
答案:A
二、资料分析题
1.(7分)在温室大棚内进行作物种植具有减少水分蒸发,便于调控棚内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等优点。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作物生长旺盛时期,要定期补充一定量的水分,被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水分绝大部分都被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这不仅有利于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有效地散热,还能促进 。
(2)对温室内的土栽作物施用有机肥,不仅有利于培育绿色食品,还可增加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2分)
(3)对棚内栽培的作物适当增强光照,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其中的道理是适当增加光
照可使 增强,
(4)假如在大棚内培育玉水新品种,会因风力不足,雌花穗得不到足够数量的花粉。为了弥扑这缺陷,可采用 的方法。
(5)“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的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低碳生活”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尽力减少能量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从而降低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至少写出两条来和大家分享:
。(2分)
答案:(1)根对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2)有机肥被分解释放二氧化碳 (3)光合作用 (4)人工辅助授粉 (5)随手关灯、节约用水等。
2.(2011郴州)56.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郴州市莽山国家森林公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风景壮丽.是湘粤边界上的雉色明珠。至今仍保持有6000公顷的原始森林,是一座“绿色水库”.森林中的枯枝落叶就像厚厚的海绵,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也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即使在干旱季节,山上的溪流也不干涸。莽山夏无酷暑,冬有冰雪,7月平均气温22.7℃,比市区低5—7℃,是生态旅游、避暑、体闲度假胜地。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莽山原始森林被称为一座“绿色水库”的原因是 。
(2)夏天莽山的气温比市区低的原因是大量的植物进行____带走热量、降低气温,可见生物可以 环境。
(3)莽山国家森林公园动物种类繁多是因为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动物的生存提供了足够的 、水分和隐蔽地。
(4)为了绿化祖国美化环境,增加我国植被面积,请提出1---2条好的建议:____
。
答案(1)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2)蒸腾作用 影响 (3)食物 (4)爱护植被,植树造林等。
3.(2011泉港区)39、你能运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植物生理的原理解答实际问题吗?(5分)
(1)在温室中种植蔬菜时,农民通常采用向温室中添加二氧化碳而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是利用了 作用的原理;
(2)新疆的哈密瓜、葡萄特别甜,这是因为新疆地区夜晚气温低,降低植物的 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3)炎热的夏天,植物的叶片不会被强烈的阳光灼伤,这是因为植物进行了 作用,
带走了叶片的热量;
(4)小明种了一棵月季,为了让月季快点生长,小明给它施了许多肥料,结果几天后,
月季却枯萎死亡,这是由于大量肥料使土壤溶液浓度 根毛细胞内细胞液浓度,导致月季根部 (填“吸水”或“失水”)而出现的“烧苗”
答案:(1)光合(2)呼吸(3)蒸腾(4)大于、失水
4.(2010莱芜)18.(7分)去年秋季直至今年春季的连续干旱使我国西南部分地区受灾严重,农作物大量减产或绝收。请回答:
(1)水是生命之源,在______________中,有机物相互作用形成了最初的生命,即原始生命诞生于水,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2)干旱影响春播,从种子萌发的条件分析,是因为______________,农民伯伯常在雨后或将种子充分浸泡后再播种就是这个道理。
(3)下表为某植物不同器官含水量统计数据,表中数据说明:水是______________;同种植物不同器官含水量______________。
部位 根尖嫩梢 树干 干燥的种子 肉果类果实
含水量/% 60~90 40~50 10~14 60~90
(4)植物主要通过根毛“疯狂喝水”,喝进来的水分绝大多数用于蒸腾作用。“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说明绿色植物不仅能够涵养水源,还可以通过蒸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缺水引起农作物减产,说明水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城市管网漏水、农田大水漫灌、工业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不高等水资源浪费现象俯拾皆是。如果你是一名环保专家,你将对我们的工业、农业、生活用水提供什么建议
答案:(1)原始海洋 (2)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3)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不同 (4)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5)水的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6)工业用水要加大循环使用力度;农业用水要改漫灌为滴灌;生活用水要节约等
5.(2010浙江嘉兴)26.自2009年8月起,云南遭遇了60年未遇的三季持续干旱,广西、贵州局部地区也遭遇50年来罕见的极端干旱,导致数百万人受灾,几千亩农田受旱。在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同学们谈论到了干旱与农作物的问题,请你参与讨论并作回答。
(1)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弱 ▲ 作用。
(2)西南干旱地区农民采用“水田旱种”进行抗旱保收成,在水田种上大葱、玉米等耐旱作物。从生物进化角度看,耐旱作物能够生存是 ▲ 的结果。
(3)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下表四种植物叶片中,最适应干旱环境的是 ▲ 。(选填编号)
叶片 表面积/mm2 体积/mm3 表皮厚度/um
A 292 64 14
B 144 63 24
C 301 62 15
D 593 121 13
答案:(1)蒸腾 (2)自然选择 (3)B
6.(2010南京)31.(4分)根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它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满足植物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图5是细胞吸水和失水模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区。
(2)施肥过多植物会出现“烧苗”现象,其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 根细胞细胞液浓度。 (3)上图中, 图表示细胞处于失水状态。
(4)在细胞中,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
答案:(1)成熟 (2)大于 (3)A (4)细胞膜
7.(2010中山)33(7分)中山市五桂山森林茂密,是一座“绿色水库”。森林中的枯枝落叶就像厚厚的海绵,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也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即使在于旱季节,山上的溪流也不干涸。五桂山还是避暑胜地,七月平均温度只有23℃,比市区低5~6℃。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l)五桂山能涵养水源的原因是____ 。
(2)夏天,五桂山的气温比市区低的原因是__ __。
(3)树木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分别是通过根的________、茎的____、叶的___ 等结构进行的。
(4)为了增加我国森林面积,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我国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 ”。大家应该积极参加这项活动,亲手建设美好的绿色家园。
答案:(1)五桂山森林茂密,能涵养水源 (2)树木的蒸腾作用带走热量,降低周围温度 (3)根毛 导管 气孔 (4)植树节
三、实验探究题
1.(2011义乌)33.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1)取两组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分别留下6张和3张叶片。
(2)把枝条放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3)1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两组枝条的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
【实验现象】
如图所示。(横切面中出现红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经过)
【实验结论】
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是 ▲ 。
【分析应用】
(1)横切面中的红色染液存在于木质部的 ▲ 中。
(2)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是 ▲ 作用越强的原因之一。
(3)根据实验结论,在移栽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
答案: 实验结论: 植物叶面积越大,运输水的速率越大。 (1)导管(2)蒸腾(作用)(3)剪去部分枝叶(叶片)
2.小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分析回答:
⑴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就是导管所在的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 ▲ ;
⑵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 ▲ (选填一项);
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
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
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⑶小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在甲、乙两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将两烧杯放在温度较高的同一地方,但只在乙烧杯中插入新鲜的芹菜。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较快的是 ▲ 烧杯,该烧杯液面下降较快主要是由于叶片发生了 ▲ 作用。
答案:(1)运输水和无机盐 (2)D (3)乙 叶片的蒸腾作用
3.(2011杭州)29.(6分)1648年,荷兰医生海尔蒙特把一株2.27kg的柳树苗种在装有90kg土壤的有盖木桶里,只浇雨水。持续5年,他发现柳树质量增加了74. 33kg,而土壤质量只减少了56. 7g。他据此第一次指出:“水分是植物体自身制造的原料”。到了1699年英国的伍德沃德改进了海尔蒙特的实验。他利用大小长势相同的薄荷苗为实验材料,把苗种在水里,控制给水量,并将装置放在室内阳光充足的阳台上,减少外界因素干扰。他选用不同水源进行重复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伍德沃德的实验具有创新意义,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填字母编号) 。
A.比较薄荷苗的平均质量增长率不能作为得出实验结论的依据
B.选用薄荷苗可节省实验时间
C.进行了重复实验减少实验偶然性
D.选用长势相同的薄荷苗减少干扰
(2)分析伍德沃德实验数据可得,植物质量的增加不仅与水有关,而且与 有关。
(3)根据你对光合作用的认识,伍德沃德的实验不能证明植物质量的增加与大气成分中的
密切相关。
答案:(1)A (2)无机盐 (3)二氧化碳
4.(2011泉港区)40.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植物生活方式”的活动中,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5分)
⑴将罩上塑料袋的植物置于暗处5~6小时后,打开阀 门,轻轻挤压塑料袋,使袋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 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原因是:植物进行 作用,产生 (气体)。
⑵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植物通过叶片 上的 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这些水分主要是 通过植物根尖的根毛区吸收后,由木质部的________自下往上运输到叶片。
答案:(1)变浑浊、呼吸、二氧化碳(2)气孔,导管
图2
表示含不染液
表示含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