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中考生物试题专题分类 生物与环境

文档属性

名称 近两年中考生物试题专题分类 生物与环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3-07 23:3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近两年中考生物试题专题分类 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1.(2011菏泽)18.“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越来越少。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造成蛙类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的是
A.栖息地和繁殖环境遭破坏 B.环境污染口趋严重
C.青蛙之问的牛存斗争加剧 D.人类的大量捕杀
答案:C
2.(2011温州)11.文成县铜铃山森林公园是温州现有26个森林公园之一,其中有大鲵(俗称娃娃鱼)、黄腹角雉、五步蛇和连香树等珍稀动植物资源。铜铃山森林公园中所有的大鲵可看作一个
A.生物圈 B.生态系统
C.群落 D.种群
答案:D
3.(2011苏州)3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
A.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石燃料供应紧张
B.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
C.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
D.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
4.(2011苏州)34.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下列行为与举措中,有利于保护和恢复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是
A. 大力开垦荒地,发展农业 B.进一步发展畜牧业
C. 退耕还林、还草 D.进一步加大城市化建设力度
5.(2011台州)8.雷鸟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A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 D.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些四季常青
答案:A
6.(2011聊城)1.“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
A.遗传和变异 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活需要营养 D.生长和繁殖
答案:D
7.(2011聊城)19.生物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鱼体呈梭型,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B.荷的叶柄中空,便于根的呼吸
C.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翔 D.昆虫具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吃掉
答案:D
8.(2011济宁)3、去年我市出现了严重旱灾,春节期间温家宝总理亲临曲阜视察灾情,并做出重要部署——严防因干旱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从中可以看出
A温度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B水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C阳光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D土壤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答案:B
9.(2011济宁)8、为保护环境而提倡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各项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①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②农田秸秆焚烧处理③少开空调、少吹风扇④电脑始终处于开机状态⑤少看电视,多户外运动⑥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⑦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A①③⑤⑥ B②④⑤⑦ C①②③⑤⑦ D①②③⑥
答案:A
10.(2012南通)1.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大雁南飞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鱼儿离不开水 D.秋风扫落叶
11.(2011南安)6.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气温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
A.阳光 B.水 C.温度 D.空气
答案:C
12.(2011南安)21.在我们学到的谚语中,很多与生物学有关系,下列谚语中能够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答案:A
13.(2011湘潭)1.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湘江水,发现有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可以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A.有细胞结构 B.呈球形 C.呈绿色 D.体积微小
答案:A
14.(2011湘潭)8.“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可作为下列哪项的实例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答案:A
15.(2011怀化)2.在沙漠地区,生存的生物种类非常少,影响生物在此生存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 D、土壤
答案:C
16.(2011怀化)6.在一片森林中,有土壤、水、阳光、空气、还生活着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了
A、生活环境 B、非生物因素C、生态系统 D、生物因素
答案:C
17.(2011怀化)12.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据报道,我国现在有二分之二的城市被垃圾包围,农村地下水资源50%不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下列所述情况可能引起水污染的是
①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②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③日本福岛核电站将处理受损核反应堆的冷却水直接排入大海
④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废气的任意排放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18.(2011郴州)1.小红同学在学习小组讨论生物的特征时,列举了以下实例。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生物都能运动 B.生物都需要营养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答案:B
19.(2011郴州)2.大雨过后,蚯蚓会爬出洞穴。此现象与蚯蚓的生理功能有关的一项是
A.呼吸 B.营养 c排出体内废物 D.生长和繁殖
答案:A
20.(2011郴州)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描述了同种植物在不同环境开花的时间不一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土壤 B.空气 C温度 D.阳光
答案C
21(2011广东)5.当触摸含羞草时,它的小叶会很快合起来,这说明含羞草具有的生命特征是
A.能够运动 B。需要呼吸
C.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D.能产生反射
答案:C
22.(2011广东)16.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会导致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层破坏 D.皮肤癌增加
答案:B
23.(2011潍坊)4.管理不善的玉米地里杂草丛生,会影响玉米的产量,这主要是因为
A.杂草与玉米互利共生的结果 B.杂草寄生在玉米上影响玉米生长
C.杂草使玉米的品质受到影响 D.杂草和玉米争夺生活条件的结果
答案: D
24.(2011泉港区)35、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出除“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外,还有一个是( )
A.环保奥运 B.现代奥运 C.古典奥运 D.绿色奥运
答案:D
25.(2011宜春)4.“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诗里暗含着生物知识,
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答案:B
23.(2011益阳)4.福岛核电站事故使日本今夏电力供应短缺。为此,日本民众采用“绿色窗帘法”,即在住宅墙体外种植绿色植物以遮挡太阳光,从而节省开放空调冷气所需飞能源,消减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下列各项与上述理念不相符的是
A.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 B.一水多用,如用淘米水浇花
C.少开汽车多走路 D.衣服洗后用烘干机烘干
答案:D
24.(2010苏州)3l.世界气候大会 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舍议上,为了应对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各国首脑就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磋商并签订“减排”协议。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主要是指
A.氧气 B.硫化氢等有毒气体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答案:C
25.(2010南京)22.当前,某些地方的个别官员为了打造所谓的“城市名片”,不惜重金移栽一些南方树种,但因“水土不服”,成活率较低。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一些南方树种在北方成活率低主要是受以下哪种因素的影响
A.水分 B.空气 C.温度 D.阳光
答案:C
26.(2010济宁)2.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A.惊弓之鸟 B.蜻蜓点水 C.杯弓蛇影 D.望梅止渴
答案:B
27.(2010济宁)3.具备下列哪一特征的植物不适宜生活在如右图所示生物生活的环境中
A.根系很发达 B.茎肥厚多汁 C.角质层致密 D.叶面宽大
答案:D
28.(2010潍坊)18.下列关于植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影响植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指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非生物因素
B.植物对于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
C.植物开花结果时,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D.可采取人工延长光照时间的方法,让菊花提前开花
答案:B
29.(2010枣庄)20.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全球瞩目,“低碳生活”将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根据下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②减少大气中的CO2
C.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
D.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答案:B
30.(2010恩施)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下列主要反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田鼠大量繁殖使农作物减产 B.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
C.杂草丛生使农作物减产 D.旱灾使农作物大量减产
答案:D
31.(201南通)25.为了办好2010上海世博会,上海有关部门对汽车尾气进行检测。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
A.大气污染 B. 水污染 C. 土壤污染 D. 固体废弃物污染
答案:A
32.(2010聊城)16.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
A.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答案:B
33.(2010衢州)11.2010年5月,美国科学家将人造DNA植入到一个细菌中,几个小时内,人造DNA"取代”了原细菌中的DNA,且该细菌还能不断繁殖。从此,世界首例完全由人造DNA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了,科学家将其命名为“辛西娅”。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辛西娅”属于多细胞生物 B.“辛西娅”能不断繁殖,属于生物
C.“辛西娅”的性状不是由基因控制的 D.此实验表明生物进化论是错误的
答案:B
34.(2010台州)15. 2010年5月20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世界首个“人造生命”诞生。研究人员先人工合成了一种细菌DNA,再植入另一个内部被掏空的细菌细胞内,该细菌不断繁殖形成菌落(如图)。对于人造生命技术,下列启示或论述不合理的有
A.细胞仍是生命存在的重要结构
B.能培育具有特殊功能的“人造细菌”服务人类
C.必须警惕此技术给人类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
D.由此技术可预见人工制造的高等动植物将会很快出现
答案;D
35.(2010温州)2.今年3月21日,温州市区出现罕见的浮尘天气。环境监测中心报告,当天空气污染指数为270~290,首要污染物为可吸人颗粒物。依据下表判断,当天温州空气质量状况属于
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级别表
A.优 B.良 C.轻度污染 D.中度污染
答案:D
36.(2010威海)17.为保护环境而提倡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各项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①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 ②农田秸秆焚烧处理 ③少开空调、少吹风扇 ④‘电脑
始终处于开机状态 ⑤少看电视,多户外运动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
答案:A
37.(2010韶关)1.2008年初我市遭受了罕见的冰冻灾害,造成不少地区的植物大面积死亡,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答案:B
38.(2010韶关)9.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间合作关系的是
A.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B.一群麻雀一块去觅食
C.两只狗为骨头而争斗        D.小鸟为占巢穴而在周围呜叫
答案:D
39.(2010广东)6.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长蘑菇的朽木 B。成鸭蛋
C.玉米 D。电脑病毒
答案:C
40.(2010广东)7.今年上半年,我国西南地区遭受了历年罕见的特大旱灾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这说明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之一是
A.阳光 B。空气 C.水分 D。温度
答案:C
41.(2010广东)10.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完善,对其修改正确
A.左右两侧应分别为湿土和干土 B。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20℃
C.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 D。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
答案:C
42.(2010广东)15.“低碳经济”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主题。提倡“无纸化”办公,公文、通知、宣传单等主要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传送,不再以纸质的形式下发,其生物学意义在于
A.节省办公经费 B。减少垃圾
C.实现现代化 D。保护森林
答案:D
43.(2010广东)25酸雨可对生物造成极大的危害,与酸雨形成有关的主要气体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氟利昂
答案:A
44.(2010中山)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长蘑菇的朽木 B。咸鸭蛋 C.玉米 D。电脑病毒
答案:C
45.(2010中山)15.下列做法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A.鼓励购买使用私人汽车 B。将工业废水排人大海
C.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包鞋袋 D。大量使用空调
答案:C
46.(2010孝感)9. 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应对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工程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A 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B 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工程
C 大力实施草原家畜圈养工程 D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工程
答案:D
47.(2010长春)10.稻田里的水稻与杂草之间的关系属于 ( )
A.竞争关系 B.合作关系 C.捕食关系 D.寄生关系
答案:A
48.(2010海南)8.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选项是
A.葵花朵朵向太阳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春风又绿江南岸 D.春眠不觉晓
答案:B
49.(2010乐山)1.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A.河边垂柳的树枝长向了河心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秋天大雁南飞越冬 D。蚯蚓在土壤中括动,可使土壤疏松
答案:D
50.(2010深圳)3.下列不能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A.人到高原出现高原反应 B.竹节虫形似竹节
C.北极狐的体色接近白色 D.草蜥遇到敌害自动断尾
答案:A
51.(2010十堰)5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一项是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射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的生活需要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答案:C
52.(2010十堰)54.图1中的动物③与动物②之间的关系是
A.捕食 B.竞争 C.台作 D。互不影响
答案:A
53.(2010盐城)17.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下列行为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是
A.在田间焚烧秸杆 B.绿化美化环境
C.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 D.淘汰高耗能企业
答案:A
54.(2010烟台)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描述的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生长
C.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D.生物能呼吸
答案:A
55.(2010烟台)2.下列描述的情境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答案:B
56.(2010烟台)21.近年来频发的生态灾难对生物圈中的生物造成严重危害,以下生态灾难中不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
A.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海洋生物造成严重危害
B.温室气体大量排向大气层,造成全球气温升高,引发次生灾害
C.冰岛火山灰对欧洲航空、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影响
D.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对周围生物和人造成严重伤害
答案:C
57.(2010保定)1.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让我们对生物的普遍特征有了深刻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都要繁殖后代         B。生物都是由多细胞构成的
C.生物都能自由的活动        D。生物都需要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答案:A
58.(2010保定)2.据报道.截至2010年4月8日,中国西南旱情: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1.01亿亩,农作物受旱死苗达7907万亩。此报道中导致农作物出现死苗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水分        B.阳光      C.温度     D。土壤
答案:A
59.(2010保定)3.鱼在水中用鳍游泳,鸟在空中用翼飞行。由此说明的问题是
A.环境造就了生物             B。生物的结构很复杂
C.环境对生物的改造            D。生物体的结构功能与环境相适应
答案:D
60.(2010保定)4.有一则公益广告:我国每年要消耗一次性术筷450亿双.相当于要砍伐600万棵成年大树。专家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下列对绿色植物的生态价值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保持水土      B。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C.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D。防风固沙.销纳噪音
答案:B
61.(2010宿州)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叫做
A.生物圈 B。大气圈 C。水圈 D。岩石圈
答案:A
62.(2010宿州)2.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葵花朵朵向太阳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春风又绿江南岸
答案:C
63.(201宿州)20.科学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单位为ppm)从上世纪50年代的315ppm升至本世纪初的370ppm。下列哪项可能是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A.人口过快增长 B。植被遭受破坏 C。全球气温升高 D。野生生物灭绝
答案:B
64.(2010南通)1.下列影响玉米生存的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A.阳光 B.害虫 C.水分 D.温度
答案:B
65.(2010南通)2.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成语是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答案:C
66.(2010聊城)4.今春与往年同期相比气温偏低,造成冬小麦的成熟比往年明显滞后,你认为影响冬小麦发育迟缓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阳光 B.水分 C.空气 D.温度
答案:D
67.(2010义乌)1 .下列措施符合“生态义乌”理念的是
① 将垃圾分类处理 ② 禁止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上路
③ 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 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88.(2010巢湖)19. 2009年12月19日经过马拉松式的艰苦谈判,在达成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协议》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A. 大量使用酒精、沼气,即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
B. 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 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答案:A
69.(2010衢州)19.如图是科学家根据相关研究绘制的60万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和全球温度变化的图线,据图分析可得
A.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引起全球温度的变化
B.全球温度的变化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
C.全球温度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D.全球温度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没有关系
答案:C
70.(2010绍兴)1.上海世博会上出现的下列“明星”,属于生物的是( )
答案:B
71.(2010金华)l我们倡导“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就是指生活中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
B.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C.多用电邮、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
D.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答案:D
72.(2010苏州)6.鸭是比较耐寒的一种鸟。宋代诗人苏轼在《春江晚景》中写道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该诗句中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答案:B
73.(2010苏州)9.下列关于对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防止汽车尾气污染,鼓励骑电动车
C.杜绝污染物的随意排放 D.对自然资源要合理开发,重视新能源开发
答案:B
二、资料分析题
1.(2011宁波)27.2011年5月13日,国家海洋局发布了《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我国海洋环境总体状况良好,但局部海域污染严重,环境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
(1)下列属于海洋水体污染危害的有 ▲ (填序号);
①使海产品减少,影响人类的食物来源 ②使海洋生物死亡,影响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③使海洋生物聚积毒素,再通过食物链进人人体内
(2)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必须保护好海洋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我市的海洋环境,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
答案:(1)①②③ (答对两项给1分) (2)禁止直接向海洋排放废水等(合理答案均给分)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羊栖菜、紫菜和甲藻都属于 。.
(2)某科学兴趣小组在烧瓶中培养了甲藻。黑暗放置过程中,甲藻培养液的pH会降低,请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
(3)洞头水域海水的pH基本处在6.0~9.0之间,但较少发生赤潮。请结合资料分析可能的原因: 。(列举两点)
答案:(1)生产者 (2)甲藻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pH降低
(3)可能是温度不适宜;羊栖菜相紫菜吸收氮、磷元素,使水中氮、磷元素的含量减少等
3.(2011台州)23 .1992年8月22日,陕西某村民采到一不明物体,手感柔软,生长迅速。科学家通过活体培养、细胞观察等研究后认为,它是我国首次发现、世界罕见的珍稀生物,俗称“太岁”。
(1)下列证据中,与判断该不明物体为生物无关的是 ;
A具有细胞结构 B能进行新陈代谢
C手感比较柔软 D能快速生长
(2)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如图,要观察更大、更清晰A的结构,应先将载玻片向
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换用高倍镜。
答案:(1)C (2)左
4.(2011南通)33.(5分)近年来,世界各地灾害频繁发生,如干旱、洪水、沙尘暴,雪灾等。这些灾害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有着一定的联系,请列举事例加以说明。要想保护我们共同的生存环境,作为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5.(2011宜春)1.看纽约大楼楼顶的别样风景,纽约和华盛顿的政府官员正在学习如何利用“绿色屋顶”应对日益严峻的都市环境与健康问题。“绿色屋顶”有助于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缓解暴雨对下水道系统造成的压力,减少能源消耗和净化空气。作为地球人的我 (积极或消极)响应。
6.(2010保定)19.当今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为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如果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超出了它的承载量和支付能力,就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经济持续发展。现请你根据人与自然资源部分“成员”的对话内容.并结合日常通过不同途径所获取的知识回答
回答问题.
题例:A与B对话的主要内含是什?
答:合理开发土地资源,不要随便占用土地
(l)C与D对话的主要内含是什么?
(2)E与F对话的主要内含是什么?
(3)简述以上对话中反映出的关于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存在的错误做法。
(4)结台我国资源现状,针对上述对话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谈谈你对保护自然资源的见解。
答案:(1)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必须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2)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不能盲目开发 (3)盲目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如乱砍乱伐,乱捕滥杀等。
7.(2010台州)31.人类的过度捕捞使鳕鱼资源从20世纪60年代便开始逐渐减少,其生存面临巨大威胁。右图为影响大西洋鳕鱼捕获量的因素及其结果的预测图,由图中信息可知:总体上看,在相同渔捞强度下,鳕鱼种群的相对数量与鱼网网眼大小的关系是 ;为了保证鳕鱼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应保持渔捞强度为 %最合适。
答案:网眼越大,种群相对数量越多(或网眼越小,种群相对数量越少) 33
8.(2010南通)34.(5分)当今世界共同提倡“低碳生活”。低碳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简约的生活方式,如节约用纸、节约用水等。请你谈谈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低碳生活”?
34.如不浪费粮食,少买不需要的衣服、鞋子,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提倡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汽车,出门随手关灯,节约用纸、电、水、油、天然气等。
9.(2010海南)30.随着去年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低碳”成为全世界最热门的词汇之一。2010年4月22日第41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低碳经济绿色发展”。我省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现在又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突出优势,将大力推进低碳经济示范区的建设。请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12分)
资料一:海南岛气候条件特殊, “四时常花,长夏无冬” 。年平均气温在24C左
右;雨量充沛,年雨量在1600多毫米左右;年太阳总辐射量约110 - 140千卡/平方厘
米,年日照时数为1750至2650小时,光照率为50- 60%。
资料二:据2003年海南省环境状况公报,全省野生维管柬植物有4600种,占全国的
15%,其中海南特有种600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6种,国家二、三级保护42种;陆栖脊椎动物有566种,其中两栖类有37种,占全国的18.8%;爬行类104种,占全国的33%;鸟类349种,占全国的30.7%;兽类76种,占全国的18.6%,其中21种为海南特有种;列入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102种,省级保护动物32种。
资料三:我省森林总面积17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4.5%,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热
带森林主要分布于五指山、尖峰岭、霸王岭、吊罗山、黎母山等林区。我省将继续加强林业
建设,增加碳汇能力。将二氧化碳储存于生物碳库是建设海南低碳经济示范区的积极有效途
径。通过实施热带雨林等天然林、沿海防护林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进
一步增强海南林区作为碳库吸收温室气体的能力。
资料四:我省有着丰富的热带植物资源,可发展生物物质能源;有着丰富的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可发展清洁能源;还有发展潜能无穷的海洋。目前,6万吨生物柴油、东方风 电、海口光伏发电等项目正抓紧建设。
(1)从生态学的角度来分析:海南岛的五指山、尖峰岭、霸王岭等林区的植被类型属于
。根据资料二,说明其显著的特征是 。
根据资料三,说明其主要功能优势是 。
( 2从“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的角度来看,我省不仅有“绿色王国”之美誉,还有着十分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从资料一和资料四可知,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我省风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开发 项目建设;阳光充足,有利于开发 项目建设。
(3)走进“低碳生活”,你的行动是

答案:(1)热带雨林 动植物种类丰富 碳~氧平衡能力强(2)风电 太阳能光伏
(3)节约用电(如随手关灯、关电脑……) 骑自行车、乘公交车 建议父母建造
沼气池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 与“低碳生活”有关的保护环境行为 (能答出其中
某一方面的具体行为的合理答案,均可得满分)
三、实验探究题
1.(2011益阳)23.(6分)盐度,即水体中的含盐量,是一种非生物因素。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寻找答案。
(1)提出问题: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
(2)作出假设: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3)器具材料:正常的大豆种子100粒、清水、10%食盐水
(4)实验步骤:
①将大豆种子平均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浸泡在10%的食盐水中,B组浸泡在 中。均在相同的条件下浸泡6小时左右。②将浸泡后的A、B两组种子分别用湿纸巾包起来并放入塑料袋中,注明A与B。再将A、B塑料袋放置在温暖的地方并注意保湿。在A、B两组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余的条件均相同,这样的两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其中实验组是
组,对照组是 组。③两天后,打开塑料袋观察并统计两袋中已经萌发的种子数。
(5)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①如果种子萌发数A>B,说明10%的食盐水可以____大豆种子的萌发;
②如果种子萌发数A③如果种子萌发数A与B相差无几,说明10%的食盐水对大豆种子的萌发 。
答案:(4)①清水 A B (5)①促进 ②抑制 ③无影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