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必修上1)

文档属性

名称 《登高》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必修上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1 19:1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高》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知人论世和意象分析法解读诗歌。
2.诵读诗歌,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学习杜甫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教学方法】:吟诵法、分析法和点拨法相结合、讨论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历来喜欢登高望远。登高望远,思亲怀乡,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说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登高望远,伤时悲己,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吟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高望远,抒怀励志,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喊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杜甫的脚步登高望远,看他所看。感他所感。
二.检查预习(提问同学)
1.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著有“三吏”“三别”。
2.写作背景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旷世之作。
三.整体感知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
诵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断句,读出感情(语调、语速、音高,辅以相应的动作)
1.指名学生朗读
2.学生点评
3.推举学生范读
4.听录音读
5.齐读
6.自由朗读两遍,找出本首诗的诗眼----悲
四.赏析诗歌
我们明确了本首诗的诗眼是悲后,那么诗人为何悲,悲的具体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走进诗歌。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2)急风、高天、哀猿、渚清、白沙、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3)探讨
A.飞鸟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B.对比几首诗歌中的鸟
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杜甫笔下是“鸟飞回”,有几只鸟?一只,把‘回’变成了‘来’,这有什么不同?”“回”说明鸟在盘旋。曹操的《短歌行》“‘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这里写出了鸟的孤单无依,鸟的孤单无依背后是什么?是作者的孤单无依。诵读指导:首联所表现的意境是很凄清的。可见诗人心中之寒,心中之哀,心中之孤。
(4)指导诵读
我们读的时候,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齐读)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颔联写了哪些景物,由此诗人想到了什么?
颔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颔联运用了什么写法?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
“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3)面对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永恒,杜甫感到很悲伤吗?哪里体现?
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4)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生命短暂和时间永恒的矛盾?
《赤壁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藏也。”
《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论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我们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要努力拓宽生命的宽度,在有限的生命里做出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5)指导诵读
重新读这两联,就感觉满世界的黄叶往下掉,而江水永不停息地滚滚向前,那种一浪接一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滚滚而来的长江的雄浑壮阔,永无尽头,似乎整个空间都溶进了这萧萧落叶滚滚长江之中,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虑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齐读)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作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
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
穿插介绍杜甫生平和经历:
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2)齐读罗大经解读的八悲(ppt展示)
(3)指导诵读
我们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做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做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什,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齐读)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2)指导诵读
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很”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齐读)
总结:全诗在沉重的感叹中收结,结得如此悲愤深沉。
五.总结
1.诗人悲的是什么?
悲时、悲己、悲国。
2.读诗,不仅要独出诗景,独出诗情,还要读出诗中的人物。
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来到1200年前,去感受杜甫的心声。那是一个战乱频仍的年代,那是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一位老人,孤独地站在长江边上,两鬓斑白,耳边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他就是杜甫,此刻我们都是杜甫。年老多病,衣衫褴褛。
我们的心情都非常悲怆,让我们全体起立,一起齐读这首诗,缅怀这位伟大的老人。
六.作业
1.背诵全诗
2.完成学案导学
3.将此诗译成白话诗
学情分析
我们学校是县级高中,学生阅读量相对较少,语文基础相对不好,有的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高。但我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而我所要做的,就是激发他们内心的审美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我所代的班级是高一(15)班,这是一个普通班,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对于诗歌的理解流于表面,很难把握诗歌深层次的感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由浅入深,逐步将学生带入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生虽然基础不够好,但是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还比较浓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语文学科感兴趣,慢慢的他们肯定会更喜欢语文。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我注重采用音频朗诵的方式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通过反复诵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归纳概括诗歌当中的景物描写以及景物描写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中间穿插诗歌描写景物的方法,更直观让学生掌握诗歌写景常用的个方法,并通过抓关键词让学生正确把我诗歌的情感。
总之,打铁尚需自身硬,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地钻研自己的教学,不断地了解学生,提升和完善自我才能从容地走上讲台。希望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同学们更好的赏析诗歌,爱上诗歌,进而爱上语文。
效果分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多媒体授课,多媒体课件德尔运用能够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课件中插入音频朗诵,能够让学生更准确的把握诗歌诵读的节奏,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本节课注重学生的诵读,高中诗歌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实现必须在诵读的基础上体现。只有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才更容易使学生感受文学形象,揣摩作品语言,领悟作品的艺术价值。因此,本节课通过学生单个范读,自由读以及齐读,对于诗歌情感的把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本堂课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其中起到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很高,顺着老师的思路进入情境当中,填补了诗人为我们留下的空白。
但是较多以来多媒体技术也有一定的弊端,每个课件的程序都是预先设计好的,我咋上课的过程中也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但是因为诗歌语言本身的跳跃性与丰富性,使得诗歌教学的随机性很大,师生们在分析、探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课堂上得出的结论,有时不能和课件设计的结论完全吻合,甚至会有全新的见解。可是,有的教师为了把讨论引导到自己设计的答案上来,往往会过多地限制学生的思维。答案的单一性使原本丰富活泼的课堂变得简单划一,这是与高中诗歌教学的理念背道而驰的。
因此,我认为教师只有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传统教学的即时性与动态性巧妙结合,将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适时地用,适当地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辅代主,代替诗歌朗诵,代替教师讲解,代替课堂交流,代替学生讨论,让多媒体技术与高中诗歌教学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才能有效提高诗歌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赏析古代诗歌的能力,也才能彰显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十足的魅力。
教材分析
《登高》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的第三首。本单元诗歌单元,主要鉴赏唐代诗歌。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上兼容并包,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些都从不同方面对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诗歌本身的发展也趋于成熟,体裁扩大,诗体完备,诗家辈出,风格多样。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这个单元选取了四位诗人共七首诗歌,让学生感受唐诗那令人沉醉的艺术魅力。
在缤纷灿烂的唐代诗苑,杜甫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始终关注着人生、现实,他博大精深,诗风沉郁顿挫。《杜甫诗三首》均是杜甫晚年漂泊夔州之作,感情深沉,韵律华美,犹如百年佳酿,至甘至醇。《登高》被誉为是“杜诗第一”、“古今七言律第一”,可见其重要位置和极高的鉴赏价值。《登高》是一首“境界高远、气势雄浑、语言精练、意蕴深广、极具沉郁顿挫”的诗歌。它写于大历二年秋天,诗歌通过写登高所见所闻,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再现了一位忧国忧民、伤人伤己的诗人形象,但在这种沉重的感叹中,我们分明感受到蕴含于中的对生命衰弱的抗争和对生命的留恋,对国家人民的关注。这首七言律诗句句押韵,语言凝练,情景交融,意味深长,它充分体现了杜甫的人生情怀和律师风格,学好此诗,有助于学生深入地了解杜甫其人其诗,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登高》评测练习
【学习目标】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写作背景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一.预习导学  
1.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著有“三吏”“三别”。  
2.写作背景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旷世之作。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二.课上探讨与交流。  
1.预习交流  
2朗读指导。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范读、点名读、听朗读带。要求适当运用手势、眼神、体态来表情达意。注意声音语调,速度要慢些,韵脚要拖长,声音要响亮。最重要的是深入理解诗歌所蕴涵的思想感情,要让它与自己的思想感情共鸣,做到声情并茂。  
3.探讨交流  
1)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写了几种景物?诗人借助这些景物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①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进行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②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使用了什么写法?  
3)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①作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  
  
  
②“登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登台?它又蕴涵着怎样的情感?  
  
  
4)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①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②杜甫为什么“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呢?  
  
  
4.小结 
这是一首很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的七言律诗。前两联写登高所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三.拓展与延伸  
你还积累了杜甫的哪些忧国忧民诗?  
  
  
  
四.课堂检测  
背诵这首诗。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讲的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这是一首“境界高远、气势雄浑、语言精练、意蕴深广、极具沉郁顿挫”。
我认为,语文的课堂教学,有两个问题必须解决,一个问题是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教材的价值有哪些?最主要的最核心的教学价值是什么?二是,师生课堂的教学行为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教材的教学价值,尤其是教材的核心价值?
一.注重朗读,读中悟情。
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琅琅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唱,杜甫的《登高》也不例外。教学中若采用形象直观的录像,旋律优美的音乐,韵律悦耳的录音朗读就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指导朗读《登高》时,我先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找一个同学范读,再让其他同学点评,推举一位同学范读。然后通过录音朗诵去感染学生,使学生较好把握诗歌的情感,随着情感的浓烈学生齐读本首诗。同学们很快就读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悲愁的深深的熏陶,对学生感悟诗人沉郁刻骨的悲情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师范作用。
实践证明,声像手段的合理运用不仅使学生提高了朗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揣摩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二.带入情境,体味语言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负担。而多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的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登高》首两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意象丰富,特征凸显,而意境恢弘阔远,苍凉迷蒙,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诗中描写景物特点的词眼如“急”“高”“哀”“清”“白”“回”等进行探究,然后归结。学生通过这一环节认识到,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这是诗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构成一幅悲凉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登高而望,江天本来是开阔的,但在诗人笔下,却令人强烈地感受到:风之凄急、猿之哀鸣、鸟之回旋,都受着无形的秋气的控制,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
三.展开想象,自主表达
诗歌的语言不仅精炼,而且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特有的语言形式为学生创造性地表达美的感受提供了天地。诗中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千古名句,那么这两句究竟创设了怎样的情景,传递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展现了什么样的艺术之美?我先引导学生想象图景,启迪学生去思考探究我布置的问题。在一番沉思,讨论与交流之后,终于心领神会:诗人仰望,那茫无边际的树叶萧萧而飘落,俯视奔流不息长江之水,滚滚而来。句中那“无边”的秋色,“不尽”的江水,前者从时间上作笔,表明一年将尽,从秋叶中感受到光阴易逝,人生易老,从而产生了凄凉之感。“秋”在中国文学中,多是表现生命将逝,或者叶落归根引发的思乡之情。后者从空间上作笔,滚滚江水,昼夜不停,跨越时间,从而感受到人生短暂。在中国文学中,“流水”这一意象,多是表现时光的流逝,暗示着人生的短暂。这样,通过时空的交错,不但使诗歌跨越时空,而且使诗歌的的境界更为开阔,从而更好地表现出诗人长年飘泊的无尽生涯。
四.培育情感,训练审美。
《登高》前四句写诗人登高闻见之景,景中藏情:一、二句为局部近景,着重对秋声、秋色的刻画;三、四句为整体远景,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通过细致的描摹和大笔的勾勒,诗人描绘了一幅辽阔雄浑而又无比苍凉的秋江图景,烘托出忧国伤时的深沉情怀。后四句则直接抒情,情中见景:诗人从“万里”之外、“百年”之间落笔,在极其壮阔的背景之下,抒发自己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人生感慨,而诗人的不幸正是和“艰难”的时事、危难的国运联系在一起的,从而将个人的坎坷命运推向了国家兴衰的高度。至此,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辽远壮阔的秋色融合在一起,使全诗呈现出高浑、悲壮的美学品格。通过学习本诗让学生体会杜甫深深的爱国情怀,并且希望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人生短暂和时间永恒之间的矛盾。
总之,本诗的讲授基本达到了语气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景物描写时应该利用图片展示,使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把握本诗景物描写的特点以及尤其体会诗人的家国之悲和自身之悲。另外,本堂课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点评不够细致,应加强对学生的点评。
课标分析
《登高》这节课严格遵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授课。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根据课程标准这一要求,我确立了本课的知识目标:1.了解诗人杜甫及其重要作品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新课程标准中还要求要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这一标准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课的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诗歌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和价值观的统一,我确立了本课的德育目标: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学习杜甫的爱国主义精神。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为感受诗人的深沉情感。在理解诗人悲自然之秋、生理之秋的同时,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悲国家之秋、社会之秋,即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这也是本诗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