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01 19:5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5页—16页例1、例2及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理解口算除法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和思考,经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算理,学会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教具准备:
小棒、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
口算
12÷4
40÷4
150÷5
36÷6
笔算
9÷3
27÷9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
师:你看我们的校园美吗?说说美在哪里?
生:我们的校园到处是绿树、小草,不管什么时候都能看到美丽的鲜花,有时还能听见小鸟快乐的鸣叫……
师:生活在这样美的环境里你感到幸福吗?
(从学生身边的环境谈起,导入新课,既贴近生活又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学生不仅开心,而且很放松)
师:我们不仅爱护校园环境,还利用“植树小队”开展为学校添一分绿活动。这是我们三年级同学3月12日植树节那天到广场种树拍下的照片,你瞧!他们干得多起劲。
电脑出示图片:(课本第15页主题图:同学们在植树)。
2.引出实际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你从图中看出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关于除法的问题?
(2)对学生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请学生说出算式,再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学生习惯直接口算,对学生来说口算难度不大)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怎么样列式?
42÷2=
52÷2=
二、动手操作,领悟算法,重现口算过程
1、42÷2等于多少?尝试用口算的方法解决。
生:(
先把42分成4个十和2个一,先算:40÷2=20,再算:2÷2=1,最后再算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么样用竖式计算?(揭示课题并板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明确笔算的过程和竖式的写法(课件演示)
教师说明笔算的过程和竖式的写法: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被除数十位上的4表示4个十,4个十除以2商2个十,要在商的十位(跟被除数的十位数对齐)上写2。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表示从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部分,写在42十位的下面。4减4得0,表示十位上的数已分完了,个位上还有2,要落下来继续除。2除以2得1,要在商的个位(跟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上写1,再用除数2去乘1,积是2,表示从被除数中又分掉的数,写在落下来的被除数的个位上的2的下面。2减去2得0,在余数的位置上写0,表示个位上的数也分完了,计算过程结束。
3.师:说一说,做笔算除法时,是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的?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
(同桌讨论,指生回答)
4.师生共同总结算法
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5.课堂练习,掌握算法(课本19页做一做第1题的第一排)?
 (指名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做,对做题中出现的错误,集中进行分析)
要求:订正说出笔算的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通过练习,重点看学生对竖式的书写是否正确,有针对性地提问竖式中某一步的含义及各个数表示的意义)。
(二)教学例2????
52÷2=
1.学生独立计算,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先用口算出得数26,再用笔算讲解方法。
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
(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
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平均分成2份。先把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来共分得26根,所以52÷2=26
师:第二个竖式中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商个位上的“6”是怎样得来的?
(同桌互相说一说。)
4.再用课件演示计算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生叙述计算过程)
5.验算:
师:算得是否正确呢?我们怎么知道?
生:通过验算的方法,26×2=52(商×除数=被除数)
6.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指生说一说)
相同点:都是从被除数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不同点:例2是被除数的十位上有余数,要与个位的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7.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例2的笔算方法:
8:概括笔算方法
(1):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
(3):如果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上有余数,余数一定比除数小,把余数与被除数的下一位和起来继续除。
(4):除完后要验算。(商×除数=被除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16页做一做
2:完成19页第一题的第二排。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五、板书设计:
笔算除法
?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42÷2=21(棵)
?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52÷2=26(棵)
验算:
六、教学反思:
教学了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以下反思。
在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应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