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观察物体(二)人教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观察物体(二)人教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02 07:25:20

文档简介

观察物体(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对待人或者事不能相信一面之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
教学难点:能够熟练的分辨立体模型的每一个面是什么形状。
教学准备 课件、三维立体软件 立方体模型、摄像头、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请坐!
来,看一看,这是什么?(出示图片3d软件)
生:高楼,钢材,等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究竟是什么?(翻转图片)
生:观察物体(二)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和三视图的三个方位)
(观察物体(二)正面上面左面 )
师:刚才我们从正面和上面看到完全不同的结果,想象一下如果从左面观察,又会看到什么?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中观察的误区现象引入新课,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明确研究主题。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
(二)探索新知
1.观察同一立体图形
(1)师:这是老师用四个小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从这三个方位进行观察,能看到什么图形?
(出示图片)
生:左面 2个正方形,正面3个正方形,上面4个正方形
师:好的。(出示三位同学视角图)
师:谁能来说说这三位同学分别是从哪个方位进行观察的?
预设:
生:小刚从上面看的,小丽从正面看的,小明从左面看的。
(2)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借助3d软件展示)
师:为什么从左面只能看到两个小正方形?
生:因为遮挡了2个正方体
师:为什么从正面只能看到三个小正方形?
生:因为遮挡了1个正方体
(3)小结: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我们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观察与想象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不可缺少的要素。通过全面、有序的观察活动,使学生对所观察的物体有了整体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的同时,培养了空间观念,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观察不同立体图形
(1)师: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这个由老师搭成的立体图形,搭建的方法有很多,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试试?
(2)任意将四个小正方体拼摆成几何体。
出示活动建议:
1 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
2 在方格纸上画出你看到的图形。
预设:
(3)师:请你先想象一下,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
(4)学生动手操作 (利用投屏展示学生作品)
(5)反馈交流,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的、开放的、积极的活动过程。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个性化的活动,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辅助学生的观察和想象,明确结论科学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小强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2.提高练习: (利用3d软件)
 
3小组活动。(利用投屏展示)
(1)摆一摆,找一找。
小组内摆出这四种立体图形,在方格纸上画出三个方位看到的图形进行观察
预设:从左面看,和上面看是相同的,从前面看是不同的。
(2)摆一摆,(同桌两人的小正方体都用上)
从正面看到是 图形。
从左面看到是 图形。
利用投屏软件展示学生作品,点评交流。
(3)老师给你几个的图形,你能不能看出来是有几个立方体拼成的。(借助3d软件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连一连、找一找、摆一摆、想一想和猜一猜、数一数的活动,使学生认知得到巩固,为后续课程中进一步研究二维与三维图形打下基础。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视野,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总结归纳整理得到了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节课学习过程的回忆和总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和生活中的好多事情有着密切联系,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凸显数学的应用。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追求美!
正 面 上 面 左 面
观察物体(二)
正 面 上 面 左 面课 题 观察物体(二) 备课人
学情分析 在学生已经具备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的相关知识基础下,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观察和拼搭活动,通过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堂氛围。 通过注意并组织好教学实施的步骤,让教学活动开展环环相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并具体地进行观察、操作并记录。在活动课上,学生交流更不能少,教师组织学生分组交流,借机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勇于发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用几个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操作、观察、想象、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正方体
教学节数 1
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观察过物体吗?一般我们是怎么观察物体的?(学生回答)师:同学们观察下你们的橡皮,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师:我们观察物体呀,不可能从一个位置看到物体的的所有面,要想了解一个物体的每一个面,仅仅从一个位置观察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如何全面的观察物体。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1 师:将四个正方体摆成如例1放于讲台上,组织学生从不同位置(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将观察到的形状记下来。(学生记录后以小组形式交流)师:同学们发现了没有,同样的物体,不同位置观察,看到的形状一般是不一样的。2.出示例2师:同学们,你能摆出这样的形状吗?(学生摆一摆、看一看)师:你能画出这些物体在不同位置上的图形码?(学生动手画一画,教师可巡视,适当给予指导)师:从上面看这3个物体,形状相同吗?从左面和前面看呢?(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交流)师:指明学生回答,并板书。从上面看,形状相同。 从左面看,形状也相同从前面看,形状不相同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总结了什么?(学生思考,组织小组交流,然后汇报)师:板书学生汇报结果并归纳引导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一样。 (2)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3.知识体验试着完成课本“做一做”
巩 固 深 化
一、自学检测 动手用四个小正方体摆一个组合体,请同桌观察从上面、前面、左面分别看到是什么图形?【活动形式】同桌二个小组合作完成。【要点提炼】通过观察,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二、巩固练习1、填一填。【活动形式】学生独立完成,在两人小组内交流。【要点提炼】辩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几何体的形状。2、画出前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图形。【活动形式】学生独立完成,在两人小组内交流。【要点提炼】辩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几何体的形状。三、课堂检测1、连一连。(课本15页的1、2题)2、摆一摆,画出从前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课本15页的3题)【活动形式】学生独立完成,在两人小组内交流。【要点提炼】从观察到的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四、拓展练习 摆一摆。下面是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请把它摆出来。 上 面 前 面 左 面【活动形式】在四人大组内动手操作。【要点提炼】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五、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闭眼回忆课堂全过程,整理知识点,想想用几句话来归纳,在四人组内交流。
板 书 设 计
观察物体例1:同样的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形状一般是不一样的。 例2:(1)从同一个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图形相同,但物体的形状可能不同。(2)物体的形状不同,但有时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图形可能相同。
教 学 反 思
通过教学,让学生回顾旧知识,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多发挥发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善于引导,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课堂的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循序渐进的对物体的不同位置的观察等,让学生跟随我的节奏,避免因为转换太快,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多指导帮助学生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观察物体,让学生主动学,爱学。
( )面
( )面
( )面
( )面
( )面
( )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