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人教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人教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02 08:41:09

文档简介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103页、第104页例1、105页做一做1。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教材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主要是让学生在应用列表法和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学生在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中,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也初步接触了多种解题策略,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会一些基本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还要进一步培养。在学法上,应当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动手画、动手摆,亲身体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用猜测、列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重点:
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
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方法:
激趣法、问题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鸡和兔你们熟悉吗?鸡和兔各有几只脚?(一只鸡有两只脚,一只兔有四只脚)同学们在生活中都善于观察,看来你们对鸡和兔已经很熟悉了。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只鸡和兔,它们正在草地上做游戏。突然一只兔子看见鸡昂首挺胸的走路,非常羡慕,就模仿起了鸡走路。你知道,兔子是怎样模仿鸡走路的吗?(它是把两只前脚抬起来走路)一只兔子学成鸡会少几只脚?(2只)两只兔子学成鸡会少几只脚?(4只)如果地上有8只脚说明有几只兔子在学鸡?(4只)鸡也俏皮的学起了兔子,张开翅膀放在地上,当脚走路,此时地上相当于多了几只脚?(2只)多出的这两只脚实际是鸡的什么?(翅膀)如果地上有3只鸡在学兔,地上会多几只脚?(6只)如果地上多了10只脚说明有几只鸡在学兔?(5只)鸡学兔,兔学鸡,真有趣。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和鸡兔有关的问题。
(板书课题:鸡兔同笼)
同学们知道《孙子算经》这本书吗?
出示:
大约一千五百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鸡兔同笼”问题。这个问题曾漂洋过海,传到日本、欧洲等国,对世界各国的文明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设计意图:出示我国古代数学著名《孙子算经》中的数学趣题,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数学文化的悠久与魅力,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动机。)
二、探索新知
出示:
教师:谁能说说图上说的内容是什么?
教师出示翻译后的题目。
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以用化繁为简的方法入手。
教师出示简单的题目。例一: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列表法
让学生先读题,然后猜一猜鸡和兔可能是多少只?把学生猜的填在黑板上的表格里,同学们猜的鸡和兔的个数不相同,但总只数是不变的,(都是8只)
黑板上这样猜有些乱,老师按照一定的顺序整理了一下。我们看图片,可以按鸡的个数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还可以按兔的只数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像这样,我们根据一定的规律按顺序把所有的情况都列举出来,就是有序思考,通过有序思考,我们可以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现在,能确定鸡和兔各有几只了吗?(不能)还要看什么?(脚的只数)
鸡/只
兔/只
学生通过表格的填写,很快到发现正确答案。
教师小结:在列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后得出:每增加一只兔减少一只鸡,脚的总只数就增加两只;每减少一只兔增加一只鸡,脚的总只数就减少两只。
像这样用列表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叫做
“列表法”。
(板书:列表法)
(2)假设法
教师:刚才我们用列表的方法解决了问题,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假设笼子里都是鸡:
出示:
学生画一画,写一写。教师巡视学生板演。
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假设笼子里全是鸡,那一共就有16只脚,实际上是26只脚。这样笼子里就多了10只脚,一只兔子四只脚去掉两只脚还有两只脚,多的10只脚平均每个兔子分2只脚,可以分给5个兔子,那么,兔子就是5只。兔子是5只鸡就是3只。
假设笼子里都是兔:
出示:
教师找学生板演,学生板演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假设都是鸡或都是兔,这种方法叫“假设法”。
(板书:假设法)
出示:
总结:列表法和假设法。
(设计意图:“鸡兔同笼”的原题数据比较大,不利于探究,可以用化繁为简的方法入手,有利于操作。)
三、巩固拓展
1、出示古代“鸡兔同笼”问题,我们用刚才学过的方法解决《孙子算经》中的原题。
学生做题,教师巡视,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
2、出示105页做一做1。
同学们,“鸡兔同笼”问题,漂洋过海传到了日本等国,就成了“龟鹤问题”,你能找出“鸡兔同笼”和“龟鹤问题”的相似之处吗?
学生回答,并说出解题思路,自己列式解题,教师小结。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解决方法也类似。下面,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了解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出示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五、作业:
课本P106页,练习二十四第1.2.3题。
板书设计:
9、鸡兔同笼
列表法
鸡/只
兔/只
假设法数学广角
-----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2、过程与方法
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可用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等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在我国古代流传着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鸡兔同笼”就是其中之一。这个问题早在150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探讨了。
出示题目: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上面数,有35个头,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二、探究新知
1、笼子里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让学生以两人为一组讨论。
汇报讨论的结果。
(1)、列表:
鸡/只
8
7
6
5
4
3
2
1
0
兔/只
0
1
2
3
4
5
6
7
8
脚/只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2)、假设法:
假设笼子里都是鸡,那么就是8×2=16(只)脚,这样就比题目多26-16=10(只)脚。
因为刚才是把兔子当成鸡,一只兔子少算两只脚,那么多出的10只脚就有10÷2=5(只)兔子。
因此,鸡就有:8-5=3(只)
(3)、用方程解:
解:设兔有x只,那么鸡就有(8-x)只。
根据鸡兔共有26只脚来列方程式
4x+2(8-x)=26
4x+2×8-2x=26
4x-2x=26-16
2x=10
x=5
8-5=3(只)
3、独立解决书中的趣题。
(1)、列方程法:
解:设兔有x只,那么鸡就有(35-x)只。
根据鸡兔共有94只脚来列方程式
4x+2(35-x)=94
4x+2×35-2x=94
4x-2x=94-70
2x=24
x=12
35-12=23(只)
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
(2)、假设法:
假设都是鸡。
2×35=70(只)
94-70=24(只
24÷(4-2)=12(只)
35-12=23(只)
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
三、巩固与运用
1、完成教科书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独立读题分析后,列式解答。鼓励用方程解。
2、完成教科书做一做的第2题。
请同学独立列式解答。(讲评时重点解释算术解的每步的算理)
四、课堂小结
本节所采用的列表法假设法列方程法都可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各有其优缺点,但当数字较大时,采用假设法或方程法解更简便些。
五、作业
1.
课本第1-3题
2.
选读:课本上的“阅读资料”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第103页至104页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或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与鸡兔同笼的有关问题。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尝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用不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代数法解鸡兔同笼问题的一般性。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在尝试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资料介绍:介绍中国数学文化,引入《孙子算经》及关于鸡兔同笼问题的资料。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孙子算经》这本书吗?
师:《孙子算经》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之一。这本书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题目: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研究这一道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数学趣题--“鸡兔同笼”。
板书课题:鸡兔同笼
3.课件出原题
?师:谁能说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3、
师:同学们,你们会解答“鸡兔同笼”这类问题吗?
师:会做的,今天就进一步来学习。不会的也没关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相信你今后一定会解答。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信心把这节课的内容学好?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及讲述《孙子算经》的历史,增强了数学课堂的信息,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我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激起学生研究数学问题的热情。
2.课件出示准备题
师:考考一下大家的生活常识
1只兔有(
)只脚;
1只鸡有(
)只脚;
3只兔子和4只鸡一共有(
)只脚;1只兔比1只鸡多(
)只脚
二、展示情境,尝试探究
(一)课件出示例题,获取信息
1.师: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题目里的数字改小一点。课件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2.师:题目中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信息?
学生汇报,教师选取有用的信息,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①鸡和兔共8只。?
?②鸡和兔共有26只脚。?
?③鸡有2只脚。?
?
④兔有4只脚。
(二)列表计算,猜想验证。
1、师:我们先来猜猜,笼子中可能会有几只鸡和几只兔?
师:在猜测时,我们要抓住哪些条件?
师:怎样才能确定同学们猜想对不还是错?学生猜测,老师记录。
2、请同学们先认真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把表格填完整,看看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再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交流。
?3、学生互相交流后,小组汇报,课件显示。

8
7
6
5
4
3

0
1
2
3
4
5

16
18
20
22
24
26
师:有谁猜对啊?(鸡有3只,兔有5只。)
4、师:像这样把所有的情况在表格中一一列举出来,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列表法。(板书:列表法)
5、师:你们觉得列表法好用吗?那如果现在笼子鸡和兔的只数有几百或几千只,你们觉得列表法能不能很好在解决问题呢?
师:除了列表法之外,还有其他方法吗?
(三)假设推理,计算验证
1、师:我们先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
2、师:假设笼子里全部是鸡,这时笼子里一共有几只脚呢?
课件出示:8×2=16(条)。
3.师:比实际少了只脚?
课件出示:26-16=10(只)
一只鸡比一只兔子少几只脚?
4.师:为什么会少10只脚?少了的10只脚是谁的?
课件出示:因为把兔当了鸡在算。腿,把兔当成了鸡算就会少算10条腿,所以会少10条脚,这些都是少算兔子的腿。
5.一只鸡比一只兔少几只脚?
课件出示:4-2=2(只)
6.师:兔子的只数应该怎么算?
课件出示:兔有
10÷2=5(只)
7.师:那鸡有几只?
课件出示:鸡有
8-5=3(只)
8、师:谁能根据我们刚才所讨论得出的信息,利用算式把这解题过程写出来?请同学们试试看。
(学生各自试着列算式,请一个学生汇报,教师板演。)
9、板书:
8×2=16(条)
26-16=10(条)
4-2=2(条)
兔的只数
10÷2=5(只)
鸡的只数
8-5=3(只)
答:笼子兔有5只,鸡有3只。
10、师:刚才我们假设笼子里全部是鸡的解题方法,我们叫做假设法。这是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板书:假设法)
11、师:现在假设笼子里全部都是兔,你们会利用假设法解题吗?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完成)
(四)尝试列方程
解决问题
1、师: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除了列表法、假设法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师:要用列方程的方法就必须找到等量关系式。通过题目的信息能写出哪些等量关系式呢?
(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兔的只数+鸡的只数=8;兔的腿+鸡的腿=26条腿)
2、学生小组合作尝试列方程,解答方程,并个别汇报。
3.师指导:这里我们需要求兔的只数和鸡的只数,共有两个未知数。那我们可以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把另一个表示出来。这道题我们可以设兔有X只,根据兔和鸡共有8只。那鸡的只数就可以表示成:(8-X)只,因为一只兔有4只脚,所以X只兔就共有4X只脚。一只鸡有2只脚,(8-X)只鸡就有2(8-X)只脚。又因为鸡和兔共有26只脚,所以4X+2(8-X)=26
教师一边讲解一边课件出出示:
?解:设兔有X只,鸡有(8-X)只。
4X+2(8-X)=26
4X+16-2X
=26
2X
+16
=26
2X
=26-16
2X
=10
X
=5
鸡:
8-5=3(只)
答:兔有5只,鸡有3只。
4.师:你们能否根据本题的等量关系式,列出另外一道方程吗?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师检查指导)
5、师:对比列方程的两种情况,一般选择脚的只数多的为X。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尝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用列表法,假设法,用方程的方法解决了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激励了他们探究数学问题的动力。
(五)引导小结: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方法?对比这些方法你们喜欢用哪一种?那些方法最实用?
三、巩固练习
1、师:现在你们有信心解决《孙子算经》里的问题吗?用你喜欢的一种方法来解题?(课件出示题目)?
2、自己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3、师:你们想知道古人是怎么解决这道题的吗?阅读第105页的阅读资料。
?师:看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解决稍复杂的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还让学生阅读文中的资料,对比现在的解题方法与古人创造的“抬腿法”,引导学生对祖先赞美,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数学热情。
四、拓展延伸、推广应用。
课件出示:
1.有龟与鹤共2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56条,龟、鹤各有几只?
?2.
全班有38人去水库游玩,共租了8条船,大船每条坐6人,
小船每条坐4人,每条船都坐满。大、小船各有几条?
师提示:(1.龟相当于兔,
鹤相当于鸡;
大船相当于兔,
小船相当于鸡,
8条船相当于总头数,38人当于总脚数。)
(一)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合作讨论。
(二)指名汇报板演,集体讲评。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体会到“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愿意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收获吗?同学们还有什么收获吗?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鸡兔同笼问题,发现了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学习中也能象今天一样肯于动脑,勤于思考,使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越学越聪明。
【设计意图】通过谈收获,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记忆,回想“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学习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