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一)》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进一步认识小数,会进行小数和分数的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2.教材分析
《小数的意义》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这是在学生三年级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3.学情分析
本 节课探究的内容是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现实意义,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会很浓。教学中应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讨,体会抽象 和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四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和能力。
学习目标:
1.通过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际测量活动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抽象、推理等活动明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 借助熟悉的十进制关系的现实原型多角度理解小数与分数的关系,通过自学,理解计数单位0.1、0.01、0.001。通过数数的活动,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评价设计:
1、通过说一说,想一想,量一量,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出小数的意义,达成目标1。
2、经历自学,数数等活动,独立探究,全班交流汇报,说出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达成目标2。
教学重点:
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知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教学难点:
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
【磨课心得】
三年级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的内容正是在这两节课的内容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学习的。前面学习的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以“元、角、分”为主要载体进行学习的,“米”作为次要载体进行了简单地应用。学生对“元、角、分”非常熟悉,有很强的生活经验。所以,本节课就从它入手,把分数作为理解小数的工具来进行学习。让学生明白不光1元=10角、1元=100分。反过来,1角=1元的、1分=1元的。再用“米”辅助理解,进而抽象成“1”。层层递进地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小数部分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为后面小数的计数单位、进率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P2-P3.
【教学目标】
理解小数的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理解小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首次见面,没有什么好送给大家的。给大家四件宝贝?
生:1
师:再看
生:还是1,11,111
师: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呢?下面老师用最后一个宝贝将会把它变的完全不一样。1.11,这三个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如果有人说代表0.1,那么就继续追问“0.1又表示什么呢?”
师:这便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探究
1. 认识0.1元与1元的关系
师:你认识它吗?
生:1角/0.1元。
师:它与1元的关系是…?
生:1元=10角
师:(播放PPT)也就是这些等于1元。那么,这1角是这个1元的……?用分数来表示是…?
生:
师:掌声送给这个同学,
2. 认识0.01元与1元的关系
师:我们研究完了这个1,现在我们来看最后一个1。
生:1分/0.01元。
师:它与1元的关系是…?
生:1元=100分
师:(播放PPT)也就是这些等于1元。那么,这1分是这个1元的……?用分数来表示是…?
生:
师:以前我们只知道1元=10角、1元=100分,今天我们还知道反过来,1角是1元的 ,1分是1元的。
3. 单位换成米呢?
师:(把元换成米)你知道这三个1表示什么了吗?
生:1米1分米1厘米
(将1米长的尺子贴在黑板上。)
师:你知道这个代表哪个1吗?
生:第一个1.
师:那第二个1又在哪儿呢?
(引导学生要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1分米。)
哪个同学上来指一下?
师:那第三个1呢?
(同样让学生明白要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是1厘米。)
哪个同学上来指一下?
4. 用图形表示1.11
师:下面我就用它(正方形)来表示1. 我想请同学们在你的作业纸上涂出另外两个1.
1 0.1 0.01
师:找同学来汇报一下。
(课件演示一遍1、0.1、0.01)让同学们在脑袋里面感受一下它们三个相对的大小关系。现在你明白3个“1”表示什么了吗?
1个一 1
5.认识
师:如果我再加一个1,你说那表示什么?再加个1呢?…
6.认识一般的分数
师:当然,我们平时见到的分数不光全是1. 哪个同学还能再来说一个分数?你能解释每个数表示什么吗?
三、拓展练习
1.抢答
2.在你的作业纸上涂一涂
四、小结
数学文化
板书: 1 .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