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民族大团结 课件(23张PPT 含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民族大团结 课件(23张PPT 含视频素材)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02 18:1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列举我国古代汉、唐、清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典型事件

武力
和亲

和亲
设立机构

册封
设立机构
册封
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另一位为“班禅额尔德尼”,设驻藏大臣、伊犁将军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设立安西都护府等;册封怀仁可汗等
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设西域都护
设立机构
温故知新
1.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情况,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意义;
3.了解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知道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情况,认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合作与交流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共同繁荣发展
1.原因
2.举措与成就
1.原因
2.含义
3.确立
4.五个自治区
5.意义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1.原因
历史特点:
(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
(2)中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影响不可分割。
现实情况:
大杂居小聚居。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少数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前提
符合我国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自治权包括:民族立法权、财政经济自治权、文化、语言文字自主权、交通执行权、组织公安部队权、少数民族干部具有任用优先权。
2.内涵
1949年
《共同纲领》中,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1954年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形成过程
1.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独立。(

2.民族区域自治区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不受中央政府管辖。(

×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判断正误:
1947年5月1日
内蒙古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9年10月25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西藏自治区
4.自治区的设立
省级
自治区
5个
地市级
自治州
30个
县级
自治县(旗)
120个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怎样的意义?
①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力的精神;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②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③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思考:结合前面所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PPT模板下载:www./moban/
行业PPT模板:www./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jieri/
PPT素材下载:www./sucai/
PPT背景图片:www./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xiazai/
PPT教程:
www./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word/
Excel教程:www./excel/
资料下载:www./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kejian/
范文下载:www./fanwen/
试卷下载:www./shiti/
教案下载:www./jiaoan/
字体下载:www./ziti/
1.原因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后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们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佤族原始时代的生活方式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西藏农奴
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措施
①政治上:
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剥削和压迫。
②经济上:
通过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2.措施
侗【dòng】族的文字
傣【dǎi】族的泼水节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
③文化上:
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布达拉宫大修工程
工程总投资7亿元以上
工程期限:1989—2009年
搜集、整理和出版少数民族古籍文献
2.措施
④国家战略上:
20世纪末,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同时还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措施
青藏公路
记忆大比拼
这些公路修建于什么时候?
“一五”计划时期
新藏公路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主要措施
具体表现
结果
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促进经济发展
保护民族文化
西部大开发战略
共同繁荣发展
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废除剥削和压迫
给与政策、人力、技术、资金、物资等支持
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创制文字、尊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建设大批项目,如青藏铁路
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历史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进一步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牢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
——《中共十九大报告》
结合本课所学,谈谈青少年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族语言,
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地位
含义
意义
共同繁荣发展
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
政治基础
巩固发展
民族大团结
本课小结
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C
随堂训练
1.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A.“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B.依法治国的政策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2.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比例构成中,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4.7%,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仅为8.49%。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A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其具体表现是(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③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④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曾长期享有自治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