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
《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讲解及考前押题卷精讲
(第一套)
专题复习课件
知识讲解
01
第一部分 知识讲解
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特点:
(1)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2)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
2.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正方体特点:
(1)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2)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3)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第一部分 知识讲解
3.长方体、正方体有关棱长计算公式: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长×4+宽×4+高×4
长=棱长总和÷4-宽-高
宽=棱长总和÷4-长-高
第一部分 知识讲解
相同点 不同点 面 棱
长方体 都有6个面, 12条棱, 8个顶点。 6个面都是长方形。 (有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正方体 6个面都是正方形。 12条棱长度都相等
高=棱长总和÷4-长-宽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4.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
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比如贴墙纸)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用字母表示:S=a×a×6或S=6a2
生活实际:
油箱、罐头盒等都是6个面,游泳池、鱼缸等都只有5个面,水管、烟囱等都只有4个面。
注意1:用刀分开物体时,每分一次增加两个面。(表面积相应增加)
注意2: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表面积会扩大倍数的平方倍。
(如长、宽、高各扩大2倍,表面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4倍)。
第一部分 知识讲解
5.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
长=体积÷宽÷高a=V÷b÷h
宽=体积÷长÷高b=V÷a÷h
高=体积÷长÷宽h=V÷a÷b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a·a)
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h
(横截面积相当于底面积,长相当于高)。
注意: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但体积不一定相等。
第一部分 知识讲解
6.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
固体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 L=1dm31ml=1 cm3)
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
但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所以,对于同一个物体,体积大于容积。)
注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体积就会扩大倍数的立方倍。
(如长、宽、高各扩大2倍,体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8倍)。
*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用排水法求体积,形状规则的物体可以用公式直接求体积。
排水法的公式:V物体=V现在-V原来
也可以V物体=S×(h现在-h原来)
V物体=S×h升高
第一部分 知识讲解
8、【体积单位换算】
进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立方相邻单位进率1000)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注意:长方体与正方体关系
把长方体或正方体截成若干个小长方体(或正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体积不变。
长度单位:1千米=1000 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相邻单位进率10)
面积单位: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平方相邻单位进率100)
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第一部分 知识讲解
考前押题卷精讲
(全解析)
02
第二部分 学习检测
05
讲解脉络
01
02
03
04
选择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应用题
05
一.选择题
1.至少( )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稍大的正方体.
A. 4 B. 8 C. 9
B
【解析】【解答】解:假设小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体积:1×1×1=1(立方厘米);
稍大的正方体棱长至少是2厘米,体积:2×2×2=8(立方厘米);
需要小正方体的个数:8÷1=8(个).
故选:B.
【分析】假设小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体积是1立方厘米,拼成的稍大的正方体棱长至少是2厘米,体积为8立方厘米,进一步求出个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长方体和正方体》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一.选择题
2.长方体的六个面一般情况下都是( )。
A. 长方形 B. 正方形 C. 平行四边形
A
【解析】【解答】解:长方体的六个面一般情况下都是长方形的。
故答案为:A。
【分析】长方体的六个面一般情况下都是长方形的,当长方体的长、宽、高中有两个量相等时,这个长方体就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长方体和正方体》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一.选择题
3.有一个长方体,其中的两组对面如图所示.这个长方体的另一组对面是( )
A. 两个长5cm、宽4cm的长方形
B. 两个边长为6cm的正方形
C. 两个长6cm、宽5cm的长方形
A
【解析】【解答】 有一个长方体,其中的两组对面如图所示:,
这个长方体的另一组对面是两个长5cm、宽4cm的长方形。
故答案为:A。
【分析】观察图可知,已知了长方体的两组对面,长方体共有3组相等的长、宽、高,已知6cm出现4次,5cm、4cm出现两次,则剩下的两个面的长一定是5cm,宽是4cm,据此解答。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长方体和正方体》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一.选择题
4.右面立体图形是由棱长为1厘米的4个小正方体搭拼成的,它的表面积是( )
A. 18平方厘米 B. 15平方厘米 C. 9平方厘米 D. 4平方厘米
A
【解析】【解答】解:3×6=18(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A
【分析】这个图形左右面、前后面、上下面都是3个正方形的面组成的,因此共有18个正方形的面,每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这样就能计算图形的表面积.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长方体和正方体》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一.选择题
5.试一试:
(1)下列图形中,不是立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
A. B. C. D.
(2)如图,有一个正方体纸盒,在它的三个侧面分别画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圆,现用一把剪刀沿着它的棱剪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则展开图可以是( )
A. B. C. D.
C
C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长方体和正方体》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一.选择题
【解析】【解答】(1)根据正方体的展开图类型可知,
选项A, 属于231型,是立方体的展开图;
选项B, 属于141型,是立方体的展开图;
选项C, 不属于立方体展开图类型;
选项D, 属于33型,是立方体的展开图;
(2)三个侧面分别画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它们是相邻的,把四个选项的展开图折叠,能复原的是C.
故答案为:(1)C;(2)C.
【分析】正方体的展开图有如下类型:第一类,141型,中间四连方,两侧各一个,共六种;第二类,132型,中间三连方,两侧各有一、二个,共三种;第三类,222型,中间二连方,两侧各有二个,只有一种;第四类,33型,两排各三个,只有一种,据此判断.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长方体和正方体》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二.判断题
6.所有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 )
正确
【解析】【解答】 所有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长方体的特征是: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长方体有8个顶点;
正方体的特征是:有6个面,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有8个顶点,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据此解答.
7.一个长方体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 )
正确
【解析】【解答】一个长方体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说法正确。
【分析】如下图,一个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如果再多出一个面是正方形,那它就不是长方体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长方体和正方体》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二.判断题
8.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不是长方体就是正方体。( )
错误
【解析】【解答】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不是长方体就是正方体。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但并不是说只要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不是长方体就是正方体,还有可能是别的立方体。
9.正方体有4个面.( )
错误
解答
根据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有六个面,且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故正方体有4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正方体的特征是:正方体有六个面,且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此题依据正方体的特征进行解答即可.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长方体和正方体》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三.填空题
10.一个棱长是a厘米的正方体,它的所有棱长之和是________厘米,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
12a
【解析】【解答】a×12=12a;a×a×6=6a2;a×a×a=a3
故答案为:12a;6a2;a3
【分析】正方体有12条相等的棱,所以正方体棱长之和=棱长×12,正方体有6个完全一样的面,每一个面都是正方形,所以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6a2
a3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长方体和正方体》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三.填空题
11.物体所占____________叫做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________叫做容器的容积.
体积
【解析】【解答】解: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故答案为:空间的大小;体积
【分析】注意体积和容积的区别,体积是用物体的外部测量的数据计算的,容积是用容器的内部测量的数据计算的。
空间的大小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长方体和正方体》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三.填空题
12.60m3沙均匀铺在长10米,宽3米的长方体沙坑内,可以铺________分米厚.
20
【解析】【解答】60÷10÷3=2(米);2米=20分米。
故答案为:20.
【分析】长方体体积÷长÷宽=长方体的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长方体和正方体》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三.填空题
13.填表.(单位:米)(从上到下填写)
49.2
【解析】【解答】解:(5×3+5×1.2+3×1.2)×2
=(15+6+3.6)×2
=24.6×2
=49.2(平方米)
(7×2+7×6+2×6)×2
=(14+42+12)×2
=68×2
=136(平方米)
4×4×6=96(平方米);2.5×2.5×6=37.5(平方米);54÷6=9(平方米),因为3×3=9,所以棱长是3米。
故答案为:49.2,136,96,37.5,3
【分析】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根据公式计算即可。
136
96
3
37.5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长方体和正方体》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三.填空题
14.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6厘米、5厘米和4厘米,若把它切割成三个大小相等的小长方体,这三个小长方体表面积的和最大是________平方厘米。
268
【解析】【解答】原长方体的表面积:
(6×5+6×4+5×4)×2
=(30+24+20)×2
=74×2
=148(平方厘米)
148+6×5×4
=148+30×4
=148+120
=268(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268.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使切割后这三个小长方体表面积的和最大,可以平行于原长方体的最大面,即5×6面进行切割,这样表面积就会增加4个原长方体的最大面, 要求这三个小长方体表面积的和最大,就用原来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增加的4个面的面积=这三个小长方体的最大表面积,据此列式解答.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长方体和正方体》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三.填空题
15.把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木块锯成两个小长方体,表面积至少增加________平方厘米,至多增加________平方厘米。
40
【解析】【解答】4×5×2=40;6×5×2=60
【分析】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就是增加了两个横切面的面积,最少的话,那就是切出来的横切面是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是20平方厘米,但是多出来的是两个横切面;最多的话,那就是切出来的横切面是宽5厘米,长6厘米的长方形,同理求出多出了60平方厘米。
6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长方体和正方体》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四.解答题
16.一个小蓄水池,长10米,宽6米,高3米,如果每分钟蓄水18立方米,用多长时间能蓄满这个蓄水池?
【答案】 10×6×3=180(立方米)
180÷18=10(分钟)
答:10分钟能蓄满这个蓄水池。
【分析】蓄满这个蓄水池所需的时间=这个蓄水池的容积÷每分钟蓄水的立方米,其中这个蓄水池是长方体的,所以这个蓄水池的体积=长×宽×高,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长方体和正方体》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四.解答题
17.如图所示是一个用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堆放而成的物体。
(1)这个物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要把这个物体补成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至少是多少平方厘米?
【答案】 (1)1×1=(平方厘米)
1×20=20(平方厘米)
答:这个物体的表面积是20平方厘米。
(2)3×3×3=27(平方厘米)
答: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至少27平方厘米。
【分析】(1)1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图中一共有20个面露在外面,面积是20平方厘米;
(2)大正方体的棱长最少是3个正方形,最少是3厘米,一个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有3个面露在外面,表面积至少是27平方厘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长方体和正方体》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五.应用题
18.如图,将三个高都是1米,底面半径分别是1.5米、1米、0.5米的3个圆柱体组成一个物体.
(1)求这个物体的体积?
(2)求这个物体的表面积?
【答案】 (1)解:3.14×(1.52+12+0.52)×1,
=3.14×(2.25+1+0.25),
=3.14×3.5,
=10.99(立方米),
答:这个物体的体积是10.99立方米
(2)解:大圆柱的表面积:3.14×1.52×2+2×3.14×1.5×1,
=14.13+9.42,
=23.55(平方米),
中圆柱侧面积:2×3.14×1×1=6.28(平方米),圆柱侧面积:2×3.14×0.5×1=3.14(平方米),
这个物体的表面积:23.55+6.28+3.14=32.97(平方米);
答:这个物体的表面积是32.97平方米
【分析】由题意可知:这个物体的体积就等于3个圆柱的体积之和,利用圆柱的体积公式即可得解;这个物体的表面积是大圆柱的表面积加上中、小圆柱的侧面积,根据公式计算即可.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长方体和正方体》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五.应用题
19.一辆运土机运了36立方米的沙子,准备铺在一个长45米,宽20米的长方体沙坑里,所铺沙子的厚度是多少厘米
【答案】解:36÷(45×20)
=36÷900
=0.04(米)
=4(厘米)
答:所铺沙子的厚度是4厘米。
【分析】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所以用沙子的体积除以沙坑的底面积即可求出沙子的厚度,然后换算成厘米即可。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长方体和正方体》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谢谢您的观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