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5-02 06:2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邗江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地理期中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聚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1-2题。
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2.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我国海岸线总长3.2万千米,其中岛屿海岸线1.4万千米。这些海岛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海洋捕捞、近海养殖和开发海洋资源的基地,在海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风光互补海水淡化系统即利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所产生的电能驱动海水淡化装置进行海水淡化,其在能源和淡水资源匮乏的海岛地区大有用武之地。右图为风光互补能源供应系统简图。据此完成3-4题。
3.与单一利用风能或太阳能相比,海岛利用风光互补进行海水淡化的主要优势是
①建设成本低 ②连续性强 ③技术要求低 ④更加稳定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4.为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在海岛上进行海水淡化应当注意
A. 利用淡化后的海水回补地下水 B. 加快海岛灌溉农业的发展
C. 积极发展淡水养殖技术 D. 减少剩余浓盐水的排放
石漠化严重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岩溶地区,左下图是“岩溶地区不同时期石漠化面积变化速率图”,右下图是“岩溶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石漠化面积比例图”,读图完成5-6题。
5.据图可知,我国岩溶地区近年来
A.石漠化面积有所减少,石漠化程度有所减轻
B.潜在石漠化面积减小,缩减速度加快
C.石漠化程度持续减轻,但重度和极重度比例变化很小
D.石漠化发生率下降,耕地面积大幅增加
6.我国岩溶地区石漠化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天然植被得以快速恢复 B.人口压力减轻和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C.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大量占用石漠化土地 D.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利于林草植被的修复
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下图是我国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A、B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的比重大,其共同原因主要是
①灌溉措施不当,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聚集
②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
③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
④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C地盐碱地占耕地比重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
A.人类不合理灌溉
B.降水集中,盐分随季节变化小
C.地势低平,沿海地区海水浸渍
D.夏季风强劲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某煤矿区地处农牧交错带,开矿前其附近某湖泊面积常年保持稳定,开矿后该区域地下水位和湖泊水位发生了明显变化(下图)。据此完成9-10题。
9.随着煤炭的开采,湖泊干涸加快的原因主要是
①区域年降水量减少②湖泊渗漏水量增多③地下水补给减少④湖底淤泥厚度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为减缓该区域地下水位下降的趋势,下列措施最可行的是
A.积极植树造林,涵养地下水 B.收集矿井积水,直灌地下水
C.修建人工湖泊,补给地下水 D.减少耕地面积,节约地下水
我国稀土资源得天独厚,分布广,品种全。稀土是镧、钪、钇等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因为一般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土模土样”的外观和色彩颇似“土壤”,所以统称为稀土。由于独特的理化性质,从传统冶炼到尖端的航空航天,都少不了稀土家族的加盟,故而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据此完成11-12题。
11.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稀土资源储量的全球占比急剧下降,从90%下降到30%左右。其主要原因是
①世界各地新的稀土矿不断被发现 ②全球稀土储量格局发生变化
③国家启动稀土储备战略     ④国内持续大规模的开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目前,我国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短板主要表现在
A.勘探和生产能力不足 B.消费能力持续增大
C.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D.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
右图为松花江流域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松花江虽然是黑龙江的支流,但其开发程度却超过了黑龙江。黑龙江开发程度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①为中俄两国的界河 ②水量小,开发价值低 
③气候寒冷,结冰期长 ④东北能源丰富,不需要开发黑龙江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尼尔基水利枢纽建成后,对下游的影响是
A.提高通航能力 B.导致下游水质恶化
C.解决下游地区的水危机 D.使洪涝灾害得到缓解
甲国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水资源较为短缺。该国政府计划修建西水东调工程。右图示意甲国位置及调水线路。据此完成15-16题。
15.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原因有
①西部地势较高,调水可自流;②西部冬季降水多,水源充足;③东部城市较多,需水量大;④东部水稻种植广,需水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西水东调工程给该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①带动调水沿线经济发展;②促进东部园艺业发展;③加强东西部港口联系;④加快东部重工业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我国某著名通信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开拓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如图为其海外发展路径图。据此完成17-19题。
17.影响该企业海外扩张逐步深入的主要因素是
A.技术进步 B.政策扶持
C.成本降低 D.交通发展
18.该企业将发达国家作为海外扩张的最后一站,主要是因为
A.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
B.发达国家消费市场饱和
C.发达国家产品价格高
D.发达国家市场竞争力强
19.该企业利用海内外人才资源的优势,逐步实现海外扩张有助于其
A.实现产业集聚 B.加快产业转移
C.促进产业升级 D.加快产业分工
"洋垃圾"是指进口的固体废弃物。我国的"洋垃圾"进口量由2013年的5485万吨下降至 2017年的4370万吨,年均下滑约6%,这与我国增加禁止多类固废种类、强化固体废弃物的监管以及打击"洋垃圾"走私等有关。下列两幅图分别为2017年我国固体废弃物进口国家或地区分布图、2013~2017年我国进口固废种类占比图。据此完成20-22题。
20.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进口美、日、英等国家的固体废弃物,原因是中国
A.环境承载力大
B.劳动力丰富
C.拆除处理技术高
D.工业原料不足
21.进口"洋垃圾"中废纸占有很大比重,禁止废纸进口可能会使我国压力增大的资源是
A.耕地 B.草地
C.林地 D.工业用地
22.我国增加禁止多类固废种类、强化固体废弃物监管、打击"洋垃圾"走私,有利于"洋垃圾"集散地
A.减轻地下水污染
B.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C.提高资源储藏量
D.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6分。
23.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2018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2.28亿吨,“垃圾围城”现象已十分严重,左下图为“2015-2020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占比图”。
材料二 德国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提高到“可持续发展的垃圾经济就是保护资源和气候”的战略高度对待,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措施。右上图为“2000-2013年德国城市垃圾处理方式占比图”。
材料三 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总称。上图为“垃圾分类指南图”。
(1) 2000-2013年,德国垃圾处理方式比重变化最大的是?(1分)我国此类垃圾处理方式比例变化的原因是?(2分)
(2)垃圾处理不当会造成哪些危害?(3分)
(3) 德国当前最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是什么?(1分)垃圾分类回收的好处有哪些?(3分)
(4) 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重要环节。请你将下列垃圾进行分类:
①日光灯管 ②花卉绿植 ③瓜皮果壳 ④湿纸巾 ⑤宠物粪便 ⑥饮料瓶 
⑦旧数码产品 ⑧废药品及其包装
可回收垃圾_______、厨余垃圾(湿垃圾)_______、有害垃圾_______、其他垃圾(干垃圾)________。(4分)
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水资源总量不到长江的7%,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远超一般流域40%生态警戒线。
材料二 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列为重大国家战略。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要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材料三 黄河流域图、山东半岛城市群图。
(1)比较黄河河南段与宁夏段水文特征的差异。(4分)
(2)黄河上游与中游都以植被保护为重点,其生态保护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2分)
(3)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请简述流域内工业和农业的产业发展方向。(3分)
(4)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带动沿黄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其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5分)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2017年5月,中阿双方在下图阴影所示区域合作建设高查瑞智能光伏电站,阴影区域位于阿根廷西北部,安第斯山东坡,西邻智利,北接玻利维亚。面积53 219 km2,人口672 260(2010年),大部分为山脉所环绕的荒漠高原,东南部为河流切割形成的峡谷和谷地。该地矿藏丰富,有铁、锌、铅、锡、金、银等,为阿根廷主要矿产地。该电站建成后,本区域将结束一直从外区购电的历史。
(1)推断图中阴影所示区域植被的分布特点。(2分)
(2)从资源条件的角度,分析光伏电站落户高查瑞地区的原因。(2分)
(3)该电站建设过程中,很多设备需要从我国进口,通过港口转运至此地。如果采用海运和铁路联运,在甲、乙两个港口中,你更倾向于选择哪个港口进行转运,请说明理由。(3分)
(4)有人说,治理荒漠化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发展光伏发电。请你结合当地的环境特点,阐述该光伏电站在治理荒漠化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6分)
26.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下图为成渝经济开发区资源、交通与城市分布及两江新区发展规划图。
材料二 “十三五”规划中,重庆将进一步发挥其西部“龙头”“窗口”作用,调整工业结构,改变原有的以摩托制造、化学工业、金属冶炼、电力等为主的工业体系。重点打造两江新区(主要由嘉陵江、长江环抱的大片区域组成)形成以轨道交通、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电子信息为主的五大战略性产业。
材料三 成渝高铁,又称成渝客运专线,全长308千米,比505千米长的老成渝线缩短了近200千米,桥隧长度占线路总长的65.8%,设计时速350km/h。2015年底开通后,在成渝间形成了1小时交通圈。
(1)与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相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哪些?(5分)
(2)结合材料,分析重庆两江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4分)
(3)结合材料,指出成渝高铁线路修建需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3分),并说明高铁的修建对成渝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3分)。
江苏省邗江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地理期中试卷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B C D D A B B C B D D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C C D B A A D C D C A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6分。
23. (14分) (1) 填埋(1分) 靠近城市的填埋场地愈来愈少;开辟远距离填埋场地又增加垃圾运费(2分) 
(2)占用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水质;污染大气;传染疾病;损害健康(答对3点得3分)
(3) 材料循环利用(1分) 减少垃圾处理量,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减少占地,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变废为宝,废弃物资源化(3分)
(4) ⑥⑦(1分) ②③(1分) ①⑧(1分) ④⑤(1分)
24.(14分)(1)宁夏段:含沙量小、有凌汛。(2分)河南段:含沙量大、水量大(2分)
(2)上游:水源涵养 中游:水土保持(2分)
(3)发展节水型产业;农业:向生态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工业:向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方向发展。(3分)
(4)地理位置优越,紧邻长三角和津京唐地区,靠近日朝韩,位于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前沿阵地;海陆空交通便利,港口众多;海洋资源、能源等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经济发展水平高;拥有黄河中下游广阔的腹地。(5分)
25.(13分) (1)东南部河谷发育有森林和森林草原;向西北逐渐过渡为草原、荒漠。(2分)
(2)海拔高,降水少,光照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多荒地。(2分)
(3)甲。理由:海上运输距离短;港口更靠近项目所在地。
或乙。理由:海运可直达阿根廷(或不经过第三国转运);陆路运输安全性好。 (3分)
(4)光伏板有效阻挡了太阳直接辐射,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了近地面风速,减弱沙地扩散;改善了当地用能紧张状况,减少因能源短缺对植被破坏。(6分)
26.(15分)
(1)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地价低;市场潜力大(发展空间大);政策扶持(5分)
(2)资源优势不断减弱;生态环境脆弱,环保的压力增大;作为“龙头”、“窗口”,要求其增强经济带动作用;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任答4点,得4分)
(3)地质地貌复杂,地势崎岖;多地质灾害等;河流众多(3分)
缩短了成渝两地的时空距离;提高了城际旅客运输的质量和能力;完善了成渝地区交通网络(合理布局交通网);带动了沿线相关产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促进了成渝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了成渝两地间的商贸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推进成渝经济区一体化。(任答3点,得3分)
高二地理期中试卷 第10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