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单元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单元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02 19:2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川岳池伏龙初中2021春期中复习:部编历史九下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含答案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一、选择题
1、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下列成就可以反映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是( )
①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建成投产 ②新建宝成、鹰厦等30余条铁路 
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④农村进行土地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1954年,《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社论,题目是《人民民主政治的新阶段》。你认为这个“新阶段”指的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一五”计划的实施
4、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C.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 D.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5、胡兆森回忆:“1954年……举手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最难忘的大事之一,会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激动……”胡兆森所回忆的事件发生于(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
C.中共八大期间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
6、歌曲《小燕子》作于1957年,是电影《护士日记》中的一首插曲,歌曲第二段的歌词“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这段材料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
A.洋务运动??????????B.土地改革 C.“一五”计划????????D.“大跃进”
7、如果为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订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C.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 D.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8、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
A、拍卖 B、兼并 C、赎买 D、没收
*9、“到1952年,国营经济已经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 (  )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作用
*10、1945年,殷氏夫妇创办了糕点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们的糕点厂生意兴旺。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殷氏夫妇的糕点厂 (  )
A.能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B.能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C.不能继续经营,并被国家没收
D.不能继续经营,但可以获得部分收益
11、“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  )
A.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C.土地改革完成后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
12、票据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下图票据所见证的历史时期是(  )
A.土地改革时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3、“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每个有责任的党员和领导干部都应该有紧迫感。”上述材料中认为我们要从“文化大革命”中吸取的历史教训是(  )
A.健全民主与法制 B.努力解放思想
C.加快经济建设 D.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14、“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这一番话总结的是(  )
A.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的意义
15、对一个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要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要有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
16、为克服困难局面,从1961年开始,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发动“大跃进”运动
C.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D.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二、非选择题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不断创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8年,邓子恢在龙岩领导农民暴动……在原耕地基础上,抽多补少,按人口平均分配……这次暴动被誉为“闽西土地革命之先声”。
——摘自网络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邓子恢领导的农民暴动出于哪一重大会议的决策?
材料二中的《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哪一历史时期?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对土地改革的具体规定。
(4)据材料四概括,为什么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材料二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材料一反映出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
(2)材料二中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于何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反革命集团”是指什么集团?
(3)谈谈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出现失误的原因有哪些。
四川岳池伏龙初中2021春期中复习:部编历史九下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含答案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一、选择题
1、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答案】B
2、下列成就可以反映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是( )
①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建成投产 ②新建宝成、鹰厦等30余条铁路 
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④农村进行土地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3、1954年,《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社论,题目是《人民民主政治的新阶段》。你认为这个“新阶段”指的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一五”计划的实施
【答案】C 
4、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C.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 D.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答案】B
5、胡兆森回忆:“1954年……举手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最难忘的大事之一,会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激动……”胡兆森所回忆的事件发生于(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
C.中共八大期间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
【答案】A
6、歌曲《小燕子》作于1957年,是电影《护士日记》中的一首插曲,歌曲第二段的歌词“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这段材料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
A.洋务运动??????????B.土地改革 C.“一五”计划????????D.“大跃进”
【答案】C
7、如果为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订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C.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 D.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答案】A
8、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
A、拍卖 B、兼并 C、赎买 D、没收
【答案】C
*9、“到1952年,国营经济已经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 (  )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作用
【答案】A
*10、1945年,殷氏夫妇创办了糕点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们的糕点厂生意兴旺。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殷氏夫妇的糕点厂 (  )
A.能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B.能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C.不能继续经营,并被国家没收
D.不能继续经营,但可以获得部分收益
【答案】D 
11、“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  )
A.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C.土地改革完成后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
【答案】D
12、票据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下图票据所见证的历史时期是(  )
A.土地改革时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答案】D
13、“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每个有责任的党员和领导干部都应该有紧迫感。”上述材料中认为我们要从“文化大革命”中吸取的历史教训是(  )
A.健全民主与法制 B.努力解放思想
C.加快经济建设 D.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答案】A
14、“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这一番话总结的是(  )
A.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的意义
【答案】B
15、对一个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要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要有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
【答案】B
16、为克服困难局面,从1961年开始,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发动“大跃进”运动
C.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D.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不断创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8年,邓子恢在龙岩领导农民暴动……在原耕地基础上,抽多补少,按人口平均分配……这次暴动被誉为“闽西土地革命之先声”。
——摘自网络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邓子恢领导的农民暴动出于哪一重大会议的决策?
材料二中的《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哪一历史时期?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对土地改革的具体规定。
(4)据材料四概括,为什么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
【答案】(1)八七会议。
(2)解放战争时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原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避免农村贫富分化;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工业发展。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材料二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材料一反映出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
(2)材料二中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于何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反革命集团”是指什么集团?
(3)谈谈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出现失误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1966年。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
(3)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民主法制不健全;等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