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单元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单元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02 19:2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春部编历史习题: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含答案
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任务的标志是(  )
A.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
B.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结束
D.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召开
2、联系与比较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小明同学用这一方法比较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有(  )
①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 
②都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③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载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光明日报》登了一篇文章,一下子引起那么大的反应,说是‘砍旗’,这倒进一步引起我的兴趣和注意。……所以,不要小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争论。这场争议的意义太大了……”这表明当时(  )
A.全党已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
B.“左”的错误思想束缚了国家发展
C.国家已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已深入贯彻
4、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场讨论是针对(  )
A.“文化大革命”积累下来的问题 B.“两个凡是”的方针
C.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 D.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问题
5、下列结构图中空白处应填写(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
D.刘少奇得到平反
6、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次讨论得出的结论是(  )
A.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要“以阶级斗争为纲” D.反对个人崇拜
7、1985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这场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 B.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C.发展乡镇企业 D.实行对外开放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C.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D.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9、“它是一种多元的经济结构体,由公有经济、家庭作坊、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组成……逐步放开价格控制,承认私有财产和私人企业,承认股票市场、外资与合资企业,并重建经济的公共部分。”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公私合营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1992年,呼和浩特市成为对外开放城市。这属于下面对外开放进程图中的(  )
A.有重点开放阶段 B.由点到线阶段
C.点线面结合阶段 D.全方位开放阶段
11、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德国财经网评论“雄安新区”是“中国新区3.0”,同时,对比雄安新区,深圳经济特区与上海浦东新区的崛起之路反复被说起。据此,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深圳经济特区迈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中国新区1.0”
B.浦东新区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点,是“中国新区2.0”
C.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标志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D.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是我国对外开放成果的重要体现
1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为了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2001年中国加入了(  )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盟 D.北美自由贸易区
13、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的召开,不断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下列有关三次会议的关键词,排列正确的是(  )
A.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____需要和__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A.美好生活 不充分不平衡 B.幸福生活 不平衡不充分
C.幸福生活 不充分不平衡 D.美好生活 不平衡不充分
15、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 )
A.新中国成立100年时 B.土地改革胜利完成100年时
C.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D.改革开放100年时
16、《人民日报》评论员说:“谋小康之业,扬改革之帆,行法治之道,筑执政之基。”材料中指明的是( )
A.“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B.新发展理念
C.“四个全面”战略部署 D.“一带一路”建设
二、非选择题
1、阅读素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1)依据材料,指出“1978年12月18日”成为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的原因。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中央确定对两省(广东、福建)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把经济尽快搞上去。这个重大的决策,对加速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国曾错失了很多历史机遇,但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国却踏着历史的节奏,一步也没有落空,逐渐融入世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材料三 “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物美价廉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装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1)材料一中的“重大的决策”是指什么?“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是指哪些权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是怎样踏着“节奏”逐渐融入世界的,并分析原因。
(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回答,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对外政策的认识。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某一报告中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材料三 2012 年 11 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材料四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
(1)材料一所述“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指什么道路?请概括评价邓小平在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哪次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在这次大会上提出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什么?
(3)材料三中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需要紧紧依靠谁来实现?为实现中国梦,我们作为中学生该做些什么?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共十八大确立什么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举措有哪些?(任举两例)
2021春部编历史习题: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含答案
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任务的标志是(  )
A.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
B.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结束
D.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召开
【答案】B
2、联系与比较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小明同学用这一方法比较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有(  )
①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 
②都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③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载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光明日报》登了一篇文章,一下子引起那么大的反应,说是‘砍旗’,这倒进一步引起我的兴趣和注意。……所以,不要小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争论。这场争议的意义太大了……”这表明当时(  )
A.全党已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
B.“左”的错误思想束缚了国家发展
C.国家已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已深入贯彻
【答案】B 
4、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场讨论是针对(  )
A.“文化大革命”积累下来的问题 B.“两个凡是”的方针
C.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 D.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问题
【答案】B
5、下列结构图中空白处应填写(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
D.刘少奇得到平反
【答案】B 
6、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次讨论得出的结论是(  )
A.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要“以阶级斗争为纲” D.反对个人崇拜
【答案】A 
7、1985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这场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 B.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C.发展乡镇企业 D.实行对外开放
【答案】A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C.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D.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答案】C 
9、“它是一种多元的经济结构体,由公有经济、家庭作坊、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组成……逐步放开价格控制,承认私有财产和私人企业,承认股票市场、外资与合资企业,并重建经济的公共部分。”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公私合营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D
10、1992年,呼和浩特市成为对外开放城市。这属于下面对外开放进程图中的(  )
A.有重点开放阶段 B.由点到线阶段
C.点线面结合阶段 D.全方位开放阶段
【答案】D 
11、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德国财经网评论“雄安新区”是“中国新区3.0”,同时,对比雄安新区,深圳经济特区与上海浦东新区的崛起之路反复被说起。据此,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深圳经济特区迈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中国新区1.0”
B.浦东新区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点,是“中国新区2.0”
C.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标志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D.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是我国对外开放成果的重要体现
【答案】C 
1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为了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2001年中国加入了(  )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盟 D.北美自由贸易区
【答案】B
13、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的召开,不断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下列有关三次会议的关键词,排列正确的是(  )
A.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D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____需要和__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A.美好生活 不充分不平衡 B.幸福生活 不平衡不充分
C.幸福生活 不充分不平衡 D.美好生活 不平衡不充分
【答案】D
15、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 )
A.新中国成立100年时 B.土地改革胜利完成100年时
C.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D.改革开放100年时
【答案】C
16、《人民日报》评论员说:“谋小康之业,扬改革之帆,行法治之道,筑执政之基。”材料中指明的是( )
A.“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B.新发展理念
C.“四个全面”战略部署 D.“一带一路”建设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阅读素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1)依据材料,指出“1978年12月18日”成为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的原因。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答案】(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2)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②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③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中央确定对两省(广东、福建)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把经济尽快搞上去。这个重大的决策,对加速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国曾错失了很多历史机遇,但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国却踏着历史的节奏,一步也没有落空,逐渐融入世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材料三 “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物美价廉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装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1)材料一中的“重大的决策”是指什么?“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是指哪些权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是怎样踏着“节奏”逐渐融入世界的,并分析原因。
(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回答,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对外政策的认识。
【答案】(1)建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原因:吸取了历史教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等等。
(3)由引进到输出。
(4)开放使国家繁荣;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某一报告中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材料三 2012 年 11 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材料四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
(1)材料一所述“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指什么道路?请概括评价邓小平在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哪次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在这次大会上提出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什么?
(3)材料三中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需要紧紧依靠谁来实现?为实现中国梦,我们作为中学生该做些什么?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共十八大确立什么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举措有哪些?(任举两例)
【答案】(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中共十九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3)人民。树立远大理想,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等等。
(4)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