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望岳》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望岳》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2 10:5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望 岳
杜甫
《望岳》
——杜甫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的背诵这首诗,了解诗歌特点。
2、反复诵读,分析景物意象。
3、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二、诗题解说
岳:指高大的山,而本文指的是东岳泰山。
杜甫望的是泰山,但诗中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都写了“望”,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三、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篇似一面镜子,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本人被尊为“诗圣”。他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其中《春望》《三吏》《三别》等都是家喻户晓的名篇。
《三吏》: 《新安吏》
《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新婚别》
《无家别》《垂老别》。
四、背景介绍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此时,24岁的诗人正“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当他游历到山东时,他被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透露出诗人远大抱负的诗篇《望岳》。
五、初读课文
1、听范读录音,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诵读节奏。
2、学生齐读,把握字音、节奏。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 甫
六、品 诗
1、解说注释
2、描述诗联
3、品析字句
读 文 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
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于泰山,山北山南一边暗一边明,好像被分割为黄昏与清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看山中云层叠起,不禁心胸摇荡,
极目远眺,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
到那时,放眼四望,
群山是那样的渺小。
读 “望”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 甫
远望
近望
凝望
读 内 容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树木苍翠 高大连绵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神奇秀丽 高大巍峨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云翻云涌 高耸幽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不怕困难 俯视一切
读 字 词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钟”和“割”二字好在哪里?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钟”字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
“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景象。
读 尾 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读 情 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情赞美了泰山 的气势和 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 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高大巍峨
神奇秀丽
热爱
七、吟 诗
读出赞美之情
读出热爱之情
读出期盼之情
八、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诗
2、阅读杜甫《春望》一诗,试着自己分析全诗。
谢谢大家,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