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三章 生物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1.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
(1)分析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蛾的体色变化
浅
时间
1850年
1950年
环境
树木葱茏,空气清新
工厂林立,烟雾弥漫,树皮被熏成黑褐色
体色
____色的多,____色的少
____色的多,____色的少
深
深
浅
分析
原因
桦尺蛾本来就有浅色桦尺蛾和深色桦尺蛾。由于桦尺蛾栖息的树干被熏成黑褐色,浅色的桦尺蛾与环境色彩差别较大,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而______色桦尺蛾与周围环境的色彩相似,不易被天敌发现,容易生存下来
深
(2)保护色及其意义
①概念: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________,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
②意义: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__________或__________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
躲避敌害
捕食猎物
2.自然选择
(1)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家:________。
(2)内容:过度繁殖;__________________;遗传和变异;______________。
达尔文
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
(3)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__________。生物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断进化。
自然选择
遗传
变异
自然选择
答案呈现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见习题
A
A
B
B
C
A
C
见习题
11
B
1.【中考?泰安】某地区某种蛾的体色有棕色、灰白色、白色三种,它们的数量如图所示。后来,由于该地区长期环境污染,树木及植被被熏成黑褐色。理论上,下列能正确反映三种蛾数量变化的是( )
A
【点拨】当环境颜色为黑褐色时,棕色的蛾因体色与环境的颜色相近,不易被敌害发现而容易生存下去;灰白色、白色的蛾因体色与环境颜色存在反差,则容易被敌害发现后捕食而减少。
2.【中考?衡阳】在“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活动中,取红、绿、蓝、黄四种颜色的小纸片各25张,放在一块黄布上,实验者先背对黄布,然后转身快速拿取。经过若干次后,最后剩下的小纸片数量最多的应该是( )
A.红色的 B.绿色的
C.蓝色的 D.黄色的
D
3.【中考?阜阳改编】某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回收,计算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地区
浅色桦尺蛾
深色桦尺蛾?
释放数
回收数
释放数
回收数?
工业污染区
64
16
154
82
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
393
154
406
19
(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________。
(2)在工业污染区,________体色是有利变异,而在非工业区,________体色则是有利变异。
性状
地区
浅色桦尺蛾
深色桦尺蛾?
释放数
回收数
释放数
回收数?
工业污染区
64
16
154
82
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
393
154
406
19
深色
浅色
(3)如果严厉禁止污染,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原工业污染区,桦尺蛾的数量将会产生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色桦尺蛾的数量会减少,浅色桦尺蛾的数量会增加
4.【中考?德州】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如图)。对其形成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过度繁殖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有利变异的结果
A
5.【中考?巴中】在关于物种进化原因的各种解释中,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有关自然选择学说的关键词,正确的组合是( )
①物种不变 ②过度繁殖 ③用进废退
④生存斗争 ⑤遗传变异 ⑥适者生存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⑥
B
6.【中考?芜湖】以下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选项,不正确的是( )
A.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B.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C.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D.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
7.【易错题】如图所示为研究所利用某种新型抗生素对一种致病菌多次用药实验的效果曲线图。下列解释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由波动的曲线可知,该病菌
一直存在抗药性变异
B.抗生素淘汰了不具有抗药性的病菌个体
C.该病菌产生抗药性变异是为了适应存在抗生素的环境
D.具有抗药性变异的病菌个体能够大量繁殖
C
8.【中考?泰安】下列对生物进化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体型大、体格健壮的动物在生存斗争中不易被淘汰
C.古代长颈鹿为吃到高处的树叶,颈经常使用,逐渐进化成了现在的长颈鹿
D.米勒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多种氨基酸和核酸
A
9.【中考?杭州】某一鸟类种群中具有嘴型细长、厚短等不同类型的个体,皆以树洞里的昆虫为食。数百年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该鸟类种群中嘴型细长的个体比例明显增加。根据自然选择理论解释此种现象,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
A.嘴型细长的鸟是为适应特定环境而定向变异产生的
C
B.昆虫栖息场所对鸟类的嘴型起到了不定向的选择作用
C.嘴型细长的鸟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增加受昆虫栖息场所的影响
D.嘴型厚短的鸟为了要吃到树洞里的昆虫而努力使嘴型变得细长
10.【教材图片题】如图为长颈鹿进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长存在着________。
差异
(2)图乙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________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反之则被淘汰掉,那么颈长的变异属于________变异。
颈长
有利
(3)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看,颈长的变异是由于________改变而引起的。生物的变异是________的,自然选择是________的。
遗传物质
不定向
定向
(4)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__________。生物通过__________、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自然选择
遗传
11.【核心素养:社会责任】【中考?福建】养牛场饲养员用杀虫剂杀苍蝇,第一次使用效果显著,随着使用次数增加,药效逐渐下降。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该现象是由于杀虫剂( )
A.使苍蝇繁殖能力增强
B.对苍蝇进行了选择
C.使苍蝇产生抗药性变异
D.增强了苍蝇的免疫力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