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走遍天下书为侣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教学方法:感情朗读,体会课文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收集读书的名言,整理自己读书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有那么一次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而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为什么?
在设想中,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然后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板书课题)
二、齐读课题,释题。
学生读课题,教师正音,“侣”是什么意思?(伴侣、同伴)课题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要选择书作为自己的同伴?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并且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地读一读。
3.你发现了哪些生字容易读错,不妨当回老师,提示大家容易出错的地方。
4.开火车读课文,纠正字音。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课文范读(教师播放教学课件),大家听的同时思考: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
四、指导朗读,感悟课文
1.作者为什么会选择书陪伴自己旅行呢?
结合学生的回答,重点解说以下句子:
(1)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2)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3)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2.自由读这几句话,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读了这几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体会到的?
(读第一句话,我体会到就是读同一本书,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我从“总能”和“不管”两词语中体会到的。)
你能把体会到的感觉通过朗读读出来吗?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读了第二句话我体会到作者非常喜欢读书,就是同一本书,他也百看不厌。我从“一遍又一遍”体会到的)
你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体会传达给大家吗?
(读了第三句话我体会到作者很喜欢书,因为他把书当作了朋友一样,当作家人似的,读书就像是在和朋友说话一样,而且书也是想读到哪就随时能读的。我从“就是”和“随时想去就去”体会到的)
(作者喜欢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一本书,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发现,而且书可以随身携带,你想读的时候就能拿出来。如果是一本人物传记,就好像是你在交一位朋友;如果是一本介绍名胜古迹的书,那就好像是到那个地方旅游了一趟似的。)
你们能把这种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4.把三句话连起来好好读读,揣摩一下作者的情感。
五、课后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大声朗读课文,熟读自己认为好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回顾内容,导入新课
1.以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引导大家一起回忆上课内容:
作者只带一本书上路的原因和方法。
二、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1.了解作者的选择,你有什么感受?
(作者特别喜爱书,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作者很会读书。)
2.作者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那么,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呢?
假设:文章通过假设来展开文章,作者通过层层深入的假设,一步步表明自己观点的说明方法。
设问:假设独自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如果问到自己,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反问: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意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比喻:把书比喻为朋友,比喻为家,作者还将书比喻为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三、富有感情地诵读,体味情感
1.结合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
四、课文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展示自己收集的读书的名言,课下结合课文理解好好思考。
2.整理自己读书的方法,同学们课后交流自己的经验。
六、板书设计
3 走遍天下书为侣
书是朋友、亲人、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