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
所谓咏史诗,是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所感慨而创作的诗歌;
所谓怀古诗,则是指因登临古地、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
一般来讲,咏史诗不仅是叙古事,而且要融入自己的感受和评论,或借古讽今,曲折地反映对现实的关注。
概 念
咏史怀古诗
欣赏这类诗歌,我们往往要了解的是作者写了怎样的古人、往事,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这种态度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
方
法
咏史怀古诗
千古诗圣——杜甫
千古诗圣——杜甫
?
爱国主义
千古诗圣——杜甫
?
爱国主义
?
儒家思想
千古诗圣——杜甫
?
爱国主义
?
儒家思想
?
诗歌追求
24岁 开始漫游
32岁 结识李白
34岁 来京求职,十年一再碰壁,困守长安
少陵之西,生活困顿屈辱。创作走上
现实主义道路,成为一个“穷年忧黎
元,叹息肠内热”的忧国忧民的诗人。
安吏之乱爆发 逃奔新帝,被任为左拾遗,后
又被贬。创作达到现实主义高峰,写下
辉煌名篇“三吏”(《石壕吏》《潼关
吏》《新安吏》)“三别”(《新婚
别》《垂老别》《无家别》)
杜甫与诗歌
759年
关内大饥,转至成都,次年在城西
浣花溪畔筑草堂栖居。
760年
作《蜀相》。
761年秋
狂风破屋,一夜漏雨,写下《茅屋
为秋风所破歌》。
767年
寄寓夔州,写下《登高》。
770年冬
死在一条破船上。杜甫艰难漂泊的
一生,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
“战血流依旧,军声力至今”,这是
诗人对祖国和人民最后的怀念。
?
弄清史实,疏通文意
?
弄清史实,疏通文意
本诗是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当时唐王朝正处在安史之乱中,中原鼎沸,百姓流离。诗人从华州弃官西走,辗转余瑕,诗人怀着满腹深情,只身前往附近的诸葛武侯祠堂瞻仰凭吊,写下了这首著名诗章。
背 景
本诗的主旨句是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
披文入情,揣摩意图
主旨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本诗的主旨句是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
披文入情,揣摩意图
?
分析技巧,体察诗心
?
分析技巧,体察诗心
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自”“空”两字跟此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一用“自”“空”两字修饰,则所含之情就大有转折: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由此自然而使人生出“感物怀人之意”。
咏史怀古诗的主旨
?
感慨盛衰无常
咏史怀古诗的主旨
?
感慨盛衰无常
?
感慨壮志难酬
咏史怀古诗的主旨
?
感慨盛衰无常
?
感慨壮志难酬
?
感慨国运衰微
咏史怀古诗的主旨
?
感慨盛衰无常
?
感慨壮志难酬
?
感慨国运衰微
?
抒发爱国情怀
咏史怀古诗的主旨
?
感慨盛衰无常
?
感慨壮志难酬
?
感慨国运衰微
?
抒发爱国情怀
?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奢侈,警告统治者
吸取历史教训
咏史怀古诗的主旨
?
感慨盛衰无常
?
感慨壮志难酬
?
感慨国运衰微
?
抒发爱国情怀
?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奢侈,警告统治者
吸取历史教训
?
追慕古贤、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
咏史怀古诗的主旨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步骤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步骤
?
弄清史实,疏通文意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步骤
?
弄清史实,疏通文意
?
披文入情,揣摩意图
?
分析技巧,体察诗心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步骤
?
弄清史实,疏通文意
?
披文入情,揣摩意图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
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高考链接
“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