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梳理情节
爱葫芦
放弃葫芦
卖葫芦
砸葫芦
买葫芦
发现葫芦
1.
基本模式:
情节运行的三种方式
情节运行的三种方式
1.
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梳理情节
爱葫芦
放弃葫芦
卖葫芦
砸葫芦
买葫芦
发现葫芦
梳理情节
爱葫芦
放弃葫芦
卖葫芦
砸葫芦
买葫芦
发生:
发展:
高潮:
尾声:
结局:
梳理情节
爱葫芦
放弃葫芦
卖葫芦
砸葫芦
买葫芦
发生:
发展:
高潮:
尾声:
结局:
发现葫芦
情节的生发
突发性事件:
清兵卫的葫芦被教员在课堂上被发现
情节的生发
突发性事件:
清兵卫的葫芦被教员在课堂上被发现
接下来:
没收葫芦,家访告状
教员崇尚武士道:
象征压抑个性、外强中干
甚至带点滑稽的强权
教员崇尚武士道:
清兵卫爱好葫芦:象征自然、美、和谐、自由
象征压抑个性、外强中干
甚至带点滑稽的强权
情节运行的三种方式
1.
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
摇摆
情节的摇摆
摇摆:小说在运行时不是毅然决然地向前突奔,而是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出现了犹豫不决的状态。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一条直线。
作家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据此判断,小说的摇摆还体现在哪儿?
据此判断,小说的摇摆还体现在哪儿?
(1)教员家访,父亲恰好不在。
(2)清兵卫心跳,只求不要危及自己剩下的其他葫芦。
(3)幸亏教员只管训斥,并未注意近在咫尺的那些葫芦。
(4)刚刚松了一口气,父亲回来了,最终注意到那些葫
芦,并粗暴地将之“一个一个地砸碎”。
(5)被没收的葫芦到了校役那里
(6)葫芦卖了一个好价钱
林教头沧州遇旧知(开端)
陆虞候密谋害林冲(发展)
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发展)
风雪夜山神庙复仇(高潮和结局)
情
节
逆来顺受
委曲求全
奋起反抗
沧州遇旧
(买刀寻敌)
自下慢心
杀死陆谦
听说陆谦到来
(奋起反抗)
(善良安分)
(随遇而安)
课外阅读拓展一
哪些作品有涉及“摇摆”,是“大摇摆”还是“小摇摆”?
摇摆的作用
(1)对比、衬托、铺垫;
(2)情节的跌宕起伏。
梳理情节
爱葫芦
放弃葫芦
卖葫芦
砸葫芦
买葫芦
发生:
发展:
高潮:
尾声:
结局:
发现葫芦
思
考
尾声:卖葫芦
0.1元=50元=600元?
0.1元=50元=600元?这样的奇迹意义何在?
思
考
0.1元=50元=600元?这样的奇迹意义何在?
(1)肯定清兵卫的爱好;
思
考
0.1元=50元=600元?这样的奇迹意义何在?
(1)肯定清兵卫的爱好;
(2)讽刺父亲、教员的无知与粗暴。
思
考
情节运行的三种方式
1.
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
摇摆
3.
陡转——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教材P69)
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
说明了清兵卫对葫芦确实有非凡的鉴赏力
讽刺了大人们的固执、蛮横和自以为是。
课外阅读拓展二
哪些作品的结尾运用了“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手法?
陡转的作用
(1)使小说跌宕起伏,更具生动性
(2)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根据情节的发展,运用出人意料的方式,添加一个结尾。
望之星
〔美〕斯宾塞﹒郝斯特
一位吉卜赛人训练一只灵异的猴子,专门偷盗女人的珠宝。这一次,猴子盯上了英国王室那颗著名的“希望之星”。
猴子跳到男人的肩膀上。男人知道是谁,身上一阵发抖。直布罗陀巨石附近游荡着数万只猴子,鸽子般驯服自在,在公园街区间溜溜达达,他闭着眼睛也能知道哪只是它。
那是只鬼一般灵异的猴子。
那是他驯养出来的一只猴子。月光照耀下的饭店卧房里,它从酣睡的女人们那里盗来无数的项链,盗来珍珠、石榴石、琥珀及林林总总的珠宝。
此刻,猴子在他眼前晃动着世界上最大的一颗钻石。
事情就发生在几天前,整个直布罗陀都被它搅得沸沸扬扬。正在巨石那里参观的英国王室,王太后、公主、随从,为那条著名项链的丢失吵成一团。那是条镶嵌着世上最大的钻石的项链,人们叫它“希望之星”,即便是公主,也只是在一些重大国事活动时才佩带一下。(你要知道,这颗钻石是被诅咒过的,19世纪中叶成为英国王室的珠宝之前,谁要是拥有了它,谁就会和厄运相伴)
就是从第一天晚上的那个皇家宴会上,猴子给他的吉卜赛主人带回了这条项链。不用说,它是无价之宝,根本不要指望能把它卖出去,直布罗陀的警察会倾巢出动搜寻它的下落。
吉卜赛人让猴子搞得心烦意乱。猴子的天分让他生气,他害怕警察会顺藤摸瓜,找到他盗来的珠宝而逮住他。还有,虽说吉卜赛人和政府没什么瓜葛,他还是挺喜欢“公主”这个词的,做梦也不会想到要去偷她的项链。后来,吉卜赛人把项链给包好了,写上公主的地址,丢到了一个平平常常的邮箱里,寄还给了她。他还没忘在包裹里夹了张字条,上面写着“你真是应该小心保管好你的项链了”云云。
第二天晚上,猴子又把项链带了回来。
再寄回去时,他在字条里请求她找警察替她小心看管好项链,他甚至还给了她一些忠告,建议他们把项链锁在一个笼子的中央(因为猴子是肯定无法进到一个锁着的笼子里的)。
但第三天晚上,也就是故事开始的时候,猴子再一次把项链带给了吉卜赛人。它把项链给了他后就倒地死了。它中了枪,很可能是在试图逃走时受了卫兵致命的一击。
吉卜赛人在项链面前打着摆子。他对自己朋友的死丝毫不感到意外。前两天一切看起来还象是种种巧合───不期然地拥有了英国王冠上的一件宝贝!但现在……
当他第三次得到钻石时,事情就变得有些意味深长了,看起来不象是巧合,项链就是送给他的,命运开始作祟。现在,项链是他的。
他把项链塞进了口袋。
作为一个吉卜赛人,他从未想过要去怀疑那些伴随着钻石而来的咒语的真实性。他接受了自己的命运,一声不吭地把猴子埋了。
每每想到自己一个吉普塞人,被冥冥之中的东西选中了,去替英国王室替公主承担一些厄运,他甚至还有一丝高兴。
他向地中海的海滨走去,在海边脱光了自己的衣服。项链一下子无处可放,他索性就把它套在自己的脖子上───跳进海里,开始游泳。
天上是一轮满月,海面平静如初。
地中海直布罗陀地段的近海处,有一处较深的地方就叫做直布罗陀海峡,离岸边只有1英里﹔那个地方水深也有1英里。
吉卜赛人是个游泳好手。
他向外游了1英里,在那海峡的水面上,取了项链丢了下去。
那一刻,他脸上充满光亮,他想象着成千上百个福尔摩斯在其后的50年间玩命地找这项链。
男人懒洋洋地向回游,项链落到了水的深处。
他们两个都有1英里的路程要走───男人有1英里的路程要游,钻石有1英里的路程要落。
而项链下落的速度要比吉卜赛人游泳的速度快。
项链直直地下落,在离海底100英尺的地方,它跌落在一只鲨鱼的脊鳍上。
鲨鱼正在小憩,项链弄醒了它,它一圈一圈地游,心里疑惑着到底出了什么事,最后它决定游上去看个究竟。
鲨鱼游泳的速度比项链下落的速度还要快。
这时,吉卜赛人还在慢吞吞地向“巨石”游去,他沉浸在从未有过的皇家节日的激动中,千万只灯泡───他想到那咒语,这钻石以后再也不会给任何人带来厄运了,咒语的威力永远消失在1英里外的水底下了。
他抬头看去,忽然发现项链浮在水面上,慢慢向他游来。
(吉卜赛人没有看到鲨鱼的鳍。他只看到项链在月光下闪烁,仿佛是浮游在空气里,不是向他游来,而是要游经他,现在正在他前面不远。)吉卜赛人瞬间意识到两件事情中至少有一件是真实的。显然,要么是他看到了奇迹(整个事件就有些神奇),要么是他出现了幻觉。
奇迹?幻觉?
他开始叫喊,奋力划水,水花四溅。他向项链游去。
当然项链也停止了移动,不一会就开始向男人游过来。
男人向项链游去,项链向男人游去。
根据情节的发展,给小说添加一个结尾。
根据情节的发展,给小说添加一个结尾。
但我不禁注意到,此刻,乍一看去,有些不可逆转的的东西───要知道,鲨鱼会吃了男人。
可我不太相信结果不可逆转,我相信有许多种原因,比如以下几条:
1.鲨鱼以前可能从未这样被人靠近过,这样的人鲨鱼不会吃他。
2.男人是个吉卜赛驯兽师,他能驯服鲨鱼。
3.现在拥有钻石的是鲨鱼。
尽管如此,清兵卫的爱好还是被无情地扼杀了,他只好改变了他的爱好。关于他的新爱好,我们来猜想一下,结局会是怎样的?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