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6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6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02 15:5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能用减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是掌握两位书减整十数和两位十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能比较两位数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在计算过程中的不同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观赏春天的美景(出示情景图)
2、谈话:我们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关心和爱护。你们瞧,有一所学校一年级的学生正准备乘汽车去野外郊游,观赏春天美丽的景色!
二、学习新知,探索算法
1、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
(1)课件出示情境图(小朋友依次排队上车)。
提问:
①指名车上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已经坐了多少人?
②指名(提出一个用减法的数学问题)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
③用什么方法计算?(从一共的座位里面去掉已经坐的座位,就是还剩的座位
,所以用减法计算)
④指名列出算式,揭题并板书45-30=?以及课题“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并板书。
插入一个游戏……
游戏结束后提问:同学们,咱们先回到刚才所提出题45-30=?
(4)学生探索算法,请你们开动小脑筋,如果喜欢借助学具的话也可以,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你们肯定会有收获的。
(5)组织学生交流。估计会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第一种:用摆小棒来摆一摆。在学生交流时老师用投影仪上来摆一摆,先摆4捆和5根,再去掉30,就是拿走三捆,还剩1捆和5根,就是15。着重让学生说说:减30怎样减。
第二种:用计数器来拨一拨,先拨好45,减去30就是从十位上拨去3个珠,十位上还剩1个珠,连同个位上的5个珠,就得15。(指名学生上台来拨一拨,说一说)
第三种:把45分成40和5,先算40-30=10,再算10+5=15
,刚才我们利用数的组成,把新口算转化成已经掌握的口算,这种方法是我们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的一般计算方法。
板书:
45-30=15
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
试一试
:45-3=?
同样用摆小棒来摆一摆。在学生交流时老师用投影仪上来摆一摆,着重让学生说说:减3怎样减。
同样用计数器来拨一拨,先拨好45,减去3就是从个位上拨去3个珠,个位上还剩1个珠,连同十位上的4个珠,就得42。(指名学生上台来拨一拨,说一说)
把45分成40和5,先算5-3=2,再算40+2=42。
思考:计算45-30
和45-3时有什么不同?
两位数减整十数:十位减十位,十位上的数变了,则个位不变。
两位数减一位数:从个位上减一位数,个位上变了,十位不变。
巩固训练、拓展应用
1、用刚才学习的方法口算
35-20=
45-20=
35-3=
45-4=
2、“做想想做做”第1题。
四、课堂总结
1、两位数减整十数:十位减十位,十位上的数变了,则个位不变。
2、两位数减一位数:从个位上减一位数,个位上变了,十位不变。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
45-30=15(个)
先算
40-30=10,再算
10+5=15
45-3=
42(个)
先算
5-3=2,再算
40+2=42
七、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这是学习本课内容的重要基础。考虑到这一点,我以学生喜爱的郊游活动为背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乐趣,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接着通过课件出示情境图(小朋友依次排队上车)引入课题,将插入游戏的方法迁移到减法口算中来,以帮助学生逐步把握算法的本质,形成计算能力。
在探索45-30、45-3的计算方法时,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我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着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留给了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索算法,再组织交流,展示思维过程。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敢于思考、勇于发现、不断创新。既让他们可以发展了思维,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又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