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率》
教
学
设
计
税率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的例3
教学目标:
1、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学会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率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渗透德育、法制教育的内容
(1)通过第一组图片载人航天和航空母舰,第二组图片复兴号动车和蛟龙号潜水艇和第三组图片北京建筑物鸟巢和我们库尔勒城市4A景区孔雀河的展示,以及我们库尔勒城市的宣传片的放映。让学生真真切切的看到国家的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这一次的真正含义。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
(2)《宪法》
第五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
掌握税额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税收时的专有名词,理解税率的含义。
教法学法:
教法:引导阅读、例题讲解、练习巩固。
学法:课前预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三组图片以及我们家乡库尔勒宣传片)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正在蓬勃发展中,为了让祖国更强大,人民生活更美好,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建设,你知道国家资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吗?
2.谁能来说说什么叫纳税?为什么要纳税?
渗透法制教育:
(1)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
(2)《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课前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引导学生理解依法纳税的意义和重要性。渗透法制教育,引导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
(二)结合情境,探索新知
1.理解“税率”的含义。
(1)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第10页,回答问题。)
a.税收主要分为(
)(
)(
)和(
)等几类。
b.
(
)叫做应纳税额。
c.
(
)与(
)的比率叫做税率。
也就是(
)占(
)的百分之几。通过文字概念转化成数学关系式:
税率=
×100%
(2)概念知识反馈:
学生独立解决达标检测一习题。
说一说下面的每条信息中应纳税额、各种收入和税率分别是多少?并说出每个税率表示谁占谁的百分之几?。
a.QQ文具店2012年全年的销售额是44万元,按销售额的5%缴纳营业税2.2万元。
b.假日酒店2013年上半年营业额是840万元,按营业额的4%向国家缴纳营业税33.6万元。
2.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概念,并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例3。
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小组合作探究:解决一下问题
1.认真读题,找出已知量。
2.根据题意列出等量关系。
3.列式并计算出结果。
4.
将这道题改编成求营业额或者是求税率的题目,说一说等量关系是怎样的?怎样列式?
小组汇报:
1、30万元——营业额(收入)5%——营业税的税率
2、关系式: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3、30×5%
=
30×0.05
=
1.5
(万元)
4、a.求营业额
关系式:各种收入=(应纳税额÷
税率)
列式为:1.5
÷
5%
=30
b.求税率
关系式:税率=
×100%
列式为:1.5÷30×100%=5%
教师跟进环节让学生总结出应纳税额、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和税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式。
(2)练习:达标检测二。
判断题:
⑴税率是永远不变的。
(
)
⑵各种收入与应纳税额的比率叫税率。(
)
⑶纳税只有我国才有,其它国家没有。
(
)
⑷营业额是300万元的饭店,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那么纳税额应是15万元。
(
)
【设计意图】在了解税率有关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解决,既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对概念有进一步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利用概念的解读顺利地解决问题,使得问题解决和概念理解相辅相成,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3)巩固练习
当堂训练一:
1、张编辑为某杂志社审稿,得到300元审稿费。为此她需要按照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
一家运输公司10月份的营业额是26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11%
缴纳税费,10月份应缴纳税费多少万元?
3、一个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了2万元的营业税。这个商店的营业额是多少万元?
4、一个超市二月份收入20万元,交税2万元。超市纳税的税率是多少?的营业额是多少万元?
(4)能力提升
1.根据新个税规定,个人收入在3500~5000元之间,超过3500元的部分应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杨老师的月收入为3800元,她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税后月收入是多少元?
教师利用微视频的授课方式对能力题进行详细的讲解,视频可重复播放,直到学生完全理解。
2.
通过观看视频讲解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当堂训练二。
当堂训练二
李阿姨的月工资是5000元,3500元以上的部分需要按照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五)拓展延伸
学生独立思考,思考完毕可以同桌之间交换意见
小丽家买了一套售价为32万元的普通商品房。他们选择一次性付清房款,可以按九六折优费价付款。
(1)打折后房子的总价是多少元?
(2)买这套房子还需要按照实际房价的1.5%缴纳契税,契税是多少元?
【设计意图】
在了解税率有关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解决,能力提升和拓展延伸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能力,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挑战困难的信心。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设计意图】学生发言说出自己这节课的收获,并对知识的一个梳理,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作业布置:
书上第14页练习二第6、7、
8、
9、
10题
板书设计:
税率
定义: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关系式:税率=
×100%
例3:
关系式:应纳税额=营业额
×营业税税率
列式:30×5%=1.5(万元)
教学反思:
税率这一节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我进行了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1、通过图片展示我国的富强和伟大,进而通过短片展示我们所在城市库尔勒的发展,引出我们的祖国正在蓬勃发展中,为了让祖国更强大,人民生活更美好,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建设,你知道国家资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吗?这一宽松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突出学生在堂课上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让学生先自学课本上的概念,通过习题反馈的形式,让学生随知识灵活掌握在例题讲解时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去完成老师交给他们的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深化了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渗透“德育”教育,(1)让学生真真切切的看到国家的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这一次的真正含义。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
(2)《宪法》第五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不足之处:
1.
学生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给的时间较短,应该多留些思考的时间。
2.
归纳总结应纳税额、各种收入和税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应该让学生多读两遍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3.
在书写格式上,应强调每个应用题先写出等量关系式。课
题
税率
备课人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等内容。对于折扣,大多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所接触和了解,经常看到商场超市的各种促销形式。学生们都能想到便宜了,但是其实并不知道便宜了多少。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需抓住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出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概念,并总结出它们与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将其转化成百分数的简单应用题即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初步认识税收的意义,了解主要的纳税种类。2 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会正确计算应纳税额。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独立思考、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
理解纳税的意义和应纳税额的正确计算。难点:理解税种。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节数
1
一、情景导入1、口答算式。(1)100的5%是多少?(2)50吨的10%是多少?(3)1000元的8%是多少?(4)50万元的20%是多少?2、什么是税率?二、探究新知1、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说说:什么是纳税?2、税率的认识。(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2)试说说以下税率各表示什么意思。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3、税款计算。(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3)学生列出算式。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30×5%(4)学生尝试计算。(5)汇报交流。30×5%
=
30×0.05
=
1.5(万元)
巩
固
深
化
一、自学检测1、(1)杨叔叔所开超市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000元,都按5%缴纳营业税,杨叔叔的超市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元?(2)杨叔叔所开超市十月份的全部收入都按5%缴纳营业税,共缴纳营业税款1500元,杨叔叔的超市十月份营业额是多少元?2、银都酒店第一季度营业额按5%纳税,税后余额是114万元。它第一季度的营业额是多少万元?【
活动形式】1、学生独立2、小组交流学生展示
集体交流。4、总结方法营业税=总金额×税率总金额=营业税÷税率税率=营业额÷总金额5、互相复述,明确方法。【
要点提炼】解决问理解税率、应纳税额、总金额之间的关系。二、练习1、想一想,填一填:(1)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
)。(2)按营业额的3%缴纳营业税,就是把(
)看作单位“1”,(
)占(
)的3%。(3)一家饭店八月份的营业额为30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八月份应缴纲营业税款(
)万元。【
活动形式】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提炼方法。【
要点提炼】解解税率的意思。2、(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1)应纳税与(
)的比率叫营业税率。A、增值额
B、销售额C、营业额
D、个人所得额(2)若一名老师的月工资扣除2000元以后的余额为240元,按5%纳税12元,其中应纳税额为(
),税率为(
)。A、2240元
B、240元C、5%
D、12元(3)工厂上个月纳税5万元,实际营业额为50万元,由此可知税率为(
)。A、10%
B、15%
C、5%
D、3%【
活动形式】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要点提炼】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达标检测:生活中的数学:(1)出版社一次性付给张教授稿费6000元,按国家规定,稿费超过1500元的部分应按14%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张教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2)百货大楼去年平均每月的营业额是500万元,按5%的税率缴纳税,去年全年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活动形式】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要点提炼】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预设即教学策略】学生有困难的是1题解决方法:1、小组讨论2、抓关键句理解题意3、教师强调:为了对每个公民都公平,国家规定过1500元的部分应按14%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即1500以外的收入才征收税率。4、教师实时向学生介绍国家的有关税率知识。四、拓展练习:某超市除了按营业额的3%缴纳营业税外,还要按营业税的7%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如果该超市平均每月营业额为48万元,那么全年应缴纳这两种税款共多少万元?【活动形式】独立完成。组内讨论汇报,全班汇报。【要点提炼】提升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内容?认识到什么?如果没有纳税,国家就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为大家办事。因此,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集体和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希望同学们长大了争当纳税先锋,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
板
书
设
计
百分数:税率应纳税额=收入额×税率收入额=应纳税额÷税率税率=应纳税额÷收入额×100%30×5%=1.5(万元)答: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1.5万元。
教
学
反
思
税率是学生适应社会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数学和社会知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税率的概念、有关纳税金额和税率的计算方法等。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引入又一与百分数相关的概念——税率,然后组织学生自行阅读教材,获取纳税、税率的概念和各种税收形式的信息,使学生体验到所要学习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纳税的作用,应纳税额及税率的教学时,教学内容的选择尽量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所学内容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从而提高了他们对税率重要性的认识。在课堂总结的时候,我们应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实践,在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纳税的意义的同时,也号召学生影响身边的人都做积极的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