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利率
备课人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等内容。对于折扣,大多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所接触和了解,经常看到商场超市的各种促销形式。学生们都能想到便宜了,但是其实并不知道便宜了多少。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需抓住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出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概念,并总结出它们与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将其转化成百分数的简单应用题即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利用利息的计算公式进行一些有关利息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能比较熟练地利用利息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节数
1
一、情景导入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人们可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一来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二来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安全、有计划,同时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么,怎样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二、探究新知1、介绍存款的种类、形式。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2、阅读教材第11页的内容,理解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例题中王奶奶存入的5000元就是本金。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1)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2)阅读教材第11页表格,了解同一时期各银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3、学会填写存款凭条。课件出示存款凭条,请学生尝试填写。然后评讲。(要填写的项目:户名、存期、存入金额、存种、密码、地址等,最后填上日期。)4、利息的计算。(1)出示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2)计算连本带息的方法:连本带息取回的钱
=
本金+利息(3)学生阅读理解例4,计算后交流汇报,教师板书:5000+5000×3.75%×2=5000+375=5375(元)答:到期后可以取回5375元钱。三、课堂小结什么叫本金?什么叫利息?什么叫利率?如何计算利息?怎么计算取回的总钱数?
巩
固
深
化
一、自学检测1、小红的爸爸将20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到期后他要将利息捐给希望工程。请问小红的爸爸捐款多少元?2、小华把12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存期二年,年利率为4.68%。到期时小华可取回多少元?【活动形式】1、学生独立完成。2、教师重点归纳指导。3、检测出有问题的学生小组内再讲一次方法。【要点提炼】根据数量关系式选择计算方法。二、练习:1、口算小能手:0.4÷20%=
10%÷0.01=
25÷5%=
+40%=1-2%=
1+30%=
0.375+=
3÷30%=2、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小明把1000元存入银行一年,到期后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0元,还可以得到银行按存款额的4.14%多付的41.4元,同进也必须按多付的5%交税,实际多得39.33元。在这里,1000元叫做(
),41.4元叫做(
),39.33元叫做(
),4.14%叫做(
),5%叫做(
)。A、本金
B、利息
C、利率
D、税率
E、税后利息3、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1)利率相同,存期相同,存入银行的本金越多,得到的利息就越多。
(
)(2)利息就是利率。
(
)(3)如果一年期整存整取存款的年利率是4.14%,存入银行10000元,到期可获得利息4140元。
(
)三、课堂检测1、填补空白:(1)(
)与(
)的比值叫做利率。(2)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
)。(3)利息=(
)×(
)×(
)2、生活中的数学:李阿姨将8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为两年定期,按照年利率为4.68%计算,到期后,她可得税后利息多少元?(利息税是5%)【活动形式】1、学生独立完成。2、小组互判。3、检测出有问题的学生教师重点指导。【要点提炼】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四、拓展延伸:妈妈将整存整取两年的钱取出来,得到税后利息1778.4元,年利率为4.68%,利息税是5%,请你算一算当时妈妈存了多少钱?【活动形式】1、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2、大组交流。3、全班汇报。【要点提炼】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倒推,逆向思考,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
板
书
设
计
百分数:利率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取回总钱数=本金+利息5000+5000×3.75%×2=5000+375=5375(元)答:到期后王奶奶可以取回5375元钱。
教
学
反
思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开篇不仅很快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还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在本节课的开始,我创设了宽松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积极寻找有关储蓄的影子,并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利率。紧接着,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本金、利息和利率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再通过例题讲解、课堂练习逐步让学生学会运用“利息=本金×利率×存期”这一公式。在讲解教材练习题时,使用多种解题方法,启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